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節(jié)遇上情人節(jié)#
由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主要講一個戰(zhàn)亂時期中見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白流蘇和范柳源的愛情故事,稱為“傾城之戀”。臺詞是那么的有情,情景是那么的浪漫,愛情是那么的美麗,我非常喜歡。其中念到了一句詩經(jīng)里頭的“綢繆”?!毒I繆》是《詩經(jīng)》里的名篇,全稱為《國風·唐風·綢繆》。
《詩經(jīng)》現(xiàn)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黃河流域包括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十五個地方的民歌,通常叫“十五國風”,有160篇,其題材內(nèi)容比較廣泛,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fù)沓的手法來反復(fù)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xiàn)了民歌的特色,是《詩經(jīng)》中的精華部分。
而《國風·唐風》是《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為先秦時代唐國(晉國)民歌,里面有些詩以冷嘲熱諷的筆調(diào)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有些詩寫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zhàn)爭的哀怨;有些詩記敘了奴隸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還有不少詩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其中《國風·唐風·綢繆》 就是借洞房花燭夜的歡愉之情,表達出男女之間非常溫馨、甜蜜的情感生活的愛情詩。
《國風·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意思是說,
把柴草捆緊些吧,抬頭看天空中的那三顆星星,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讓我見到如此美麗的人兒,你呀你呀,該怎么對待這美麗的人兒??!
把柴草捆得緊些吧,抬頭看那三顆星星在天空的一角,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讓我們有如些美麗的相遇,你啊你啊,該怎么對待這美麗的相遇?
把柴草捆得更緊一些吧,抬頭看上去,那三星高高地掛在門戶之上,今天是什么樣的日子啊,讓我看到如此燦爛的人兒,你呀你呀,你這樣的明麗,讓我該怎么辦呢?
這是一首祝賀新婚的歌。說的是在一個星光燦爛無比美好的婚禮晚會上,賀婚的人們正盡情盡興地唱著,跳著。他們時而戲逗新郎,時而諧謔新娘,逗樂中寓妒羨之心,戲諧中含追慕之意。嘹亮的歌聲和歡快的舞姿增添了新婚之夜無比歡暢的氣氛。由此可以想見,三千年前鬧新房的場面是何等熱烈而有趣,直到今天,這種鬧新房的習俗,在許多地區(qū)還依然存在,不過形式和內(nèi)容略有不同罷了。因此,《綢繆》可謂后世鬧新房歌曲之祖也。
這首詩有三章,分別以“綢繆束薪、綢繆束芻、綢繆束楚” 起興,這些應(yīng)當是詩人所見。因為那時還沒有蠟燭,因此將“薪、芻、楚”等草料纏束之后,灌上脂膏,以備婚禮時照明之用?!对娊?jīng)》里常以“薪”,也就是柴禾比喻婚嫁之事。如《漢廣》“翹翹錯薪”,《南山》“析薪如之何”皆出于此意。這“綢繆”二字真是妙,它原是描摹干柴緊密纏繞束縛的樣子,又讓人聯(lián)想起新婚男女兩情相悅時的那份纏綿繾綣。
除了熊熊燃燒的柴禾之外“三星在天”也是婚禮的一個重要意象?!叭窃谔臁秉c明了婚事及婚禮時間?!霸谔臁迸c下兩章“在隅”、“在戶”是以三星移動表示時間推移,“隅”指東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詩集傳》),“在戶”則指“至夜半”(戴震《毛詩補傳》)。三章合起來可知婚禮進行時間——即從黃昏至半夜。
每章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話來調(diào)侃這對新婚夫婦:“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問他或她在這千金一刻的良宵,見著自己的心上人,將是如何親昵對方,盡情享受這幸福的初婚的歡樂。語言活脫風趣,極富有生活氣息。其中特別是“今夕何夕”之問,含蓄而俏皮,表現(xiàn)出由于一時驚喜,竟至忘乎所以,連日子也記不起的極興奮的心理狀態(tài),對后世影響頗大,詩人往往借以表達突如其來的歡愉之情,來表現(xiàn)男女之間驚喜無比的情感生活。
這首詩《國風·唐風·綢繆》雖未言一“喜”字,卻句句言“喜”,章章含“喜”,喜氣濃郁。新郎新娘,初次相見,互相愛慕,此一喜也;隨后,洞房花燭,新婚纏綿,如膠似漆,此二喜也;進而,良辰美景,把酒言歡,伉儷情篤,此三喜也;于是,全詩至此可謂“喜”至極點了。新郎新娘洞房相見,千言萬語恩愛深情全都濃縮在“如此良人何”的一聲美嘆之中。一切優(yōu)美的語言到了這種場合反而失去了它應(yīng)有的功用。明代萬歷年進士戴君恩在《讀詩臆評》評價這首《國風·唐風·綢繆》說:“淡淡語,卻有無限情境?!鼻宕赫赀M士牛運震在《詩志》中也說:“淡婉纏綿,真有解說不出光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393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