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余秀華· 朗讀丨少華
BGM:夢中的婚禮
我愛上這塵世紛紛擾擾的相遇
愛上不停重復俗氣又沉重的春天
愛上這承受一切,又粉碎的決心
沒有一條河流能夠被完全遮蔽
那些深諳水性的人兒,
是與一條河的全部
簽訂了協(xié)議
——你,注定會遇見我,
會著迷于岸邊的火
會騰出一個手掌
把還有火星的灰燼接住
而我,
也必淪陷為千萬人為你歌頌的
其中一個
把本就不多的歸屬感拋出去
一條河和大地一樣遼闊
我不停顫栗
生怕辜負這來之不易
又微不足道的情誼
哦,我是說我的哀愁,
絕望,甚至撕心裂肺
因為寬容了一條河
竟有了金黃的反光
丨讀詩活動丨
圖片即可閱讀
這應該不是出自一首真正的詩,這是羅馬假日中的一段。這應該是羅馬假日作者自己寫的,原文是:
If I were dead and buried And I heard your voice, Beneath the sod My heart of dust Would still rejoice。
1.顧城關(guān)于離別的詩句有哪些1. 在春天 你把手帕輕揮 是讓我遠去 還是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風能體會 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還在心花中紛飛
—— 顧城《別》
釋義:離別的愁緒,不能細言,風中有著淡淡的離愁,雖“你”與“我”不舍,但還是要離別,“你”與“我”都深深地知道這一點,離愁,只可意會。
2.你默默地轉(zhuǎn)向一邊 面向夜晚 夜的深處 密密的燈盞 它們總在一起 我們總要再見 再見 為了再見 ——顧城《再見 》
意思是兩個人因為一些原因要分開一段時間,時間定在夜晚,他們的前程未知,而又一種依依不舍但必須離別的失落感,最后兩句再見,第一句是告別而第二句是為了下次見面。
3.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nèi)源掖义e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顧城 《錯過》
意思是兩個人因為一些意見的原因而終將會錯過彼此
4.我從沒有被誰知道,所以也沒有被誰忘記。 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遇見只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顧城《門前》
5.你應該是一場夢, 我應該是一陣風。 ——顧城 《你和我》
2.顧城描寫“告別”的詩是什么1、《再見》顧城
你默默地轉(zhuǎn)向一邊
面向夜晚
夜的深處
是密密的燈盞
它們總在一起
我們總要再見
再見
為了再見
2、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jīng)典名句。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志投稿。1987年開始游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后自縊于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后不治身亡。
3.顧城的經(jīng)典詩句有哪些【1】: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
是的,為了避免結(jié)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顧城 《避免》【2】: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顧城 《遠和近》【3】:一切都明明白白,但我們?nèi)源掖义e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
——顧城 《錯過》【4】:我從沒有被誰知道,所以也沒有被誰忘記。 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遇見只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顧城 【5】:我需要,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 ——顧城 【6】: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顧城 《門前》【7】: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而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顧城 《一代人》【8】: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顧城 《門前》【9】: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顧城 《早發(fā)的種子》【10】: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象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只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于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顧城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11】:你應該是一場夢, 我應該是一陣風。
