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續(xù)秋聲成舊闕
,接連冬雪為新詞。
佩蘭
2023-07-21 22:55:17
《攤破浣溪沙 黃昏》作者:飛翔鳥弄水夕陽過幾村
,晚霞一縷半乾坤
。
誰個點燃西山月 易黃昏。
秋聲成舊闕<div id=)
,接連冬雪為新詞.png" />
不見寒梅憐瘦影
,漫將春色付吟魂。
一葉秋聲風送遠
,淡無痕
。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村姑天上星稀月靜懸,枝頭雀鳥已鳴天
。
窗下蟲吟蛙鼓唱
,鬧聲喧。
楊柳細腰風弄舞
,花香蝶戀締情緣
。
曉景詠歌多少樂,共晨歡
。
《攤破浣溪沙 夢相逢》作者:學信陣陣西風長夜寒
。更深人靜久無眠。
多少相思多少怨
,似油煎
。
萬里無云圓月照,相逢夢里話情緣
。
雙手緊抓誰忍放
,共嬋娟。
《攤破浣溪沙 宵深》作者:老劉獨坐宵深意恐遲
,襟風吹夢到瑤池
。
蓊郁依稀問圓月,寸心知。
斷續(xù)秋聲成舊闕
,接連冬雪為新詞
。
一道明河偏更急,鬢如絲
。
《攤破浣溪沙 糊涂人生和為貴》作者:元寶雪后晴空萬里輝,銀裝清裹飾無菲
。
一片西霞和為貴
,眾光隨。
遇事糊涂遮傲骨
,不爭與世夢仍追
。
多少怨憂多少淚,化煙飛
。
《攤破浣溪沙 秋思》作者:云水禪心新月彎彎掛小樓
,西窗誰倚笛聲悠。
紅葉飄情 黃花醉
,鎖清秋
。
夢里總牽邊塞遠,鴻飛千里念無休
。
只待月圓花好日
,樂相儔。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鴻雁月在東方日在西
,冰輪空轉有玄機
。
為得黃昏互相望,慢追隨
。
縱使難逢魂作伴
,不離天道守天規(guī)。
輝耀古今存大愛
,兩依依
。
《攤破浣溪沙 讀書》作者:Lily遠避紅塵自向書,墨香小字問江湖
。
意在靈心解惑語
,卻難如。
百態(tài)人生開慧眼
,千般世事恨才疏
。
掩卷悵思何所得,未醍醐
。
《攤破浣溪沙 詩詞趣》作者:陳昌國樂在詩香喜在詞
,高山流水美滋滋。
勤學多思苦中練,拜高師
。
蕩氣回腸吞妙句
,清心明志吐佳辭。
千里快哉風正盛
,縱情馳
。
《攤破浣溪沙 銀杏蝶翩憶流年》作者:上善若水雁唱云中杏蝶翩。西風寒起碧云天
。
蓮步林間幾沉醉
,憶華年。
夢斷清秋聽落葉
,魂縈烈夏賞紅蓮
。
流轉韶光如逝水,駐眉間
。
《攤破浣溪沙 賦雪中花》作者:英子一卷清詞塑玉壇
,瀟瀟萬類鎖寒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堇錈o涯花有信
,惹人憐。梅嶺此般多潔色
,冰心又秀俏嬌顏
,我本韶華追盛世,冷天仙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拈花一笑曉夢依稀似去年
。斜陽瀲滟碎金寒。
菰葦伊人共憔悴
,奈何天
。
橋畔尋香漁舍遠,道旁覓霧黛枝殘
。
欲語西風無限恨
,試幾番。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宋力觸景生情舊戀勾
,新愁舊恨鎖春樓
。
霧里觀花誰是主 憶風流。
鴻雁不傳天外信
,舊園空結戀和愁
。
回首春園秋日暮,戀情悠
。
《攤破浣溪沙 晚菊》作者:崋山孟巖瑟索西風百卉殘
,枝頭敗葉不堪看
。
唯有園中菊香馥,簇成團
。
掩映陶翁籬畔月
,交輝杜老草堂煙。
朵朵錯金還鏤玉
,惹人憐
。
《攤破浣溪沙 美人蕉》作者:董九幾度微寒浸上顏,紅云濃鎖自嬋媛
。
風里拈花一片好
,甚堪憐。
獨坐花前香影動
,斷魂吹醒夜闌珊。
枝打露珠花欲醉
,又無眠
。
《攤破浣溪沙 醉當歌》作者:那蘭冷雨寒霜鬢發(fā)皤,青春流逝任蹉跎
。
苦辣酸甜坎坷去
,與誰說
幾案卷開思繾綣,花開花落奈君何
。
一曲宋詞吟歲月
,醉當歌!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半仙思豆春播露結莢
,殘紅黃葉漂誰家
階北尋回落花語
,寄天涯
東岳今宵君可醒,西窗星夜篤胡笳
。
南雁幾歌潸淚去
,浣溪沙
《攤破浣溪沙 南天初冬情懷》作者:黃帝孫日暖初冬景尚佳,溪潭清澈唱蒹葭
。
楓菊秋妝戀不卸
,競春華。
梅蕊未開香已溢
,情思難了愛猶奢
。
何處笛聲牽遠夢,醉流霞
。
《攤破浣溪沙 無題》作者:順其自然雅客含苞似迎春
,蝶飛銀杏已冬身。
一夜北風催天老
,似黃昏
。
南越木棉花灼灼
,冰城江島雪紛紛。
一季節(jié)令冬兩樣
,北南分
。
我寫了一首詞 卻不知道用什么詞牌名 詞名為 曉 上闕 鳴晨鳥,翅飛東,天落單羽
。明是重今樂...
