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源】【武陵源】【避秦】
【釋義】
晉陶潛作《桃花源記》
【例句】
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
桃源迷路竟茫茫
笑謝桃源人
2.【云雨】【巫山神女】【陽臺(tái)夢】
【釋義】
《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tái),望高唐之觀
【例句】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唐·李 賀 湘妃明年若更征邊塞
,愿作陽臺(tái)一段云。唐·李 白 搗衣篇云雨今歸何處去
,黃鸝飛上野棠花。唐·竇 鞏 宮人斜3.【秦樓】【弄玉】【蕭史】
【釋義】
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
。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弄玉妻之,為之作鳳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例句】
丹鳳朱城白日暮
,青牛紺幰紅塵度。唐·駱賓王 帝京篇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
。唐·李 賀 天上謠行云無處所
,蕭史在樓中。唐·元 稹 會(huì)真詩三十韻4.【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寡和】
【釋義】
下里
,鄉(xiāng)里;巴,古國名,地在今川東、鄂西一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例句】
青蠅易相點(diǎn)
可憐白雪曲
,未遇知音人。唐·韋應(yīng)物 簡盧陟錚鏦聞郢唱
,次第發(fā)巴音。唐·韋 莊 三用韻5.【蓬萊】【三山】【瀛洲】
【釋義】
古代傳說中的神山名
。亦常泛指仙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妒酚洝し舛U書》:“自威【例句】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唐·李商隱 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
。唐·李商隱 無題四首之一云濤煙浪最深處
,人傳中有三神山。唐·白居易 海漫漫聞?dòng)腥轿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6.【商山】【四皓】【紫芝歌】
【釋義】
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亦名商嶺
、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險(xiǎn)阻,景色幽勝。秦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避秦亂,隱商山【例句】
隱士休歌紫芝曲
翻嫌四皓曾多事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
卻思黃綬事
7.【折桂】【丹桂】【郤詵第】
【釋義】
《晉書·郤詵傳》:“﹝武帝﹞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
,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以“桂林一枝”喻登科及第。《宋史·竇禹鈞傳》:“﹝竇儀﹞弟儼【例句】
年年為獻(xiàn)東堂策
名登郤詵第,身著老萊衣
應(yīng)觀法界蓮千葉
紅塵偶別迷前事
8.【謝朓】【小謝】【謝宣城】
【釋義】
南朝齊謝朓,字玄暉
【例句】
誰念北樓上
陵陽佳地昔年游
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9.【滄浪】【濯足】【濯纓】
【釋義】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
【例句】
滄浪吾有曲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色阻金印大
滄浪有釣叟
10.【淵明】【陶令】【靖節(jié)】
【釋義】
陶潛一名淵明,東晉大詩人
【例句】
借問陶淵明
吾愛崔秋浦
稍覺淵明歸思遠(yuǎn),東皋月出片云還
11.【莼羹鱸膾】【思鱸】【季鷹魚】
【釋義】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shí)鑒》:“ 張季鷹 ( 張翰 )
【例句】
東走無復(fù)憶鱸魚
此行不為鱸魚鲙
聞?wù)f故園香稻熟
12.【三徑】【蔣詡徑】【二仲】
【釋義】
晉趙岐《三輔決錄·逃名》:“蔣詡歸鄉(xiāng)里,荊棘塞門
【例句】
一丘常欲臥
徒聞蔣生徑
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
。唐·杜 甫 贈(zèng)特進(jìn)汝陽王二十韻13.【三獻(xiàn)】【懷玉】【卞和】
【釋義】
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
,獻(xiàn)之厲王,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fù)獻(xiàn)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獻(xiàn)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shí)。唐·劉長卿《落第贈(zèng)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唐·賈島《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xiàn)玉。”宋·曾鞏《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xiàn)玉,不欺常慎四知金。”【例句】
窮途行泣玉
,憤路未藏金。唐·駱賓王 疇昔篇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xiàn)玉
。唐·賈 島 古意抱玉三朝楚
14.【鶴歸華表】【遼東鶴】【丁令威】
【釋義】
晉·陶潛《搜神后記·丁令威》:“丁令威
【例句】
遼鶴虛空語
,冥鴻未易親。唐·羅 隱 期徐道者不至池中此鶴鶴中稀
,恐是遼東老令威。唐·白居易 池鶴二首鵝歸逸少宅
,鶴滿令威家。唐·李商隱 喜雪15.【磻溪叟】【非熊兆】【釣川】
【釋義】
磻溪。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南
