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蕩舉鼎
秦武王舉鼎而亡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看來,他的人生就是一個笑話,他的出現(xiàn)只是為了襯托出他的弟弟秦昭襄王的優(yōu)秀,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歷史上真實的秦武王。秦武王的名字叫嬴蕩,記住是贏(ying)蕩(dang),而不是(yin)(dang)??!蕩,取得是蕩平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意思,看來他老爹對他期望還挺高,但是,他到底干得怎么樣呢
秦武王19歲繼位,23歲離世,雖然僅僅在位4年,但是事情卻沒少干。
秦武王嬴蕩
在軍事上,他先平定了蜀國的內(nèi)亂,保住了大秦的糧倉,其次,又派手下大將甘茂攻克了韓國的宜陽,并在宜陽設立了三川郡,為秦滅東周掃清了障礙。
政治上,他聯(lián)合齊國,牽制魏國,又聯(lián)合越國,牽制楚國,使得秦國可以放手擴張。
尤其在處理君臣關系這一點上,他更是勝過了秦昭襄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吧。
在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決定大舉東出,問鼎中原,可是要去九鼎的所在地洛陽,就必須要攻下韓國的宜陽,于是他便派大將甘茂率兵攻伐宜陽。
秦國大將甘茂
但是甘茂卻有不同的意見,他勸武王放棄攻打宜陽,為此還陳述了兩點理由:一則宜陽距離秦國有千里之遙,中間隔著無數(shù)險阻,取勝的難度實在太大;二則一旦對宜陽久攻不下,后方必然會有人詆毀前方將領,若此時君王有所動搖,那么必將前功盡棄。
說完甘茂還給武王講了一個小故事。
他說在魯國,曾參的大名可是家喻戶曉,他被稱為曾子,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但是有一天,一個和曾參同名的家伙殺了人,于是這件事便傳開了。曾參的鄰居聽到這件事后,便來告訴曾參的母親,說你的兒子殺人了。曾母當然不相信,而是依然氣定神閑地在織布。
曾母聽說兒子殺人
可是,到了后來,又有各種各樣的人到曾參家里告訴曾母關于曾參殺人的消息。曾母慢慢就坐不住了,以至于后來更是奪門而逃。
曾母最終奪路而逃
講完這個故事后,甘茂就說,如今我的賢德遠比不上曾子,大王您對我的信任又比不上母親對兒子的信任,而我一旦久攻城池不下,后面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說我的壞話,大王你也很可能就會產(chǎn)生動搖而罷免我,這樣必然會使攻城功虧一簣。
武王明白了甘茂的擔憂,為了打消他的疑慮,就與他在息壤定下了盟誓,表明將來若真的發(fā)生那樣的情況,一定會支持他繼續(xù)打下去。
果然,時間過去了五個多月,甘茂依然沒有攻下宜陽,朝廷的大臣都開始議論紛紛,包括武王的叔叔樗(chu)里子都開始勸說武王召回甘茂,以防不測。
當武王剛要招甘茂時,甘茂便上奏向武王提及了當年的息壤盟誓,武王這才醒悟過來,不僅沒有召回甘茂,反而繼續(xù)向宜陽增兵,最終成功攻下宜陽,從而造就了君臣之間相互信任的一段佳話。
反觀,秦昭襄王與大將白起之間就沒這么和睦了。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zhàn)結(jié)束。在此戰(zhàn)中,趙國軍隊傷亡高達45萬,國力已然耗盡,士兵士氣低落,這儼然是滅亡趙國的最好時機。
長平之戰(zhàn)
秦軍主帥白起也敏銳地覺察了這一點,于是他親率大軍主力猛攻趙國的邯鄲城(邯鄲為趙國國都),他的目的便是一舉攻破邯鄲城,徹底滅亡趙國。
但此時,韓、趙兩國坐不住了,他們立即派使者攜帶重金游說秦國丞相范雎(ju),希望秦國可以罷手言和,而作為報酬,他們愿意割地賠償。
范睢果然中計,立馬在秦王面前大肆詆毀白起,并力勸昭襄王召回白起,與趙國議和,秦王果然答應。故此,秦國失去了滅亡趙國的最好時機,白起也因為這件事對秦王徹底失望。
秦國丞相范雎
趙國原來準備割六城予秦國賠罪,但看到白起退兵后,就立馬違背了盟約。秦昭襄王聽后大怒,即刻命白起再次領兵攻打趙國,白起深知此時進攻,戰(zhàn)機已失,必將無功而返,故此托病不出。
沒有了白起的指揮,秦軍在與趙國的戰(zhàn)斗中處處失利,最后更是被關東諸侯聯(lián)軍擊敗,損失了整整20萬精銳,大大延緩了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步伐。
秦軍主帥白起
經(jīng)此一戰(zhàn),秦國國力有所消耗,不得不改變策略,開始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外交方針來圖謀各國。
那么,上面的故事到底說明了什么呢
在第一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武王與甘茂君臣相互信任,最終贏得了戰(zhàn)爭勝利,留下了君臣和睦的佳話。
當然,取得這樣的成功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甘茂深思遠慮,提前給君王打了預防針,為自己爭取到了君王的信任;另一方面就是秦武王對于臣子充分信任,他能夠在關鍵時刻力排眾議,大力支持自己的大臣,這才鑄就了最終的成功。
而在第二個事例中,秦昭襄王卻與自己的大將白起不和,最終將大好的局面白白葬送掉了。當然,如果單從事情的結(jié)果來看,秦武王在處理君臣關系上卻是更勝秦昭襄王一籌。