——顧城 《你和我》【12】:睡吧 合上雙眼 世界就與我無關(guān) ——顧城 《生命幻想曲》【13】:執(zhí)者失之。我想當一個詩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詩,我想當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
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時候,一切如期而來。 ——顧城 《執(zhí)者失之》【14】:人時已盡,人世還長,我在中間,應該休息 ——顧城 【15】: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墻 ——顧城 《小巷》顧城簡介: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jīng)典名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志投稿。
1987年開始游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后自縊于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后不治身亡。作品特點 童話階段1969年至1982年是其創(chuàng)作的前期,整體風格明麗純凈,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兩個創(chuàng)作高峰——1970年到1972年以及1977年到1982年。
顧城在這個時期寫出了許多天才之作,他專注于自然界那些美好、純凈而明媚的事物,輔以豐富奇崛的想象,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令人神往、不可思議的藝術(shù)空間,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理想的童話世界。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他此時的創(chuàng)作不是依靠社會經(jīng)驗,而是依仗其對萬物的敏感和與生俱來的才華,當然,他也在用心思考和探索,詩中也流露出輕微的虛無和頹廢的情緒。
顧城早期的童話詩語言簡潔,具有孩童語言的特征,空靈純凈,句式通常很短,意境十分優(yōu)美,精細的藝術(shù)感覺將一切聲色光味都混合成一個奇妙的世界。孩子可以說是一個較為獨特的意象,顧城的詩歌中的孩子意象有自己獨特的所指。
這樣的詩歌意象的營造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同為藝術(shù)門類中的不同樣式,表演藝術(shù)中的意象營造有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顧城在詩歌的內(nèi)容上,寫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等童話元素;在技法上多采用擬人態(tài);在寫作視角上是童年視角;而在在藝術(shù)風格上單純明麗出自一顆童心。
顧城的詩句是自然天成的。他的詩固然離紛紜復雜的社會人生的表象遠了一些,但他貼近的是安靜自得的宇宙生命的本真狀態(tài)。
這恰是詩的最為真實的,也是最好的狀態(tài)。顧城的詩言簡易讀,沒有意象、語言及形式上的障礙。
顧城的詩歌一般句式十分簡短,語言不生僻,一般都是司空見慣的詞語,文字純凈簡單。在《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中,詩人構(gòu)建了一個清新流麗的童話世界,用詩人獨有的想象力,打破了現(xiàn)實世界給他的束縛,實現(xiàn)了在心靈上的自由。
在《北方的孤獨者》和《愛斯基摩人的雪屋里》顧城不僅在藝術(shù)世界中參悟婚姻和愛情的真諦,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傾其一生去追求,甚至為了心中的真愛不惜與世俗為敵,向道德開戰(zhàn)。轉(zhuǎn)變時期1983年到1986年屬于他創(chuàng)作的中期,這個時期的作品是詩人自我的探索和轉(zhuǎn)變的時期,褒貶不一。
從這部分作品讀者能明顯感覺出與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差異與聯(lián)系,承前啟后,這個階段是詩人創(chuàng)作轉(zhuǎn)變的過渡期。這時期的作品依然保有濃郁的童話色彩,同時也有了更深的內(nèi)涵,可能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在顧城身上發(fā)生的作用,使他不能繼續(xù)一成不變地作簡單的詩,不得不去處理內(nèi)。