,傳說為周呂尚未遇文王時(shí)垂釣處。又《六韜·文師》載:文王將往渭水邊打獵,行前占卜,卜辭曰:“田于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螭,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遣汝師以之佐昌。”后果見太公坐渭水邊垂釣,與之語而大悅,遂同車而歸,拜為師【例句】
如棠名既誤
,釣渭日徒消。唐·韓 愈 叉魚招張功曹垂竿已羨磻溪老
,體道猶思塞上翁。唐·高 適 金城北樓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唐·沈佺期 釣竿篇16.【埋劍】【射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釋義】
《晉書·張華傳》載,張華時(shí)見有紫氣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間,邀雷煥共議
,以為系寶劍之光上沖所致,當(dāng)在豫章豐城,因命雷為豐城令訪察其物。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龍泉、太阿二寶劍。后以“埋劍”喻被埋沒或不得彰顯。以“射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例句】
張公兩龍劍
可惜龍泉?jiǎng)Γ髀湓谪S城
劍氣射云天
自憐非劍氣
17.【驄馬】【避驄】【乘驄】
【釋義】
《后漢書·桓典傳》:“是時(shí)宦官秉權(quán),典執(zhí)政無所回避
【例句】
乘興宜投轄,邀歡莫避驄
果乘驄馬發(fā)囂書
驄馬刑章峻
18.【乘興】【訪戴】【剡溪興】
【釋義】
乘興,趁一時(shí)高興
【例句】
東行萬里堪乘興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踏雪偶因?qū)ご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論文還比聚星人。唐·韋 莊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19.【摶鵬】【圖南】【九萬風(fēng)】
【釋義】
《莊子·逍遙游》載:北冥有魚
【例句】
尚激摶溟勢
驥蹄初躡景
歸來權(quán)可取
20.【五馬】
【釋義】
《玉臺(tái)新詠·日出東南隅行》:“使君從南來
【例句】
行看五馬入
,蕭颯已隨軒。唐·韓 愈 郴州祈雨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野寺江城近
21.【采薇】【夷齊】【首陽】
【釋義】
殷末
【例句】
由來那敢議輕肥
,散發(fā)行歌自采薇。唐·秦 系 獻(xiàn)薛仆射復(fù)笑采薇人
,胡為乃長往。唐·王 維 偶然作六首數(shù)歲白云里,與君同采薇
。唐·錢 起 憶山中寄舊友22.【相如】【長卿】【馬卿】
【釋義】
漢辭賦家司馬相如
,字長卿。相如未遇時(shí)家徒四壁,后為武帝所賞識(shí),以辭賦名世。詩文中常用以為典,簡稱“相如”“馬卿”“長卿”。晉·葛洪《抱樸子·論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例句】
馬卿辭蜀多文藻
,揚(yáng)雄仕漢乏良媒。唐·駱賓王 帝京篇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唐·皇甫冉 婕妤怨十五觀奇書
,作賦凌相如。唐·李 白 贈(zèng)張相鎬二首23.【長沙傅】【長沙謫】【賈生謫】
【釋義】
指西漢賈誼
。文帝時(shí)賈誼被謫為長沙王太傅,故稱。唐·宋之問《新年作》詩:“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唐·張九齡《詠史》:“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亦省作“長沙 ”。元·張養(yǎng)浩《沉醉東風(fēng)》曲:“萬言策長沙不還,《六韜》書云夢空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例句】
長沙不久留才子
,賈誼何須吊屈平。唐·王 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已似長沙傅
,從今又幾年。唐·劉長卿 新年作舊游憐我長沙謫
,載酒沙頭送遷客。唐·劉長卿 聽笛歌24.【鳳池】【鳳沼】【丹鳳池】
【釋義】
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shí)設(shè)中書省于禁苑
又唐代宰相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例句】
宮中每出歸東省,會(huì)送夔龍集鳳池
。唐·杜 甫 紫宸殿退朝口號(hào)共沐恩波鳳池上
,朝朝染翰侍君王。唐·賈 至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可惜登臨佳麗地
,羽儀須去鳳池游。唐·杜 牧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樓書懷25.【倒載】【山公醉】
【釋義】
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山季倫為荊州,時(shí)出酣暢
,人為之歌曰:‘山公時(shí)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艼無所知。時(shí)時(shí)能騎馬,倒著白接【例句】
昨日東樓醉,還應(yīng)倒接
應(yīng)須一倒載
傍人借問笑何事
各種典故大全
各種典故大全,在中國文明五千年和漢語三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各種典故1 1、接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
釋義:砍了樹干當(dāng)武器
2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釋義: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3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 4、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bào)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5、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huì)稽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