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音閱讀 | 小溪
一青年男子上山找到“了空”大師,想剃度出家。
大師問其緣由。
青年答:“因為俗世太吵鬧?!?/p>
大師微微一笑:“所謂‘聰明’,即是耳聰目明之意。如果你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瑣事,說明你已經(jīng)比常人聰明了許多。聰明人又怎么能因為吵鬧這點小事而出家呢 ”
青年說:“可是我不堪其擾?。 ?/p>
大師說:“那就換個地方?!?/p>
青年說已經(jīng)搬過兩次家,可還是覺得吵鬧。
大師笑了笑說:“在聽聞方面,可分為三個層次:
低層次的人,該聽的和不該聽的聲音,他都聽不見;
中層次的人,該聽的和不該聽的聲音,他都能聽見;
高層次的人,該聽的聲音他能聽見,不該聽的聲音他已經(jīng)聽不見了?!?/p>
青年聽后頓感醍醐灌頂:“原來是這樣,最高層次的智慧,看來也只有隱居山野的高人才能夠做到吧 ”
大師淡淡地說道:“寺廟里也不一定安靜,鬧市中亦有高人,一切一切,心遠地自偏啊!”
感悟:
一個靜不下心來的人,既使歸隱到森林深處,他還是會浮躁不安;
一個能靜下心來的人,既使地處喧囂鬧市,他還是能靜心鉆研。
世界上哪里不是道場
天地間何處不能修行
同樣處在車馬喧囂之中,陶淵明可以感受到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岑參可以細察見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我們可曾也看到過美,聽到過美呢
聽該聽的,看該看的,是一種境界,
不該聽的不聽,不該看的不看,是一種大智慧??!
三省吾身:
1、我能夠感受到世界的吵鬧嗎
2、我能摒棄一切靜心修行嗎
3、真正的安靜不在于外部環(huán)境的喧鬧或?qū)庫o,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內(nèi)心的安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7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