4.找顧城的經(jīng)典詩句《別》(在春天,我把手帕輕揮) 顧城 在春天, 我把手帕輕揮, 是讓我遠去, 還是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為, 就象水中的落花, 就象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風能體會, 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 還在心花中紛飛…… 《遠和近》 顧城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一代人》 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小巷》 顧城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墻 《山影》 顧城 山影里 現(xiàn)出遠古的武士 挽著駿馬 路在周圍消失 他變成了浮雕 變成紛紜的故事 今天像惡魔 明天又是天使 《微微的希望》 我和無數(shù) 不能孵化的卵石 壘在一起 藍色的河溪爬來 把我們吞沒 又悄悄吐出 沒有別的 只希望草能夠延長 它的影子 《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凈 我們打開雨傘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緩緩飄動的夜里 有兩對雙星 似乎沒有定軌 只是時遠時近。
《泡影》 兩個自由的水泡 從夢海深處升起。
朦朦朧朧的銀霧 在微風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樣 緊拉住漸漸模糊的你 徒勞的要把泡影 帶回現(xiàn)實的陸地 《感覺》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弧線》 鳥兒在疾風中 迅速轉(zhuǎn)向 少年去撿拾 一枚分幣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觸絲 海浪因退縮 而聳起的背脊 《規(guī)避》 穿過肅立的巖石 我 走向海岸 "你說吧 我懂全世界的語言" 海笑了 給我看 會游泳的鳥 會飛的魚 會唱歌的沙灘 對那永恒的質(zhì)疑 卻不發(fā)一言 《案件》 黑夜 象一群又一群 蒙面人 悄悄走近 然后走開 我失去了夢 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幣 "我被劫了" 我對太陽說 太陽去追趕黑夜 又被另一群黑夜 所追趕 在夕光里 在夕光里, 你把嘴緊緊抿起: "只有一刻鐘了" 就是說, 現(xiàn)在上演悲劇。
"要相隔十年, 百年!" "相距千里, 萬里!" 忽然你頑皮地一笑, 暴露了真實的年紀。 "話忘了一句。
" "嗯, 肯定忘了一句。" 我們始終沒有想出, 太陽卻已悄悄安息。
眨眼 在那錯誤的年代,我產(chǎn)生了這樣的“錯覺”。 我堅信 我目不轉(zhuǎn)睛 彩虹 在噴泉中游動 溫柔地顧盼行人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團蛇影 時鐘 在教堂里棲息 沉靜地嗑著時辰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口深井 紅花 在銀幕上綻開 興奮地迎接春風 我一眨眼--- 就變成了一片血腥 為了堅信 我雙目圓睜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夢 放在狹長的貝殼里 柳枝編成的船篷 還旋繞著夏蟬的長鳴 拉緊桅繩 風吹起晨霧的帆 我開航了 沒有目的 在藍天中蕩漾 讓陽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膚 太陽是我的纖夫 它拉著我 用強光的繩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時的路途 我被風推著 向東向西 太陽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來了 我駛進銀河的港灣 幾千個星星對我看著 我拋下了 新月---黃金的錨 天微明 海洋擠滿陰云的冰山 碰擊著 “轟隆隆”---雷鳴電閃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這樣的無邊 用金黃的麥秸 織成搖籃 把我的靈感和心 放在里邊 裝好紐扣的車輪 讓時間拖著 去問候世界 車輪滾過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間 蟋蟀歡迎我 抖動著琴弦 我把希望溶進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晝象峰巔 睡吧!合上雙眼 世界就與我無關(guān) 時間的馬 累倒了 黃尾的太平鳥 在我的車中做窩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陽烘著地球 象烤一塊面包 我行走著 赤著雙腳 我把我的足跡 象圖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進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類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鳴 初夏 烏云漸漸稀疏 我跳出月亮的圓窗 跳過一片片 美麗而安靜的積水 回到村里 在新鮮的泥土墻上 青草開始生長 每扇木門 都是新的 都像洋槐花那樣潔凈 窗紙一聲不響 