但是,導致秦昭襄王與白起不和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白起軍功太盛,已有功高蓋主的嫌疑,這才引起了秦王的猜忌。
秦昭襄王嬴稷
而白起此人性格又十分耿直,眼里根本容不下沙子,受到猜忌后立馬就與秦王反目,不愿再受其驅(qū)使,這便導致了兩人的分崩離析。
那么,甘茂與秦武王的相處對我們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啟發(fā)呢
君臣關系與我們今天的上下級關系有一定的類似,當我們在承擔某項艱難的任務時,也可以提前向領導說明要害,爭取領導的信任,從而就避免一些矛盾,使我們更容易成功。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戰(zhàn)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后的大變革時期
因此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國主應該經(jīng)歷過公元前475年的秦國國主算起。
秦厲共公 嬴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懷公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靈公 嬴肅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簡公 悼子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出子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獻公 師隰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嬴駟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蕩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嬴稷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嬴柱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莊襄王 嬴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嬴政 前246年-前210年 在位37年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靜公 (又作竫公,是中國春秋時代秦國人,為秦文公之長子,立為秦公爵位繼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時去逝,賜謚號為竫公,并改立竫公之長子贏立(秦憲公)為秦公爵位繼承人)
秦憲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是中國春秋時代秦國人,秦哀公之子,被立為秦公爵位繼承人?!妒酚洝贩Q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為惠公?!?亦即他未曾成為秦國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厲共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懷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靈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簡公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獻公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莊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前246年-前209
舞陽
那年,那樹桃花異樣紅,落英宛若由枝頭溢瀉地面。
傳說,植物是一些嗜血精靈,土里埋著的血腥能使它們較其他同類出類拔萃地妖艷。
落英中,時常佇著位紅衣華服女子,面若三月桃花,
傳說,美人遲暮。
歲月催人老,憂愁易白頭。那年,女子便常常佇足花蔭,忘了有多少年頭,歲月似乎也不忍擄去紅顏,她的艷麗總與這異樣紅的桃花相得益彰。
抬手,接住一片落花,曳地紅袖稍稍翻動,便帶起了地面落英輕輕的翻飛。落花在粉嫩的手心里嬌艷欲滴,觸目驚心的是那齊掌斷去尾指處的傷痕。這手,四指。
她是舞陽,一襲紅衣斷指舞陽。
2.
燕王姬喜不理會眾人言辭,決意將一新寡女子帶回宮中。
當女子輕易蓮步踏入宮中時,使眾人愕然的,除了她驚為天人的容顏,還有那嗷嗷待哺的女嬰??上Ъt顏薄命,女子郁郁寡歡了幾年便香消玉隕。臨終前,姬喜答應她,待女嬰如同己出。女嬰被封為公主。從此,燕宮中有位暴戾跋扈的紅衣公主,名為舞陽。本來,知道此事的人寥寥可數(shù),懼于姬喜與囂張的舞陽,更無人敢提。
舞陽被安置在太子宮。此后,太子丹身后常常隨著位紅衣如火的小女孩。甚至,丹在趙國為質(zhì)子的那段不堪歲月里,舞陽也形影相隨。
記得那天,舞陽坐著紅色馬車,身著嫣紅宮服出游,回來時,趙宮門口,幾個宮人正為難一對母子,滄桑絲毫不能掩飾女人的美艷。舞陽認得,她是趙姬,那驚恐懦弱的男子是丹的朋友,異人之子。
“放了他們?!蔽桕柮顚m人。
“可是……”宮人為難,欲解釋,舞陽怒目厲聲:“放了他們,告訴趙王,是我要放的?!?
