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飛刀》中的李尋歡號稱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其實在歷史上還真的找到類似的原型,那就是大奸臣蔡京他們家。蔡京他們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此外蔡京的8個兒子里有6個都是學士,此外還有5個孫子也是學士。
好家伙,是不是都沾了蔡京的光呢 還真有可能,畢竟以蔡京的人品來說,想讓他的子孫后代從公平的科舉中脫穎而出,那是不現(xiàn)實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蔡京這個人的才學,在當時來說也是一絕。尤其是他的書法,更是宋四家之一,素有蘇黃米蔡四大家之稱,居然能跟蘇軾的書法并駕齊驅(qū),可見蔡京不是等閑之輩。
可我們從《水滸傳》中所了解到的蔡京,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才學和人品沒有必然關(guān)系。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認為一個人才高八斗,就一定是一個人品不錯的人。我就想問問了,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必然關(guān)系嗎 前者難道是后者的必要充分條件嗎
其實兩者壓根沒啥關(guān)系,有才華的人,肯定有這兩處特點:第一智商過得去,第二刻苦努力。這兩者都有了,自然是才高八斗之輩。
蔡京就是這么個人,家庭優(yōu)良的基因給了他超出常人的智商,此外他還比較刻苦,所以才華這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為啥大家對蔡京這個人的人品不屑一顧呢 這就要問問蔡京自己了,他做官期間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二、蔡京有哪些劣跡 要說起蔡京做官的劣跡,基本上一雙手都數(shù)不完,基本上他為官生涯當中,就沒怎么做過單純的好事。純粹就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第一,蔡京是個墻頭草。
墻頭草,混得好。蔡京顯然就是這種類型的人,他剛?cè)牍賵龅臅r候,已經(jīng)到了北宋末年。冗官現(xiàn)象非常嚴重,坐冷板凳的進士一大把,可職位都排滿了,想要獲取一個實缺,比考上進士還要困難。
可蔡京的仕途卻很順利,剛出道就有了實缺。在出使遼國以后,更是被任命為中書舍人。我們要記住,當時蔡京的弟弟蔡卞已經(jīng)是中書舍人了,這家人的基因是真的沒話說。
兄弟倆一起伺候宋神宗,皇帝一高興,就把蔡京改封為知開封府,龍圖閣待制。這個時期的蔡京,是堅決支持宋神宗搞變法的。
可是到了宋神宗去世,高太后上臺以后,司馬光這幫老臣重新得到重用。司馬光是非常反對變法的,立刻開始恢復(fù)差役法,而且下令5天內(nèi)大家都要實行。
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司馬光太著急了,可蔡京卻將其轄區(qū)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全部恢復(fù)了差役法。這下子蔡京便深得司馬光的賞識,他一眨眼功夫,又成了個守舊派,你說有意思吧
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任命章惇擔任宰相。章惇是個改革派,當年跟著王安石搞得風生水起。這個時候蔡京立馬又投靠到了章惇身邊,積極支持章惇進行變法。不得不為蔡京鼓個掌,這種見風使舵的本事,一般人真的沒有。那么蔡京你到底是個守舊派還是個變法派呢 對不起,他只是個利己主義者。
第二,蔡京是個諂媚之徒。
從他在變法派和守舊派之間徘徊,我們就能看得出,蔡京有一身拍馬屁的本事。要不也不會越拍越高,把自己弄到了副宰相的位置上。
宋哲宗去世以后,蔡京失去了大靠山,差點被一擼到底。這個時候童貫出現(xiàn)了,那可是蔡京的救命稻草,他立刻跑來巴結(jié)童貫。