這個真心不好找,幾千種詞
,很難找到對應的韻
,正常來說應該根據詞牌名寫,這樣平仄
、感情都會有相應的規(guī)定
。
只能告訴你一些詞的規(guī)定了,希望下次看到你好的作品
詞牌
,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
詞不同于詩。詩分五言七言
,分絕句和律詩
。組合在一起,共四種
此外還有古風
,形式多變一些
。
但是總體來說,詩的格式是比較簡單的
但是詞的格式有上千種
,各不相同
。于是為這些格式取名字,即“詞牌”
一個詞牌
,基本上對應一種格式(有的格式會有別格
,另述)。偶也有同名不同調
,或同調不同名的情況
。但基本上,看到一個詞牌
,就可以知道
,這首詞共有多少句,每句多少個字
。押多少個韻
,平韻還是仄韻
。甚至每個字是平聲還是仄聲。這就是“詞牌常識”
。
詞牌有詞譜
,詞譜是記錄每種格式的字數、韻腳
、平仄的一種形式
。
所謂平仄,就是古代的四聲
。古代的四聲和今天的不同
,不是分一聲二聲三聲四聲,而是分平上去入
。平
,又分陰平、陽平
。陰平
,即對應今天的一聲。陽平
,即對應今天的二聲。發(fā)音多悠揚
,綿長
。上聲,對應今天的三聲
。發(fā)音多轉折
。去聲,對應今天的四聲
。發(fā)音多勁遠
。入聲在現代漢語里已經消失了,轉化為了一二三聲
。但在有些方言里
,還依稀可以尋找到入聲的影子。主要發(fā)音特點是急促
。
詩詞中
,把陰平陽平統(tǒng)稱為平聲,把上去入三聲
,統(tǒng)稱為仄聲
。仄,就是“不平”之意
。習慣上
,寫作的時候會把平仄聲交替著使用
,以達到音律富于變化的效果。同時
,因為四聲的發(fā)音特點不同
,于是也就是適合表達不同類型的情感。
補充一點:填詞不僅字數
、平仄
、韻腳要合乎要求,斷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
同為五言句
,有詞牌要做一四斷,有詞牌須作二三斷
。同為九言句
,有詞牌須作二七斷,有的則作四五斷
,等等
。
斷句的方式在詞譜中不會顯示,但其規(guī)則卻確實存在著
。
這里在錄入后主詞時
,一并把斷句方式給出來。
斷錯句子
,雖然表面上看來
,還是那個詞牌,沒有什么影響
但實際上
,讀來已經破壞了詞牌應有的氣勢和氛圍
。
因此雖然不算出律,亂韻
,也依舊是不允許的
。很多詞,一個字的斷法
,會影響到整句的理解
。一句話的斷法,會影響到整首詞的語感
。
這里
,把后主的詞與詞譜結合在一起。用熟悉的句子來學習詞譜
,便于理解記憶
,順便也能普及一下平仄常識。
詞譜常用符號:
○:平聲
; ●:仄聲
; ◎:可平可仄
;△:押平韻; ▲:押仄韻
以下是正文
一
,烏夜啼
●●○○●
,
昨夜/風兼雨
◎○●●○△。
簾幃/颯颯/秋聲
◎○◎●○○●
,
燭殘/漏斷/頻欹枕
◎●●○△
。
起坐/不能平
◎●◎○◎●,
世事/漫隨/流水
◎○◎●○平△
。
算來/一夢/浮生
◎○◎●○●
,
醉鄕/路穏/宜頻到
◎●●○平△。
此外/不堪行
烏夜啼
,別作《錦堂春》
、《圣無憂》。雙調
,47字
,上闕兩平韻,下闕兩平韻
。中途不換韻
。
下片兩個六字句,可對仗
,亦可不對
。另有別格上片首句為六字句,余同
。
烏夜啼為小令,平韻
。多為六言
、七言句,句式較舒緩平穩(wěn)
。適合抒發(fā)悠遠綿長的情緒
,不適合偏慷慨激昂或急促悲壯的情緒。因過片短小
,可供過度的空間不大
,亦不適合承載復雜或多變的內容。
二
、一斛珠
◎○◎▲
晚妝/初過
◎○◎●○○▲
沉檀/輕注/些兒個
。
◎○◎●○○▲
向人/微露/丁香顆,
◎●○○
,◎●◎○▲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
◎●●○○●▲
羅袖/裛殘/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涴
。
◎○◎●○○▲
繡床/斜憑/嬌無那
,
◎●○○,◎●◎○▲
爛嚼/紅絨
,笑向/檀郎唾
。
一斛珠,又名《醉落魄》
、《怨春風》
、《章臺月》。雙調
,五十七字
,上下闕各四仄韻,中途不換韻
。