宮人悻悻然。趙姬福了福,想要道謝,舞陽道:“還不走?快走!”趙姬拉起呆若木雞的兒子快步走出宮門。嬴政遠遠回頭,看著馬車碾塵而去,那驚鴻艷影從此在他心頭便常駐不滅。這奪目紅衣,跋扈嬌顏,唯有趙王寵愛的同為人質(zhì)的舞陽公主。
3.
那年,舞陽十三歲。
跟于身后的任性女孩已出落得娉婷清揚,眉目如畫,秀發(fā)似云,腰肢勝柳。她總是滿不在乎,不顧一切。丹最喜歡這小妹妹,更欣賞她的性格。如果自己也能像她那樣,那會是怎樣呢?只是,丹就是丹,少年老成的丹,深藏不露的穩(wěn)重之人?;蛟S,要成就大業(yè)的人本該如此。
當遇到信的時候,信噴著酒氣譏諷丹是趙國的階下囚,信咄咄逼人地問丹:你憑什么作太子?你自小就低人一等,階下囚憑什么在我們眾王子之上?
丹不作聲,臉色鐵青。異國為人質(zhì),換來的不是兄弟的敬重,竟為蔑視!最懂丹的是舞陽,她像一團頃刻可吞噬一切的烈焰,她不容許任何人蔑視丹。
信先是被舞陽的氣勢所攝,但隨即又滔滔不絕,越說越不堪,甚至攻擊丹和舞陽的關系,丹緊攥雙拳,指節(jié)間發(fā)出清脆的骨響。拳頭是不會揮出去的,因為,這才是丹。
轉(zhuǎn)身,舞陽從丹腰間拔出佩劍,直指向信,厲聲喝道:“住口!”
信無視舞陽,狂妄大笑,口吐狂言,字字如箭插向丹。終于,劍光閃過,信光潔的額上滲出殷紅,他終于安靜,倒在自己的血泊里。
“舞陽……”丹怵住了,舞陽卻甚是清醒:“我去見父王?!?
4.
姬喜大怒。信雖非他最寵愛,卻也是他的子嗣。
姬喜要將舞陽深幽冷宮,他說,此生不要再見到她,不讓她出來。舞陽不說話,美麗的雙眼靜靜看著父王,終于,父王沒再說什么,拂袖而去。舞陽有一雙秋水瞳瞳與她母親一樣眼。
不久,丹被姬喜派往秦,舞陽執(zhí)意隨同。
5.
當年逃亡路上,他曾哭著用纖柔的趙腔告訴母親,他不要做秦人,母親驚恐捂住他的嘴。趙王的追兵已殺掉秦國派來接他們的人馬,她怕,怕空虛中再驀地閃出趙兵。
山腳的柴房依稀可見,他止住哭。可母親看到屋旁一畦稀疏菜苗,猶豫后,狠心拉起孩子意欲離去,她怕了,怕任何人傷害自己與兒子。他哭:我累,我不走!被趙王殺了我也不走!我走不動!
母親搖頭嘆氣,這孩子太懦弱,如果有將來,秦在他手中……秦是否不會有將來?
柴扉洞開,走出個瘸拐老者。
陋室墻上掛著一張箏,比孩子見慣的更短更寬更厚重,弦……竟兀自多出兩根。
孩子觸摸琴弦,無聲,手指卻被震得生痛。老者喝道:秦箏,趙人莫觸!孩子喃喃:我是秦人。
秦人?可惜,你的手太弱小。老者微微一笑,取下箏,指勁重重拂過琴弦,箏憤鳴,仿佛受鞭烈馬。
不好聽。孩子搖頭說。母親弄箏才好聽。他偎在母親身旁。
不好聽?老者又笑了。粗硬的雙手又在弦上撥弄開來。箏音如密仄的鋼刀插入鋼板,又像身披戰(zhàn)衣的秦將仰天狂笑,笑出的是金戈鐵馬的殺戮。
孩子不禁打了個寒顫,眼前似乎都在發(fā)抖。
母子繼續(xù)趕路,母親詫異的是,孩子不再叫累,一步一步前行不止。他一路沉默,似乎一下子長大了。
終于,咸陽城門赫然展于面前。
6.
