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是明朝開國名將,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僅次于開國第一大將徐達。他驍勇善戰(zhàn),所向無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為明朝的開創(chuàng)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以說,也是一位“功高震主”的猛將。
眾所周知,朱元璋平定天下后,為了給接班人掃除障礙,開始大規(guī)模誅殺功臣,幾乎到了無差別屠戮功臣的地步。被朱元璋誅殺的功臣,既有藍玉那樣戰(zhàn)功赫赫的武將;也有胡惟庸那樣權傾一時的文臣;甚至連李善長那樣黃土蓋了半截身子,既無謀反能力也無謀反動機的老臣,也被朱元璋誅殺。
二十年的血雨腥風,把明朝開國功臣吞噬殆盡。有幸逃過一劫的,除了朱元璋的發(fā)小,低調到塵埃里的信國公湯和,便是少數(shù)耿炳文那樣能力相對平庸的功臣。
不過,在被朱元璋誅殺的功臣名單中,卻沒有常遇春的名字。這是因為,常遇春早在明朝開國的第二年便因病去世,年僅40歲。那時,朱元璋才剛剛立國,并沒有統(tǒng)一天下,殘元勢力仍雄踞北方,朱元璋還需要利用功臣們替他平定天下,自然不可能屠戮功臣。
常遇春去世時,朱元璋非常傷心,賜葬鐘山之下,并親自出奠,并封子常茂為鄭國公,歲祿二千石。朱元璋對常遇春的器重由此可見一斑。
那么,如果常遇春沒有英年早逝,活到了明朝平定天下后,遇上了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他的下場也會和藍玉等功臣一樣,被朱元璋誅殺嗎
很多人認為,如果常遇春沒有英年早逝,他的下場也會和大多數(shù)功臣一樣,被朱元璋誅殺。原因很簡單,常遇春功高震主,朱元璋豈能容得下他
但我認為,事情并沒有如此簡單。湯和難道不是所謂的功高震主 徐達難道不是所謂的功高震主 但他們都得以善終(徐達被朱元璋賜燒鵝毒死之說,純屬無稽之談,不記載于《明史》)。原因無非是他們雖然功高,但朱元璋相信他們的忠誠,加之兩人與朱元璋關系特殊。
所以,功高震主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沒有真正震到朱元璋。而是否能夠震到朱元璋,與功臣的性格和處境均有關系。比如藍玉,他是在朱元璋晚年被誅殺。朱元璋為何不利用胡惟庸案將他處死 原因未必不是,藍玉與太子朱標關系友好,而胡惟庸案爆發(fā)時,朱標仍然健在。
每個功臣的性格和處境,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那么,憑常遇春的性格和處境,他會不會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從性格上論,常遇春是不可能功高震主的。
首先,常遇春不是反復無常之人,他性格忠厚篤實,對朱元璋忠心耿耿。
其次,常遇春為人低調,至少在朱元璋面前,他從不居功自傲。朱元璋對常遇春“頒賞賜勞”,特意表彰他“勤勞于外,南平諸郡,兵不失律,民無所擾”,然而,常遇春卻說,這是“
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
”。
但從處境上論,常遇春是非常尷尬的,難保不會被朱元璋猜忌。
常遇春的處境本來很有優(yōu)勢。常遇春的長女嫁給了朱標做太子妃。這足見朱元璋對常遇春的親近。要知道,大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朱元璋的發(fā)小徐達,他的女兒也不過嫁給燕王朱棣。朱標是朱元璋最屬意的接班人,如果朱標沒有英年早逝,常遇春的長女就會成為皇后。
女兒嫁給燕王朱棣的徐達得以善終,難道女兒將成為皇后的常遇春,卻會被朱元璋猜忌嗎
常遇春僅比朱元璋小兩歲,從年齡上說,他沒有造反的動機。當然,李善長比朱元璋年齡更大,按說更沒有造反的動機,但還是被朱元璋處死。但常遇春與李善長不同,他除了自己不可能造反,也沒有輔佐他人造反的動機,因為他的女兒將成為皇后。
但這種極具優(yōu)勢的處境,隨著長女常氏的早逝,驟然下降。當然,常氏雖然去世,但常遇春和朱標還有翁婿之情??擅\弄人,洪武晚年,朱標也英年早逝。常遇春的這種處境優(yōu)勢蕩然無存。
而且,朱標去世后,朱元璋雖然立其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但朱允炆并不是常遇春女兒常氏的兒子,所以他與常遇春并沒有祖孫之情。
朱元璋誅殺功臣,是擔心接班人鎮(zhèn)不住功臣悍將,給接班人掃除障礙。如果功臣與接班人有非同一般的交情,自然不會成為朱元璋眼中的障礙;而一旦失去這層關系,便有可能成為障礙。
但常遇春真正的尷尬還不在于此。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爆發(fā),朱元璋迅速將藍玉處死,并究其黨羽,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余人。如果常遇春活到此時,他必將面臨巨大的尷尬,因為常遇春是藍玉的姐夫。
當然,朱元璋也會面臨艱難的抉擇。一方面,常遇春是他最信任、器重的將領;另一方面,他又是藍玉的姐夫,現(xiàn)在自己殺了藍玉,該如何處置常遇春呢
這對雙方都是一種巨大的信任挑戰(zhàn)。即使朱元璋仍然相信常遇春忠心耿耿,但常遇春是否還會相信朱元璋對自己信任如常呢 朱元璋窮究藍玉案,連與藍玉八竿子打不著的大臣都被牽連,難道不會收拾藍玉的姐夫常遇春 常遇春會不會因此有不安之心 會不會又因不安而做出過激之舉
朱元璋又能否想到這點 我想,洞悉人性的朱元璋,肯定能夠想到藍玉死后,常遇春兔死狐悲。那么,如果常遇春活到那時,他的下場,很可能也是個悲劇。
3634429372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54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