傳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
,妃不受,以詩謝
,有"長門自是無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覽詩不樂
,令樂府以新聲度之
,名《一斛珠》。故此詞牌的本意為詠珍珠
。
本詞中顆
、那二字古音皆為仄聲字,與過
、個屬同一韻部
。嚼字古音亦為仄,故本詞未有出律者
。
一斛珠為仄韻小令
。故不適合承載較復雜的內容,且不宜抒發(fā)溫柔含蓄的情感
。
三
,子夜歌
◎○◎●○○▲
人生/愁恨/何能免?
◎○◎●○○▲
銷魂/獨我/情何限
。
◎●●○△
故國/夢重帰
,
◎○◎●△
覚來/雙淚垂。
◎○○●▲
高樓/誰輿上,
◎●◎○▲
長記/秋情望
。
◎●●○△
往事/已成空
,
◎○◎●△
還如/一夢中。
子夜歌
,又名《菩薩蠻》
、《重疊金》、《巫山一片云》
。雙調四十四字
,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兩平韻
,平仄韻交替。
傳宣宗“大中初
,女蠻國入貢
,危髻金冠,瓔珞被體
,號‘菩薩蠻隊’
。當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往往依聲填詞”
,此為《菩薩蠻》詞牌名之由來
。
菩薩蠻,兩句一韻
,平仄韻遞轉
。平韻句溫柔,仄韻句著力
,適合抒發(fā)較為低回
、婉轉、反復的情感
。謀篇不宜平坦開闊
、一覽無余,以層層轉折
,逐漸遞進
,一波三折
,欲說還休為佳
。
四、更漏子
◎◎○
,◎◎▲
,
金雀釵,紅粉面
,
◎●◎○○▲
。
花裏/暫時/相見
。
◎◎仄,●○△
,
知我意
,感君憐,
◎○◎●△
。
此情/須問天
。
○◎▲,◎◎▲
,
香作穗
,蠟成淚,
◎●◎○◎●▲
。
還似/兩人/心意
。
◎◎●,●○△
,
珊枕膩
,錦衾寒,
◎○◎●△
。
夜來/更漏殘
。
更漏子,又名《獨倚樓》
、《翻翠袖》等
,雙調四十六字,上片兩仄韻
、兩平韻
。下片三仄韻、兩平韻
。亦有別格
,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換頭句(即下片第三字)不押韻
。平仄韻遞轉。
更漏
,是古代在夜間表示時間的工具
,引申意為夜晚。故早期詞人多依其本意
,描寫夜間的情景
。
更漏子,兩句一平韻,兩句一仄韻
,平仄韻交替
,與《菩薩蠻》同樣,適合層層轉折的筆法
,語氣多婉轉
,宜抒發(fā)含蓄低回的情感,不適合承載慷慨悲歌
,情緒上需要一氣呵成貫穿始終的內容
。
五,臨江仙
◎○◎●◎◎●
櫻桃/落盡/春歸去
◎○◎●○△
蝶翻/輕粉/雙飛
◎○◎●●○△
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
◎○◎●
,◎●●○△
畫簾/珠箔
,惆悵/卷金泥
◎●◎○○●●
門巷/寂寥/人散后
◎○◎●○△
望殘/煙草/低迷
◎○◎●●○△
爐香/閑裊/鳳凰兒
◎○◎● ◎●●○△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臨江仙
,又名《瑞鶴仙令》
、《謝新恩》、《雁后歸》
、《鴛鴦夢》
,雙調, 五十八字
,平韻
,中途不換韻。
臨江仙的別格有很多
,這只是其中一種
。另有上下闕首二句皆為六言句者,亦有上下闕末兩句皆為五言者
。字數相同的格式下
,亦有平仄、韻腳不同者
。因是常識普及貼
,不說這么復雜,這里先只列出這一種格式做作一下分析
。
另外
,《謝新恩》是個比較特殊的詞牌名。很多詞譜中不列這個詞牌的譜子
,有一小部分詞譜說
,謝新恩是臨江仙的別名。
此例臨江仙為平韻中調
,多為六言
、七言句,且中途不換韻
,形式上較舒緩平穩(wěn)
。宜抒發(fā)含蓄綿長的情感,布局上以順接
、流暢為宜
。不適合過于轉折反復的筆法,亦不適合抒發(fā)較高亢激烈的情緒
。
六
,望江南
○◎●,
多少恨
◎●●○△
。
昨夜/夢魂中
◎●◎○○●●
,
還似/舊時/游上苑
◎○◎●●○△。
車如/流水/馬如龍
◎●●○△
。
花月/正春風
憶江南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