公元前247年,年僅13歲的嬴政即位。
政殆。當年懦弱的嬴政不復存在。而今的嬴政,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心底那一團紅焰依然清晰。
大殿上與丹一同跪叩的女子已經(jīng)長大,容顏宛若三月桃花,眼神卻甚是冷清。不知為何,朝思暮想的人,今日一見,嬴政心中掠過的不是喜,而是寒意,由心頭直至手心,汗潸潸濕了浹背。
嬴政常常去找丹敘舊,因為舞陽常常與丹一起。
7.
自弒信后,舞陽愈加滿不在乎,只是,先前的桀驁不遜已有所收斂。
秦國深秋的天明朗高遠,與燕似乎并無異樣。秦國鐘樂悠揚清冽天下絕無。秦國,無王子的輕蔑,無繁雜紛爭,與世無爭。雖說人質(zhì),卻待如上賓??墒?,丹不喜歡這里。
當舞陽腳步傳來,丹急急拭擦面頰。
看到丹憤怒悲傷的臉,舞陽知道,他必定是見過嬴政,這狀況已司空見慣,可每每此時仍心痛。她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每遇到這景況,她總是語笑嫣然,裝作什么也不知曉,那么歡喜,想盡一切辦法哄丹開心,而丹的怨恨與惆悵便會稍有減退。今天,丹衣袖濕了一片,任漫天秋風也吹不干。
眼角的余光中,她又看到嬴政一掠而過的身影。想恨他,是他讓心高氣傲的丹如此憤怒消沉,可是,恨從何而來?她恨不起。每當遇到嬴政熾熱的目光時,惟有不屑地清冷,她從不與他說話,甚至看也不看他。
“丹……”說什么是好?舞陽無語看著眼前這清秀面龐,終于,丹眼角溢出的淚放肆地滾落。
“他說,烏鴉變白,馬長出角的那天,就是我燕太子丹歸國之日?!钡し餍潆x去。
烏鴉變白,馬長出角?除此就無他法?舞陽想,或許,她能讓丹回去,只是,從此,燕國高貴的舞陽公主便是嬴政的舞陽妃,而丹會離自己越來越遠,遠得模糊了天際,模糊了此生。
8.
夜靜得能捕捉風的去向。這靜謐幾時有過?丹極力思量,似乎前生吧。
他抬頭仰望,深邃無底的夜空一輪朗月格外圓盈。
靜謐,是因舞陽不在。她在何處?丹是清楚的。是淚濕了的衣袖才讓她作此所為。嬴政所欲舞陽所思,心緒慎密的丹怎會不清楚?如果找回她,嬴政“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北愠蔀椴豢筛牡氖聦?,而他則作秦囚了盡此生,什么興燕什么覆秦,不過南柯一夢,千古之后,燕丹不過是后人眼里的階下囚。
亙古以來,月圓星稀。
后來,丹常常想,自己到底是卑鄙還是偉大?亂世,英雄是什么?犧牲與殘存造就的是什么?亂世的基業(yè)嗎?
9.
宮人領舞陽至嬴政寢宮時,嬴政正手持竹簡端坐案前。案上旁邊卷卷竹簡堆積如山。 此刻,舞陽終于明白為何秦能立于七國之首。平亂世定天下,或許,嬴政于燕丹更為適合。
“舞陽公主向來不是不屑于寡人嗎?深夜造訪所為何事呢?”嬴政放下竹簡,一絲狡黠笑容浮上臉上。
“舞陽甚是不明,大王與燕丹曾于趙國為友,而今貴為王則盛氣凌人,雖則今吾等為汝囚,大王也曾為囚,為何要以‘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癁殡y燕丹?”舞陽無懼,直視嬴政。
舞陽懾人目光下,叱咤風云的嬴政竟由心生出一縷慌亂,隨即,這慌亂又被慣有的戾氣所掩飾。
“趙國時,燕丹與朕為友,是因他同情可憐那膽小懦弱的嬴政,今日,雖朕為********,可朕又何曾當他是囚?他只接受弱者為友。他面對朕的傲慢你可知?他屢次要求回國,卻從不曾求朕,只是堅決說出他所愿,甚至,如同你一般,不曾正眼看朕,嬴政在他眼中永遠是趙國懦弱的質(zhì)子?。?!”
舞陽相信嬴政的話,這才是她心中那不屈不撓的偉岸的丹,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豐神俊彥,面色平和卻掩不住高傲。
“可他是燕國太子啊?!蔽桕栍行┲袣獠蛔恪?
