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俱可喜,最好新秋時(shí)。秋天
,在劉禹錫眼里,是勝過春朝的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shí)。《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驚起卻回頭
《陽關(guān)曲·中秋作》
暮云收盡溢清寒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念奴嬌》
憑高眺遠(yuǎn)
我醉拍手狂歌
《望海樓晚景》
青山斷處塔層層
江上秋風(fēng)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shí)有
轉(zhuǎn)朱閣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
長淮忽迷天遠(yuǎn)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
波平風(fēng)軟望不到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fù)醉,歸來仿佛三更
長恨此身非我有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歸何處 家在江南黃葉村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yuǎn)洲
佳節(jié)若為酬
《永遇樂》
明月如霜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
《南鄉(xiāng)子·送述古》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
歸路晚風(fēng)清
,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shí)淚不晴。1.描寫秋天的古詩及意思這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
,梧桐葉上蕭蕭雨。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秋葉——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
,萬葉千聲皆是恨。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jǐn)?shù)葉紅。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
,一派空明互回蕩。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
秋興——西風(fēng)吹葉滿湖邊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dú)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裊裊兮秋風(fēng)
,洞庭波兮木葉下裊裊:形容微風(fēng)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dòng)
。木葉:枯黃的樹葉。——★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yuǎn)行:好象人在遠(yuǎn)行之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yuǎn)貌。——★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眺:遠(yuǎn)望
。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nèi)登望》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陜西
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
,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guān),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別詩》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秋天西風(fēng)作
,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序:時(shí)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
,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lán)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掛林風(fēng)景異
,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zèng)裴秀才迪》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秋聲萬戶竹
寒潭映白月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高鳥黃云暮
——★唐·杜甫《秋興八首》翟塘峽口曲江頭
,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唐·杜甫《秋興八首》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锾啤ざ拍痢渡叫小访鑼懬锾斓脑姡骸渡骄忧镪浴贰咎啤客蹙S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間照
隨意春芳歇
銀箏夜久殷勤弄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
人煙寒橘柚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愁因薄暮起
2.秋詞詩句的全部意思是什么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rèn)為秋天要?jiǎng)龠^春天
一只鶴凌云而飛起
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lán)天上了。
賞析:
秋
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
得迷迷離離。
然而劉禹錫的《秋詞》
一反常調(diào)
“自古逢秋悲寂寥
” 自
于《九辯》中留下“悲哉,秋之為氣也”的名句后
”就是詩人對于秋景最為充分的認(rèn)可
而是融入了詩人對秋天的更高層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鶴排云上
”詩人抓住秋天“一鶴凌云”
白云漂浮的開闊景象
了。也許
更多的是一種高揚(yáng)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讀這樣的詩
,洋溢在我們心頭的,絕非什么悲涼的氣息,我們隨著詩人的“詩情”,借助詩人想象的翅膀,般馳騁于碧空之上。于是
,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yuǎn),“實(shí)”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lì)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
,融情、景、理于一爐,表現(xiàn)出的高揚(yáng)精神和開闊胸襟,唱出的的
為我們后人留下的,卻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精神財(cái)富
作者小傳】: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后裔
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yù)那唐朝
年間短命的
結(jié)果一同貶謫遠(yuǎn)郡
3.關(guān)于秋天的詩句,要注明出處和對詩句的解釋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詞語解釋: 1.暝:夜,晚。此指傍晚
。 2.隨意:任憑。3.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 4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歇:消散。 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
,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譯文: 一場新雨過后
,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
,蓮蓬移動(dòng)了,漁舟正下水撒網(wǎng)。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shí)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
、幽靜、恬淡、優(yōu)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后
如此清秋佳景
全詩動(dòng)靜結(jié)合
,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tài),清泉流溢是動(dòng)態(tài)。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
,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lián)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還有一點(diǎn)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寫悲傷之意,此詩則屬樂秋之佳作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唐詩解》:"雅興淡中有致趣
。"《唐詩矩》:"右丞本從工麗入,晚歲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詩合選詳解》王云翼云:"前是寫山居秋暝之景
詩的中間兩聯(lián)同是寫景
同時(shí)
這首詩一個(gè)重要的藝術(shù)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
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yùn)豐富
被后人稱為“田園詩人”
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
蘇軾評價(jià)說“味摩詰之詩
開元進(jìn)士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翻譯:月色如銀的京城
結(jié)句是閨婦的期待
“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shí)又是緊扣題面寫出“秋月?lián)P明輝”的季節(jié)特點(diǎn)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