、《謝秋娘》
。單調,二十七字
,三平韻
。中途不換韻。中間兩個七言句一般作對仗處理
,亦可不對仗
。
此詞乃唐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而作,本名《謝秋娘》
。后因白居易有《憶江南》三首
,其有一首末句云:“能不憶江南”,故得名《憶江南》
。自此后世多用《憶江南》詞牌名之本意
,描寫江南景色。
憶江南為平韻小令
,句子比較整齊
。基本沒有可用來過度的地方
,因此內容不宜復雜
,亦不適合轉折的筆法,布局以平穩(wěn)順暢為佳
。下筆宜柔
,不宜抒發(fā)較為激烈的情緒
。中間兩個七言句宜作對仗處理,便于內容緊湊
,主旨簡明
,可避免布局松散、內容空洞等問題
。
七
,清平樂
◎○◎▲,
別來/春半
◎●○○▲
。
觸目/愁腸斷
◎●◎○○●▲
,
砌下/落梅/如雪亂
◎●◎○◎▲。
拂了/一身/還滿
◎○◎●○△
,
雁來/音信/無憑
◎○◎●○△
。
路遙/歸夢/難成
◎●◎○◎●,
離恨/恰如/春草
◎○◎●○△
。
更行/更遠/還生
清平樂,又名《憶蘿月》
、《醉東風》。雙調
,四十六字
,前片四仄韻
,后片三平韻
。平仄韻不通押
。
《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
,取用漢樂府“清樂”
、“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
。因此
,樂字在這里音yue
,不音le
,取“樂曲”之意
。
清平樂為雙調小令,上仄韻下平韻
。由于韻腳的平仄變化
,上下片的語調亦應隨之而變化,布局應富于層次感
。過片處宜遞進
,不宜平鋪直敘。情緒上適合起伏輾轉
,時放時收
,不宜平順。
八
,破陣子
◎●◎○◎●
四十/年余/家國
◎○◎●○○
三千/里地/山河
◎●◎○○●●
鳳閣/龍樓/連霄漢
◎●○○◎●○
玉樹/瓊枝/作煙蘿
◎○◎●○
幾曾/識干戈
◎●◎○◎●
一旦/歸為/臣虜
◎○◎●○○
沉腰/潘鬢/消磨
。
◎●◎○○●●
最是/倉皇/辭廟日
◎●○○◎●○
教坊/猶奏/別離歌
◎○◎●○
垂淚/對宮娥
。
破陣子,一名《十拍子》
。雙調
,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韻
。中途不換韻。上下闕的兩個六言句
,兩個七言句
,習慣上作對仗處理,亦可不對仗
。
《破陣子》為唐教坊曲
。秦王李世民制《秦王破陣樂》,史載其“舞用二千人
,皆畫衣甲
,執(zhí)旗旆。外藩鎮(zhèn)春衣犒軍設樂
,亦舞此曲
,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
,為唐開國時之大型武舞曲
,震驚一世。此雙調《破陣子》
,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而為之
。詞牌名有金戈鐵馬之勢,后人填詞亦多用其本意
。
破陣子為平韻中調
。由于是從犒軍之《秦王破陣樂》截取而來,故以恢弘開闊為宜
,氣勢上應一氣呵成
,不適合抒發(fā)較含蓄低回的情緒。
九
,采桑子
◎○◎●○○●
。
亭前/春逐/紅英盡,
◎●○△
, ◎●○△
,
舞態(tài)/徘徊,細雨/霏微
,
◎●○○◎●△
。
不放/雙眉/時暫開
。
◎○◎●○○●。
綠窗/冷靜/芳音斷
,
◎●○△
,◎●○△,
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
,
◎●○○◎●△。
欲睡/朦朧/入夢來
。
采桑子
,又名《丑奴兒》、《丑奴兒令》
、《羅敷媚》等
。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韻
。中途不換韻
。上下闕兩個四言句可作疊韻處理。
唐教坊曲有《楊下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采桑子》為從中截取而成。其本意為詠羅敷采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