“那朕呢?朕是什么?”嬴政冷笑。
無語。誰也不躲避對方犀利的目光。投射在墻上的兩個影子,在微微躍動的火光中顫閃,有如兩個一觸即發(fā)的對恃者。
“大王,燕丹如何方可歸燕?”終于,舞陽先疲累于這樣的對恃。
“舞留,丹歸?!辟肿昼H鏘。
宮闈之內(nèi),紅燭搖曳,窗外,明月皎潔,幾點依稀寒星茍延殘喘般微閃。
10.
丹終于可以歸國,這一次,舞陽決意不再隨行。
看著丹漸漸遠去的背影,從不掉淚的舞陽哭得癱坐于地。從此,秦宮中紅衣舞妃總是低首顰眉,與燕丹身邊的她判若兩人。
11.
舞陽殿是秦宮妃嬪宮邸中最為華麗,也是唯一能以“殿”命名的。昔日桀驁的舞陽公主便是今天秦王最寵愛卻總是愁眉不展的舞妃。
無論是嬴政寢宮還是“舞陽殿”,終年燈火通明,他見不得一絲黑暗。這到底是多疑還是懦弱,舞陽不知,也從不關心。
身邊的男人已經(jīng)睡著,他的暴戾變?yōu)槌领o,像個孩童一般乖張。舞陽輕撫這張臉,一絲溫暖由指尖傳至心間。心底清晰的卻是燕丹。想到此,舞陽的手如同觸電般彈開。他不是丹!心底有個聲音撕心裂肺地狂叫著。
舞陽記得當他得知她懷上孩子時的欣喜若狂,他竟孩子氣地說,這是他的太子??墒?,這孩子不該來呵。撫摩著還未鼓起的腹部,苦澀與愧疚一并涌上心頭,不該來的還是不要來的好。
12.
孩子沒了,舞陽哭倒在嬴政懷里,為失去的孩子,也為自己。藥量太大,今后不必再擔心孩子,不該來的,永遠不會來了。
嬴政手足無措,只知道抱著她,連安慰也說不出。
抬頭,淚眼相望,才發(fā)覺,他已濕了眼角,痛的是誰?他還是她?
他輕輕地,輕輕地拭擦她的淚,那么溫柔,仿佛她一碰就碎了。他喃喃:“舞陽莫哭,我們都不要難過,舞陽,朕有你就夠了……”反反復復,反反復復,他的無助因她而起。終于,她為他,心第一次隱隱作痛。
他不知怎么才能令她不哭,胡亂說道:“舞陽,莫哭,朕封你為后?!鳖D時,舞陽止住了哭,竟笑了。這樣她就笑了么?她一直那么不在乎,他以為她什么也不在乎的。早知道封她為后就能看到久違的笑顏,他早就封了。
舞陽的確不在乎,可那一瞬間,她笑了。她也有在乎的時候。封后,便有回燕國的理由,燕國,魂牽夢縈的丹,你的舞陽將要回來了!
嬴政看到她笑了,可那綻放的花容隨即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她受傷的神情。
“舞陽,這不好嗎?”嬴政不解。
舞陽說,她只是秦國階下囚,秦人絕不會接受囚犯作他們的皇后。
天下人的想法何需考慮!嬴政說。
他們看不起我。舞陽說,她要他按燕國的祖制從燕將她迎娶回秦國。
為了她的笑,他答應了。
13.
河水映出舞陽似火身影。身后是嬴政派來護送的秦人。
“我不要回秦國!”舞陽一遍一遍地對自己說。
“丹,舞陽回來了。”啐啐念著,她縱身躍下冰冷的河水里,這樣,便是回來了吧。
派去的人回來了。他們說,舞陽公主落水而亡。
嬴政不相信,他等他的舞陽回來,只是,他不要等待
14.
薊城有個名叫秦武陽的獨居者。
丹來到薊城時,秦武陽告訴他,舞陽公主落水而亡,眼前人叫秦武陽,一介市井。
丹想擁住眼前人,告訴她,舞陽并非有血緣的妹妹,他想她留在自己身邊??墒?,他卻說,他恨,恨秦武陽使他那高貴美麗的妹妹消失于世。他心里真正恨的是她是嬴政的女人??墒?,是他把她推向嬴政的,他該恨誰?除卻自己,那就恨嬴政吧。
秦武陽回答:我寧可你恨我,也不能以舞陽之名回宮,就算嬴政不信舞陽已死,他又能奈何?我寧可在市井中以秦武陽再生,也不離開燕,我不能讓你那么孤獨地活在這里。
丹沉默。從此,他常常以納賢士之名來看望秦武陽。他告訴武陽,他歸國以來,一直在尋找能人異士,他要取回嬴政首級。武陽顫抖。丹與嬴政是懸在心里的兩顆寒冰,一觸即化水,溢出雙眼。
15.
