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后,我寫了篇觀后感發(fā)在網(wǎng)上。不能算影評,就是個人觀感而已。
我看電影、看書往往會在豆瓣上記錄一下,為了忘卻的記憶。任何人腦中都有個橡皮擦,難說被擦除記憶的那一天何時到來,憑著那些記錄,或許還能回憶起某些往事。我做這件事,包括寫文章,都有這層意思。
網(wǎng)上看到很多極不友好的留言。有個人說一看就是給迪士尼洗地的,還有人問我收了多少錢……后來的留言我不再看了。
我還沒達到某種境界,比如笑著面對,看看是不是罵出了什么花樣。對別人的評價還會在意,有罵我的還會立刻馬上反擊、拉黑。為避免情緒波動,我往往選擇視而不見。
眼不見心不煩。這是真的。
《花木蘭》差評如潮,我在文中說幾句電影的好話,就是風險。后來我想,也許是受“同心同德”教育久矣,很多人習慣了“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接受多元化的思想,不同的聲音。
一個包容的社會,一個好的社會,應該是“和而不同”的。他們不懂,以為我必須要和他們“保持一致”,必須發(fā)出同一種聲音。
我不以為自己有什么問題。你看《花木蘭》拍成了狗屎,我只愿——見好,不辜負29塊錢的票價,不浪費往返影院的兩個小時的人生。
我當然知道真人版《花木蘭》有問題。既然鞏俐扮演的巫女法力無邊,入皇宮殺皇帝是分分鐘的事,易如反掌,干嘛大費周折讓可汗去殺 邏輯上就講不通啊。但我,只是更愿意——見好。
而已。
我的觀后感是我的,你的觀后感是你的。
我的人生與你無關,你的人生關我屁事。
挑毛病這種事,我年輕時候可在行了。我一個處女座、一號型格的人挑別人毛病,雞蛋里挑骨頭會挑不過你
只是,到了現(xiàn)在的年紀,真的更愿意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歡喜、小確幸,更愿意表現(xiàn)得慈眉善目。
我現(xiàn)在看藍天白云都覺得好美啊。下午在海邊看到一個貝殼,哎呀,太漂亮了,我在那個殼上看到了如黛的山脈,看到了青花瓷的效果(頭圖就是)。
為什么很多老年人看上去很慈祥
那是因為他們更愿意說“好,好,好”,他們隱藏了鋒芒。
那天,在抖音上看到懂懂老師的一段話。
“我們看故事(電影或小說),并不是為了評判三觀對錯,而是了解世界上確實存在這么一種生活狀態(tài)?!?/p>
這段話,我看了三遍,很療愈,也很受用。
《紅樓夢》好吧 十幾歲時候讀《紅樓夢》,跟幾十歲讀《紅樓夢》讀后感肯定是不一樣的。一遍遍讀的人,自然每一遍又都能讀出不同況味。
魯迅先生評價《紅樓夢》: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
先生說得很明白:你是什么人,就會看到什么。
蔣勛、白先勇都講過《紅樓夢》,都推崇紅樓,但他們倆人的視角、觀點,確有很大差異。我后來想,那也是因為他們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人生體驗不同所致。我們對他們有分別心,說誰講得好,誰講得不好,都是自己內(nèi)心的傾向罷了。
關鍵是什么 是允許別人對故事(電影或小說)有個人的觀點,看法。而不是別人跟你不同,就批評、指責、打壓,甚至惡意中傷。
不評判三觀對錯,能了解、接納、尊重世界上多元生活方式。
我覺得很受教。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在別人的話里、故事里,給自己的觀點找到證據(jù),給自己的行為糾偏。
即便活到年過半百,七老八十,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也常有這種收獲。
推薦:《花木蘭》:認識花木蘭發(fā)現(xiàn)平淡生活中的小歡喜國慶中秋雙節(jié)在即,如果不帶孩子去旅游,就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吧。點擊次條了解詳情。點擊 可下單,感謝支持。
無忌謹受教的意思是:我信陵君一定牢記您的指教。
該句出自《唐雎說信陵君》,原文如下:
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翻譯:唐雎回答說:人家厭惡我,對此我不可不知;我厭惡別人,卻不應讓他得知。別人對我有恩惠,我不應忘記,我對別人有恩惠,卻不應老放在心上。如今您殺晉鄙,救邯鄲,破秦軍,保趙國,這是很大的恩惠了。現(xiàn)在趙王親自到郊外來迎接您,傖促之中見到趙王,我希望您忘掉自己的大德吧。信陵君答道:我一定牢記您的指教。
受教了沒有諷刺的意思。
意思:接受教誨。
讀音:shòu jiào
出處:《戰(zhàn)國策·魏策四》:“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p>
翻譯:信陵君說:無忌接受你的教誨。
引用:郭沫若《斷斷集·答馬伯樂教授》:“這是我虔誠地期待著受教的一個問題?!?/p>
例句:他恭敬的站起來說:受教了,這次是我的不對,下次一定改正。
擴展資料
近義:領教
拼音:lǐng jiào
基本意思:是表示接受別人的教誨或意見。
基本解釋
(1)套語,表示接受別人的教誨或意見
你說得很對,領教,領教
(2)請教
有點兒事向您領教
(3) 接受請求
即當領教,否則不能奉諾
授教是傳授知識的意思。受教指受到別人的教育,也就是從別人那里學來自己不懂的東西,而這東西又對以后來說非常之有用。
“授”是給予、賦予;而“受”是被給予、被賦予。即一個是主動給別人(權(quán)利、榮譽、事物等等),而一個是被動地被別人給(責任、事物等等)。
授教:傳授知識。受教:接受教誨。授教者與受教者。若授者執(zhí)意逼其順從,則兩者皆難受教。若授者耐心闡釋其理,則兩者受益匪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1155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