這下好了,童貫很吃這一套,立馬把蔡京的作品帶到了宮中,送給宋徽宗看。宋徽宗是個天才藝術(shù)家,看了蔡京的作品,瞬間感覺自己找到了知音,從此蔡京成了宋徽宗眼中的大紅人。
為了讓自己紅得發(fā)紫,蔡京還把送回事身邊的妃嬪、宦官一股腦兒地給伺候好了,從此自己就成了宋徽宗的鐵桿心腹了,執(zhí)掌宋朝宰相大權(quán)。
第三,蔡京任人唯親。
當年拉扯過蔡京的童貫,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宦官。在蔡京成為宰相以后,童貫立刻被提拔為節(jié)度使。
為了掌握兵權(quán),蔡京啟用他的親信宋喬年、胡師文為郡守。同時增加軍費開支,以此籠絡(luò)軍中實權(quán)人物。
他自己的兒孫,那就更別提了??忌线M士以后,直接安排實權(quán)職位,尤其是他的兒子蔡攸,甚至做到了宰相之位。
第四,蔡京貪婪無度。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yīng)該都知道花石綱,這玩意兒宋徽宗別提多喜愛了。蔡京為了拍馬屁,自然是讓全國各地的手下人敬獻花石綱,可謂是勞民傷財。
他做了宰相以后,不光領(lǐng)取宰相的單份工資,還明目張膽地開創(chuàng)了一系列其他收入,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腰包快速鼓起來。
手下人沒有敢說個不字的,為了各自的升遷,給蔡京敬獻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shù)。蔡京胃口不小,照單全收。
第五,蔡京睚眥必報。
蔡京在做墻頭草的那段日子里,曾經(jīng)遭到過貶謫。所以他做了宰相以后,開始懷恨在心,打算報仇。
首先要收拾的就是元祐時期的那些當權(quán)之人。這些人大多數(shù)都被章惇收拾過了,可蔡京還覺得不過癮,又把他們的罪狀重新梳理了一遍,再一次收拾了一遍。
哪怕是已經(jīng)去世的司馬光之流,依舊被他列入了佞臣的范圍。他們的子孫后代,也都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三、蔡京的才能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蔡京要是沒有兩把刷子,哪里能承擔宰相大任呢 當初王安石就曾經(jīng)對蔡卞說過:將來蔡京會成為執(zhí)掌天下權(quán)柄的宰相。那么蔡京有哪些特殊的表現(xiàn)呢
第一,蔡京解決了部分治病難的問題。
誰也想不到,北宋的醫(yī)療保障體系和養(yǎng)老保障體系,居然在蔡京手里一手草創(chuàng)。在蔡京的主持下,在北宋全國推廣建立了居養(yǎng)院、安濟坊和漏澤園。
居養(yǎng)院里可以收留一些老弱病殘。安濟坊可以治療一些沒錢治病的病人,屬于社會福利機構(gòu)。此外漏澤園則屬于公墓,沒錢沒地下葬的人,就可以葬到漏澤園。只可惜北宋不久之后就滅亡了,要不這些制度延續(xù)下來,實現(xiàn)共同富裕不在話下。
第二,蔡京注重教育。
他本身就是讀書人出身,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他掌權(quán)期間,特別重視學校的教學制度改革。為了提高北宋的教育質(zhì)量,蔡京對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考核措施、管理辦法等等都做出了一定的改良。
而那些偏遠地區(qū)前往京城參加高考的學生,蔡京也主張從財政中撥款為他們解決路費和食宿費的問題。算是對得起當時的讀書人了。
除此以外,蔡京還是個合格的財政人才,他掌權(quán)期間,北宋財政收入比宋神宗時期翻了一番。做地方官的時候,蔡京還特別重視地方水利工程的修繕工作。
由此可見,蔡京也不是個一無是處的人。歷史人物就是這么復(fù)雜,你想要一棍子打死,其實是很難辦到的。
總結(jié):蔡京的結(jié)局倒是不讓人意外。北宋的文臣很有個性,這導(dǎo)致整個社會都很有個性。蔡京的行為遭到了言官們的各種彈劾,這個宰相他壓根就做不下去,只好選擇辭職。
下臺后的蔡京想要找個好地方安享晚年,所以帶著一大筆錢離開京城??墒撬叩侥膬海膬憾疾豢腺u東西給他,為啥 因為大家都知道蔡京是個大奸臣!