丹來到秦武陽家中,他興奮至極地拉著武陽,他說,他尋到天下最好的刺客,這人可助他刺秦救燕,刺客衛(wèi)國人,名為荊軻。
荊軻的劍光翻飛,萬物似乎哀號不息,這不止是勇者,也是義士。如果他了解嬴政,他不會刺秦。武陽思忖。
16.
荊軻對燕丹的計劃無動于衷。
燕丹不厭其煩曉以大義,荊軻說,我不想再殺人。
田光引劍自刎,以死相求,荊軻終于答應,但他有三個要求:要鑄劍大師徐夫仁打造的匕首;要燕國獻出十五個城池的地圖;要樊于期的人頭。
燕丹為難,用樊將軍的頭顱作墊腳?他做不到。難道刺秦就要用身邊的義士為自己作鋪墊嗎?犧牲了舞陽,犧牲了田光,犧牲了太多,他于心不忍。
可是,荊軻說,答應了田光,他會守諾。
17.
徐夫仁對荊軻的造訪似乎早有預料,當荊軻要他打造一把削鐵如泥的匕首時,他拒絕了。他說他曾發(fā)誓不再鑄劍。
劍是刺秦的。荊軻不動聲色。
三十三年前長平之戰(zhàn)歷歷在目,兒子的血濺破長空,妻子凄凄雙眸如泣似訴。徐夫仁頷首,荊軻燃爐,魚腸匕首寒光乍現(xiàn)之時,徐夫仁祭爐而亡……
雙劍入鞘,滿天電光火石頃刻煙消云散,樊于期與荊軻相視而笑。
太子丹命我刺秦。杯中之物荊軻一飲而盡。
樊于期徐徐道來:“這亂世,遠遠不止一個嬴政,今日刺秦,明日刺的不知又是誰。我欠你一命,今日該還你了。”言罷,自刎。
面對眼前摯友,高漸離只想把他留住。只有一統(tǒng)天下才可避免生靈涂炭。放棄吧,不要再執(zhí)著了。
荊軻搖頭,此刻,回頭無路,他已肩負三命,即使是錯也必須走下去。
高漸離擊筑,荊軻離開,他不忍作別。
18.
魚腸匕首被毒液煮浸,只要刺出一滴血,便立即氣絕身亡。匕首連同督亢的地圖一起交到荊軻手中,武陽別過臉,燕丹呵,你此生難道就是為了刺秦而生嗎?
刺秦,只有兩個結(jié)果。成,舞陽的嬴政不復存在,敗,舞陽的丹必死無疑。兩者非武陽所愿,嬴政與燕丹,取舍好難。何時有了這種矛盾,武陽暗暗心悸。成可保全燕丹,敗如何能保全燕丹?為了丹,她可以放棄所有。哪怕再也回不來,哪怕再也見不到丹。
“我隨荊軻前往?!蔽潢柍榈?,血光閃過,她的手已殘缺。俯身拾起落地尾指,“留著吧,如同舞陽今生留在丹身邊?!?
燕丹想恨,恨她最后還要回到嬴政身邊,但他不配恨啊,他懦弱得留住心愛女人的勇氣也缺乏。
從此,沒有舞陽公主,只有秦武陽,13歲的勇士秦武陽,一如當年13歲的舞陽一般勇者無畏。
19.
公元前230年,秦軍攻占韓國都城陽翟,俘虜韓王安,在韓地設置潁川郡,韓國滅亡。公元前229年,秦大舉攻趙,名將王翦率軍由上黨出井陘,端和由河內(nèi)進攻趙都邯鄲。于公元前228年攻占了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
秦軍不斷向東推進,六國根本就是秦的囊中之物,但那不是嬴政想要的,他要的是燕,燕的屈服,舞陽的屈服。
公元前227年,燕王姬喜要獻上樊于期首級與督亢地圖,從此,燕就是秦的,燕人就是秦國奴仆,舞陽永遠都是秦國的。想到這,嬴政笑了。
20.
易水邊,所有人縞衣素服。高漸離的筑聲中,荊軻慷慨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武陽第一次穿上白衣,風蕭蕭,衣衫翩然。
“你說過,最愛我身著紅衣,這白衣,也是為你而穿。哥哥,舞陽去了?!?
