小學二年級時,我跟我爸爸單獨一起生活過大半年。
當時,我媽還帶著兩個妹妹在老家,大概怕我跟不上功課,就先讓我轉學去了城里。
還記得我爸媽商量了兩件事,一是把我的長頭發(fā)剪掉,二是讓我留一級,到城里再從小學一年級上起。
我覺得留級是很丟臉的事兒,絕不留級。
剪頭發(fā)就沒反對。當年流行“刷子把兒”,就是把齊肩長的頭發(fā)全部中分,左右兩邊梳起來各用橡皮筋兒扎起,像個刷子。我當時不會自己梳小辮,我媽又不在身邊,我爸他只會扎刷子把兒。
我跟我爸住在部隊東家屬院的一間平房里,水管和廁所都是院子里公用的。
我爸在門口給我扎小辮子,偶爾路過的鄰居看到了,隱約記得是住在廁所東邊的向阿姨,她夸我爸爸:老丁,你可真有耐心煩兒?。?/p>
我爸一邊笑呵呵跟她打招呼,一邊把我的頭發(fā)捆綁得結結實實的。他給我梳一次辮子,三天不用梳頭,都不會亂。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耐心煩”這個詞,也望文生義地懂得這個詞的意思。
我爸一直是個有耐心煩的人。直到現在,他仍保有記錄的習慣,茶幾上、衣服口袋里,隨時裝著記事本。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養(yǎng)生保健講座,隨手記錄關鍵詞和要點,每個月的開支明細,每天誰往家里打過電話,誰來拜訪過、誰去串過門……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
這兩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算不上是個耐煩的人。
閨女讓我給她織個手袋。她不相信手工編織是“我撂下的活兒”, 在網上買來鉤針和線團,讓我照個某品牌的包包給她織一個。我起了個頭兒,實在是不耐煩,就扔在那兒了。我覺得自己沒時間,打毛衣啊、針織啊、十字繡啊,都屬于浪費時間,我不是不會,我是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事上。
如今商品是何等豐富,毛衣、針織品你想買什么樣式的什么品牌的買不到 十字繡啥的有什么用 會比油畫國畫水彩畫兒童畫甚至裝飾畫更生動嗎 ……想想都覺得頸椎難受。
當然,這都是我不夠耐煩,耐心煩不夠,才這樣想的。
做這些事情,其實也是修煉自己的耐煩心啊。那一針一線,一鉤一織,一經一緯,一心一意里,有一菩提,一世界。
我不耐煩,就對她沒好臉色。極其嫌棄她給我找麻煩,連她讓我教她針法都覺得不耐煩,覺得她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背英語上,甚至健身上。
如果向阿姨穿越時光走過我身邊,大概會說:小丁,你可真沒有耐心煩啊。
我就很慚愧。就想起我爸在我小時候,是怎么對我的,是怎么給我梳頭發(fā),扎刷子把兒的。
路過二附中旁邊的花店,想起家里的那瓶插花有點焉了,就請問賣花的女人有沒有鮮花營養(yǎng)液,我自信是很有禮貌地問她的。她冷冰冰道了兩個字“沒有”,好像一臉的不耐煩,再沒說別的。
我訕訕退出。知道以后再也不會進那個店了。
做生意的人,怎么能沒有耐煩呢 連個笑模樣都沒有,還做什么生意。記得有個臺灣的老師說過,做生意,笑很重要。人笑起來嘴角是往上翹的,很像元寶,天上掉錢掉餡餅才能接得到;哭喪著臉,有錢也都掉地上了。
又走了兩步,隔壁那家花店是個男老板,他那里有營養(yǎng)液,說買花就送了,于是買了幾枝雛菊。以后再買花,肯定首選他家,因為耐煩。
沈從文是很耐煩的人。
他的老鄉(xiāng)曾國藩更是說過,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做官,但耐煩作為一種修行,是為人處事的重要條件。
忘了走教練技術的哪個階段時,教練問每個人想穿越的方向,也許是問人生目標,我說自己要做一個淡定從容的人。年輕的教練好像不解,這種課程是讓大家成為“領袖”的,人人以領袖自居。
現在回想起來,若要有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必須堅持長時間的耐煩。
近來在讀馮唐的《成事》。這本書可以看成是馮唐用他在麥肯錫的管理經驗和人生經驗解讀曾國藩。其中關于耐煩,有很多的注解。
曾國藩致李宮保:若遇棘手之事,請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馮唐解讀:耐煩二字,是做事的首要修養(yǎng),做任何事的首要修養(yǎng)。既然要成事,就要做事。做事哪有不煩的,既然要做事,就要耐煩。
這兩天有個叫曾軼可的歌星被官媒點名批評,好像有個演出機會也被取締了,因為在安檢過程中跟執(zhí)勤人員叫板,還在微博挑釁。其實除了缺乏禮貌教養(yǎng),也表現得很沒有耐煩。你過安檢戴個帽子戴個口罩,人家叫你摘下來就摘下來唄,表現得那么差勁,還不是因為不夠耐煩
若對別人不耐煩,對這個世界不耐煩,誰又會對你耐煩呢
現在對孩子不耐煩,老了的某一天,他們也會有不耐煩的時候吧
做事,要耐煩,做人,更要耐煩。
耐煩,就是要耐人,耐事,耐心。
修行在路上啊。
相關文章
“你到80歲了,也還是我閨女!”
修什么
耐煩 相關的近義詞
耐心 耐性
耐煩_詞語解釋_詞典
【拼音】:[nai fan]
【釋義】:1.耐心,不怕麻煩。2.能忍耐;不急躁。3.忍受煩悶。常與“不”字相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7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品德修養(yǎng)0分
下一篇: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