就連蔡京本人都連連搖頭,表示自己混得太慘了。與此同時,宋欽宗上臺后,開始清算蔡京。蔡京的幾個兒子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而他本人更是被流放到蘇軾曾經(jīng)待過的儋州。80歲的蔡京壓根就沒頂住這么大的壓力,在半道上的潭州就去世了。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蔡京(1047年~1126年),字元長。北宋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北宋宰相、書法家,是北宋最貪瀆的權(quán)相。
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先任地方官,后任中書舍人。元v元年(1086年),知開封府,司馬光盡廢王安石新法,大臣皆言不可。唯蔡京于五日內(nèi)在開封府改募役為差役,受到司馬光的稱贊。紹圣元年(1094年)任戶部尚書,又助章重行新法。宋徽宗時被彈劾奪職,閑居杭州。蔡京勾結(jié)童貫,重新起用,并排擠掉韓忠彥,先后四次任相。期間大興花石綱,設(shè)“西城括田所”,盡改鹽法和茶法。創(chuàng)“豐亨豫大”之說,工役繁重,當時民怨沸騰。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童貫等人為六賊,蔡京更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后,蔡京被貶嶺南(今廣東),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長沙)。
蔡京工書法,初學蔡襄、徐浩,后學沈傳師、歐陽詢,“字勢豪健,痛快沉著。迨紹圣間,天下號能書,無出公之右者?!保ā惰F圍山叢談》)。北宋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蔡”原指蔡京,后世以其“人品奸惡”,遂改為蔡襄。
王黼(1079年―1126年),原名王甫,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人。
風姿俊美,善于逢迎,崇寧年間中進士,任相州司理參軍、校書郎、符寶郎、左司諫,宣和元年(1119年)從通議大夫到少宰(右宰相),連跳八級,乃大宋開國以來第一人。“公然受賄賂,賣官鬻爵,至有定價”(《曲洧舊聞》)京師謠言:“三百貫,曰通判;五百索,直秘閣。”又以巨款贖回燕京(今北京),夸稱大功,升至少傅。陳東稱他為六賊之一。
欽宗即位后,貶為崇信軍節(jié)度副使,籍沒其家,流放永州(今湖南零陵)。吳敏、李綱請殺王黼,朝廷交付開封尹聶山,聶山與王黼有故隙,遣武士躡及至雍丘縣南的輔固村殺之。
童貫(1054年-1126年),字道夫,開封(今中國河南)人,北宋宦官。
出自宦官李憲門下,生性巧媚,“狀魁梧,偉觀視”。在杭州搜括書畫時,與蔡京勾結(jié)。蔡京通過童貫,使其書法作品得到宋徽宗的賞識,得以重返朝政。人稱蔡京為“公相”,稱童貫為“媼相”。大觀二年(1108年)五月,童貫成為北宋有史以來第一位宦官節(jié)度使。史家李心傳說:“真廟以來,宦者官雖尊,止于遙郡承宣使而已”。童貫后在西北監(jiān)軍,“握兵二十年,權(quán)傾一時”,被稱為“六賊”之一。
政和元年(1111年)出使遼國,私下與遼朝南院大臣馬植秘謀收復(fù)燕云十六州。后馬植化名趙良嗣潛入北宋,獻聯(lián)金抗遼之策。宋金兩國結(jié)成海上之盟,協(xié)議金攻遼中京,而宋攻遼燕京。宋廷遣童貫二十萬軍隊北伐燕京,大敗而回,嚴重暴露宋兵的腐化,為后來的靖康之難埋下禍根。宣和七年(1125年)宋欽宗繼位后,“諫宗、御史與國人議者蜂起”,童貫被貶而在經(jīng)南雄(廣東今縣)途中被賜死,監(jiān)察御史張澄監(jiān)斬童貫并函首赴闕?!洞笏涡瓦z事?元集》有他的故事。
朱遙1075年-1126年),蘇州(今屬江蘇)人,善于堆山造園,號稱“花園子”。父沖諂事蔡京而得官。崇寧四年(1105年)十一月,奉迎徽宗,主持蘇州應(yīng)奉局,專門搜求奇花異石,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入汴京,號稱“花石綱”,宣和五年取得一巨型太湖石,高達四丈,載以巨艦,以數(shù)千名纖夫,歷經(jīng)數(shù)月,運到汴京,徽宗賜名曰“神運昭功石”,封“磐固侯”。一路上毀橋梁、鑿城垣、拆水門,民怨沸騰,前后延續(xù)二十多年,最后引起方臘之亂,方臘以誅殺朱椅號召,最后為韓世忠平定。朱腋加得志,其時州郡官吏奔走聽命,東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門,號稱“東南小朝廷”。
與蔡京等人合稱為“六賊”。欽宗即位,削官放歸田里,清查其土地,田至三十萬畝,又流放到循州(今廣東龍川),不久斬首處死。今日獅子林假山,幾是當年故物。
梁師成(?-1126年),字守道,開封人,北宋末年宦官,與蔡京、童貫、王黼、李彥、朱冶皇比撕銑啤傲賊”。
梁師成原是宦官賈詳書藝局雜役,“慧黠習文法,稍知書”,自稱“蘇軾出子”。后得宋徽宗信任,為皇帝寫詔,得以列名進士籍,升為晉州觀察使、興德軍留后。并提拔至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少保,官至檢校太殿,時稱為“隱相”。王黼對梁師成如子敬父,稱之“恩府先生”。宋欽宗時,太學生陳東上書力除六賊,欽宗因舊恩不忍殺之。師成恐懼,刻刻隨行皇上于側(cè)。后來欽宗遣梁與鄭望之持宣和殿珠玉器玩,前往遼國,梁師成前往中書時,府吏縊殺之,上表說他“暴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50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