哥哥?自小,她從不喚他哥哥,今日,終于,他只是她哥哥。當她踏上船,他好想說,舞陽,你不是我妹妹??墒牵F(xiàn)在,是不是都太晚了?猶豫再猶豫,思量又思量,船越行越遠,最后的機會衡量間便失去。
哥哥?自小,她從不喚他哥哥,今日,終于,他只是她哥哥。丹呵丹,舞陽自小便知你不是我哥哥,難道你不知舞陽心思?為何喚你哥哥,你還如此決絕?難道,舞陽只能是你的妹妹嗎?
21.
至秦,嬴政在咸陽宮接見荊軻。荊軻捧著裝了樊于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手捧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臺階。
秦武陽一直不敢抬頭,雙手不住發(fā)顫。嬴政太狡慧,慌亂便會露出詭端,可她壓抑不住內(nèi)心惶恐,嬴政,舞陽不想這樣!如果不是生逢亂世,君非政妾非舞,如果不曾有丹,我們會否相伴終老?今生,是舞陽虧欠你了。
侍衛(wèi)見狀,吆喝道:“使者何故異樣?”
荊軻回頭,應變賠笑:“粗野之人,懾于大王威嚴,免不了害怕,請大王原諒?!?
嬴政微微一笑:“你一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武陽手里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嬴政。嬴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頭顱。嬴政再命荊軻拿地圖來。地圖緩緩展開,終于,圖窮匕現(xiàn),魚腸泛著瑩藍寒光。
荊軻抓起匕首,左手拉住嬴政衣袖,右手將匕首向嬴政胸口直扎去。
嬴政似乎早有預料,敏捷閃身,衣袖裂斷。
秦武陽驚呼;“匕首有毒!”
嬴政跳過屏風,荊軻窮追不舍,大朝之上文武百官手無寸鐵;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guī)矩,無秦王之命不得上殿,眾人六神無主,更無人召臺下的武士。
嬴政欲拔佩劍,無奈身佩龍泉,劍長難拔,唯有環(huán)柱逃避,并將長劍移至背后。
滿朝文武目瞪口呆,侍醫(yī)夏無且,急中生智,將手中藥袋奮力擲擊荊軻,荊軻失驚,揚手間,藥袋被擊飛,而此時,嬴政在臣下“大王背負劍”的提醒下,拔出佩劍斬斷荊軻左腿,荊軻負傷,栽倒于地,便將匕首擲出,擊中桐柱,火花飛濺。 贏政再以劍擊荊軻,荊軻揮手迎擋,五指應聲而落。荊軻自知大事未成,倚柱而笑。嬴政又向徒手的荊軻狠狠落刀,荊軻身傷八處,自知事已敗,苦笑道:“事所以不成功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嬴政恍然,下令,侍從武士趕上殿,將荊軻擊殺。
眾侍衛(wèi)擒住秦武陽,掙扎中,素冠落,青絲散,眾人驚呼。素面女子乃昔日艷妝美服落水而亡的舞妃。
唯嬴政面不改色,傳令:押禁秦武陽于舞陽殿。勇者荊軻,厚葬之,舉國致哀。并使人傳燕王,荊軻、秦武陽刺秦以敗,當即斃于朝堂之上。
22.
她終于回來了。想著她,寒意卻涌上心頭。他殺人無數(shù),滅城陷池,從不覺恐懼,舞陽,這是個怎樣的女子?竟讓他憑空生起惶恐。他不敢去見她,盡管夢中無數(shù)次看到她回來了,偎依在他懷里,如今,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對她。
他興兵伐燕,勢如破竹。
自從囚禁舞陽殿以來,嬴政不再踏入此處,每天,舞陽只有呆呆看著天,湛藍的,鉛灰的,昏黃的,漆黑的……每片天都是兩張臉,遠方的丹與咫尺的政。刺秦不成,丹有多失望政就多失望,政是對一個人失望。
嬴政開始攻打燕國了,戰(zhàn)報頻頻傳來,薊城已失守。
舞陽派人請嬴政,嬴政不來。
燕丹危在旦夕,舞陽不顧宮人阻攔,沖入嬴政寢宮。
嬴政命宮人退下。
“若不是為了燕丹,舞妃定不會再來見朕。”嬴政徑直走到舞陽面前,利刃般的目光直逼舞陽。舞陽不禁后退。
“你真想朕死?”他逼前一步,澀澀地問。
舞陽再退。這樣是救不了丹的!她抬起頭,迎著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當然,大王死了,燕方可存?!?