像空白的信封 不要相信我 也不要相信別人 把還沒睡醒的 相思花 插在一對對門環(huán)里 讓一切故事的開始 都充滿芳馨和驚奇 早晨走近了 快爬到樹上去 我脫去草帽 脫去習慣的外鞘 變成一個 淡綠色的知了 是的,我要叫了 公雞老了 垂下失色的羽毛 所有早起的小女孩 都會到田野上去 去采春天留下的 紅櫻桃 并且微笑 攝 陽光 在天上一閃 又被烏云埋掩 暴雨沖洗著 我靈魂的底片 結(jié)束 一瞬間—— 崩坍停止了 江邊高壘著巨人的頭顱 帶孝的帆船 緩緩走過 展開了暗黃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綠樹 被痛哭扭彎了身軀 在把勇士哭撫 殘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進濃霧 一切已經(jīng)結(jié)束 雨后 雨后 一片水的平原 一片沉寂 千百種蟲翅不再振響 在馬齒莧 腫痛的土地上 水虱追逐著顫動的波 花瓣、潤紅、淡藍 苦苦地戀著斷枝 浮沫在倒賣偷來的顏色。
遠遠的小柳樹 被粘住了頭發(fā) 它第一次看見自己 為什么不快樂 我的獨木船 (一) 我的獨木船, 沒有槳,沒有風帆, 飄在大海中間, 飄在大海中間, 沒有槳,沒有風帆。
風呵,命運的風呵, 感情的波瀾, 請把我吞沒, 或送回彼岸, 即使是夢幻, 即使是夢幻。
我在盼望那, 沉靜的港灣; 我在盼望那, 黃金的海灘; 我在盼望那—— 岸邊的姑娘 和她相見, 和她相見, 和她相見! (二) 我的獨木船, 沒有舵,沒有繩纜, 飄在人世間, 飄在人世間, 沒有舵,沒有繩纜。 風呵,命運的風呵, 感情的波瀾, 請把我埋葬, 或送回家園, 即使是碎片, 即使是碎片。
我在想念那, 美麗的棧橋; 我在想念那, 含淚的燈盞; 我在想念那—— 燈下的母親 祝她晚安, 。
5.顧城最經(jīng)典的十首詩《遠和近》
文|顧城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一代人》
文|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雨行》
文|顧城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凈
我們打開雨傘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緩緩飄動的夜里
有兩對雙星
似乎沒有定軌
只是時遠時近……
《小巷》
文|顧城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的墻
《奠》
文|顧城
我把你的誓言
把愛
刻在蠟燭上
看它怎樣
被淚水淹沒
被心火燒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樣滅絕
怎樣被風吹散
《詩情》
文|顧城
一片朦朧的夕光
襯著暗綠的樓影
你從霧雨中顯現(xiàn)
帶著浴后的紅暈
多少語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們走進了夜海
去打撈遺失的繁星
《悟》
文|顧城
樹膠般
緩緩流下的淚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們相戀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歡
《土地是彎曲的》
文|顧城
土地是彎曲的
我看不見你
我只能遠遠看見
你心上的藍天
藍嗎?真藍
那藍色就是語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卻凝固在嘴邊
還是給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時間
我的眼淚需要淚水
我的太陽需要安眠
《泡影》
文|顧城
兩個自由的水泡
從夢海深處升起……
朦朦朧朧的銀霧
在微風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樣
緊拉住漸漸模糊的你
徒勞的要把泡影
帶回現(xiàn)實的陸地
《別》
文|谷查理
在春天
你把手帕輕揮
是讓我遠去
還是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風能體會
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
還在心花中紛飛……
6.顧城最經(jīng)典的15首詩遠和近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1980年6月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1979年7月 再見你默默地轉(zhuǎn)向一邊 面向夜晚 夜的深處 是密密的燈盞 它們總在一起 我們總要再見 再見 為了再見1980年10月等待黎明這一夜 風很安靜 竹節(jié)蟲一樣的橋欄桿 悄悄爬動著 帶走了黃昏時的小灌木和 他的情人 我在等 鐘聲 沉入海洋的鐘聲 石灰?guī)r的教堂正在岸邊溶化 正在變成一片沙土 在一陣陣可怕的大暴雨后,變得溫暖而濕潤 我等 我站著 身上布滿了明亮的淚水 我獨自站著 高舉著幸福 高舉著沉重得不再顫動的天空 棕灰色的圓柱頂端 安息著一片白云 最后 舞會散了 一群蝙蝠星從這里路過 她們別著黃金的胸針 她們吱吱地說:你真傻,燈都睡了 都把自己獻給了平庸的黑暗 影子都回家了,走吧 沒有誰知道你 需要 這種忠誠 等 你是知道的 你需要 你亮過一切星星和燈 我也知道 