“你不是為燕,是為丹。”
她再次躲閃著他犀利的雙眸,這雙眸太可怕,仿佛洞穿了她的靈魂。
“朕不甘心死于任何人手中,但舞妃你是例外。如果,你真要朕死,就動手吧,用你袖里的劍解你的心結(jié)?!彼尤恍α?。
攥緊利劍的手驀地松了,落地撞擊聲響徹深宮。
“你還是下不了手,你還是逃不開朕的。說吧,說你的條件。只要你永遠呆在朕身邊,朕會滿足你任何愿望?!?
“再也不攻打燕國?!?
23.
劍,舞陽一次次拭擦,纖塵不染;酒,舞陽一次次斟滿,濃烈醇香;錦盒里的指頭牽過多少回?為何處處總是回憶,以為醉了就可肆無忌憚地忘記,卻發(fā)覺,越醉記憶越清晰,恍如昨日。丹悔了,舞陽呵,丹隨你去吧,拋卻這塵世,牽著你,如同當年將你帶回太子宮,再也不放手,好嗎?
酒醒后,問自己,醉時說了什么,記不起。只記得曾經(jīng)相隨的舞陽。丹悔么?如果再有抉擇,自己該如何?依舊惘然。
逃亡路上,丹在醉與醒之間反復顛簸,什么是他最想得到的?混淆了清醒與迷醉,哪個才是真實的燕丹?他的確分不出。
不經(jīng)意,聽到父王與親貴的議論。討?zhàn)埌?,燕氣?shù)已盡,交出丹,保全其他性命。姬喜無言。
一敗涂地,與其等死,不如自行了結(jié)。死,也該磊落地死。
緊緊攥著舞陽的指,以后,再也沒有以后。
公元前226年,燕王姬喜弒太子丹獻其首級。
24.
嬴政使人將燕丹首級送至舞陽殿,隨后也過去。
她癡癡地看著那冰涼蒼白的頭顱,輕輕撫著丹的眉眼。丹,看看你最疼也最傷的舞陽吧。
她將丹的首級抱在懷里,木然踱出舞陽殿,周圍仿佛是一片空虛,甚至嬴政也不過是空虛里的一部分。
舞陽殿前,桃花依舊笑春風。
放下頭顱,殘缺得完美的雙手恣意在泥土中挖掘,每一把都是那么狠,指上滲出的血與污泥混雜著。
嬴政靜靜看著眼前的舞陽,她每挖一把,仿佛挖在他心上,生痛。直到最后,她鮮血淋漓的雙手停止了挖動,輕輕將頭顱放入深深的地下,一捧土一捧土地掩埋,他的心也仿佛被她狠狠扯離了胸腔,疼得忘了呼吸。
她站起來,細碎的陽光刺痛了雙眼,?;?,眼前只有一片璀璨白光。
她站起來,抬頭看著高高的天,細碎陽光在她依舊美麗的臉上跳躍,血由指尖滴落土中,嬴政不想去打擾她,無奈,她卻倒下了,倒在他懷中。
舞陽,忘了丹,心就不會痛了。他把她摟在懷里,凝視著樹下的新土。到底,誰傷了誰?
她醒在他懷里。
“大王,放棄你的誓約?!蔽桕栒f:“攻燕,一統(tǒng)天下?!?
一統(tǒng)天下,再也不會有舞陽嬴政燕丹的故事在歷史輪回中演繹。
公元前225年, 秦國大將王賁率兵包圍魏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堤,水淹大梁。三月后城壞,魏王假請降,魏亡。
公元前223年,秦軍大舉伐楚。楚國以全部兵力拒秦,大將項燕戰(zhàn)死,楚軍大敗,楚王負芻被俘。而后,秦軍又向江南廣大楚地及降服于楚的越地進攻。不久越君降秦,至此,楚國全部覆滅。
公元前222年,秦軍攻打遼東,俘燕王喜,燕國滅亡。
公元前221年,齊王建拱手請降,齊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王嬴政從亂世紛爭中橫掃六合,削平宇內(nèi),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結(jié)束了混戰(zhàn)割據(jù)的局面。
25.
“丹,你最愛我穿紅色衣衫,今后,我只穿紅色衣衫?!彼龑W⒌乜粗一渖洗笃木p紅,喃喃自語。
她輕輕旋轉(zhuǎn),綺色旖旎,與落花飄揚在風中。
丹,我知道你就在這里,在看著我。
舞陽殿前桃花樹下,風華絕代的女子,常常兀自翩翩起舞,翻飛紅袖,舞碎了一天艷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49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