當一切都靜靜地 在困倦的失望中熄滅之后 你才會到來 才會從身后走近我 在第一聲鳥叫醒來之前 走近我 摘下淡綠色長長的圍巾 你是黎明1982年2月懂事年齡所有人都在看我 所有火焰的手指 我避開陽光,在側(cè)柏中行走 不去看女性的春天 紅草地中綠色的磚塊 大榕樹一樣毛森森的男人 我去食堂吃飯 木筷在那里輕輕敲著 對角形的花園 走過的孩子都含有黃金1984年3月 感覺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1980年7月也許,我是盲人 也許,我是盲人 我只能用聲音觸摸你們 我只能把詩象手掌一樣張開 伸向你們 我大西洋彼岸的兄弟 紅色的、淡色的、藍色的、黑色的 我大西洋彼岸開始流淚的花朵 那聲音穿越了無限空虛1983年7月 故址 雨,播撒著呻吟,天象中了煤氣,小路布滿泥濘,那高矮不一的樹木,垂下了暗綠的披風。再沒有誰離去,也沒有誰來臨。
銹蝕的圓門傾斜著,露出一片青草。1979年8月 小巷 小巷 又彎又長 沒有門 沒有窗 我拿把舊鑰匙 敲著厚厚得墻1980年6月 祭 我把你的誓言 把愛 可在蠟燭上 看它怎樣 被淚水淹沒 被心火燒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樣滅絕 怎樣被風吹散1980年6月。
7.求顧城經(jīng)典詩句及賞析《遠和近》,
你,
一會看我,
一會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這首詩很像攝影中的推拉鏡頭,利用“你”、“我”、“云”主觀距離的變換,來顯示人與人之間習慣的戒懼心理和人對自然原始的親切感。
這組對比并不是毫無傾向的,它隱含著“我”對人性復歸自然的愿望。
——顧 城
【鑒賞一】
《遠和近》雖只有短短的六句,卻容納了對歷史反思的豐富內(nèi)涵。“遠”、“近”:是物理距離概念,這是客觀存在,有科學的衡量標準。但在情感作用下產(chǎn)生的心理距離卻不同,“遠”可以變“近”,“近”可以變“遠”。詩中用“你”、“我”、“云”心理距離的變換,曲折地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戒備以及詩人對和諧、融洽的理想人際關(guān)系的向往、追求。
詩中的“你”、“我”、“云”三個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澳恪?、“我”都生活在客觀現(xiàn)實中、同屬于社會的組成人員,“云”則象征著美麗淳樸的大自然?!澳憧次視r很遠”,這是地近心遠,“咫尺天涯”:“你看云時很近”,這是地遠心近,“天涯若比鄰”。詩人這種“人遠天涯近”的辯證感情方式已成為人審美理想的發(fā)展的方式,即“由客體的真實,趨向主體的真實,由被動的反映,趨向主觀的創(chuàng)造?!?
這首詩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匠心獨運,給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矯飾。
【鑒賞二】
《遠和近》一詩,是詩人對不正常生活的本質(zhì)發(fā)現(xiàn)。此詩初發(fā)表時,被視為難懂的怪詩。按照當時僵化的閱讀方式,人們已被習慣鈍化的思維模式,此詩確實難于解讀。因為在目光可視之間,你與我的距離不可能遠于你與云的距離。可詩人為什么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呢?原因是詩人所寫的是一種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種被扭曲了的人際關(guān)系。在這扭曲了的關(guān)系中,一切都顛倒了。本應相親相近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遠了,顯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為人際關(guān)系的疏遠,人與自然反而拉近了距離,顯得十分親近。也許,正是由于人與自然的親切可近,更進一步顯示出人的孤寂;也許,正是這孤寂,常使顧城想到夢的天國??深櫝菓撝?,在這個充滿矛盾的世界上,夢的天國是不存在的。
【鑒賞三】
這首詩是朦朧詩里非常著名的詩篇,是被許多人傳誦的詩歌。
在詩歌中顧城表達了人對于遠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關(guān)系。
這種關(guān)系充滿了一種辨證的距離、一種美和對愛的得失的痛苦。近處的愛人卻是遠在天邊,天上的云卻在心靈近處。愛人可近卻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離在遠方卻在愛人的心旁。
詩歌里表現(xiàn)出一種透明的美、純凈的美、神奇變幻的美,帶有一種痛苦的思辯地憂傷。
顧城說他想“用心中的純銀,鑄一把鑰匙,去開啟那天國的門,向著人類。”可是“時間的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麗詩篇里,他的悲傷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cgf/98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讀詩丨滿山滿谷,白云長耳朵
下一篇: 讀詩丨他們受制于時間,卻不愿意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