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疑卷七
剖疑卷七
【原文】
訛口如波,俗腸如錮。觸日迷津,彌天毒霧。不有明眼,孰為先路?太陽當空,妖魑匿步。集《剖疑》。
【譯文】
口中散布的謊言如波濤一樣,庸人的心腸像鐵石一樣堅固。滿眼都是迷茫之路,有如彌漫天空的毒物。沒有明亮的眼睛,又怎么知道去向何處?太陽當空照耀,妖魔自然匿影消蹤。因此集《剖疑》卷。
寇準設計廢太子
【原文】
楚王元佐,太宗長子也,因申救廷美不獲,遂感心疾,習為殘忍;左右微過,輒彎弓射之。帝屢誨不悛。重陽,帝宴諸王,元佐以病新起,不得預,中夜發(fā)憤,遂閉媵妾,縱火焚宮。帝怒,欲廢之。會寇準通判鄆州,得召見,太宗謂曰:“卿試與朕決一事,東宮所為不法,他日必為桀、紂之行,欲廢之,則宮中亦有甲兵,恐因而招亂?!睖试唬骸罢埬吃氯眨顤|宮于某處攝行禮,其左右侍從皆令從之,陛下搜其宮中,果有不法之事,俟還而示之;廢太子,一黃門力耳。”太宗從其策,及東宮出,得淫刑之器,有剜目,挑筋,摘舌等物,還而示之,東宮服罪,遂廢之。
【譯文】
楚王趙元佐是宋太宗的長子,因為救助趙廷美沒有被允許,于是就得了心理疾病,性情變得很殘忍,左右的人稍有過失,馬上彎弓搭箭就射。太宗屢次教誨,他都沒有改過。重陽節(jié)時,太宗宴請諸王,趙元佐因為生病初愈沒能參加,半夜發(fā)泄憤怒,把姬妾關于宮中,并縱火焚宮。太宗很生氣,打算廢除他太子的身份。正好寇準那時在鄆州任通判,太宗特別召見他,對他說:“你試著和朕一起決斷一件事。太子所為不合王法,將來一定會做出像桀、紂那樣的惡劣行為。朕想廢掉他,但東宮里有他自己的軍隊,恐怕因此招致禍端?!笨軠收f:“請皇上于某月某日舉行一次國事大典,命令太子親自去主持,讓太子的左右侍從也都跟著去,陛下再趁機派人去搜查東宮,如果真有不法的證物,等太子回來再當面公布出來,如此罪證確鑿,要廢太子,只需派個黃門侍郎宣布一下就行了。”太宗采用了寇準的計策,等太子離去后,果然搜得一些殘酷的刑具,包括挖眼、挑筋、割舌等刑具。太子回來后,太宗把從他宮中搜到的刑具當場展示出來,太子服罪,于是很快被廢。
【夢龍評】
搜其宮中,如無不法之事,東宮之位如故矣。不然,亦使心服無冤耳。江充、李林甫,豈可共商此事?
【解評】
要想找出別人做壞事的證據(jù),就要轉(zhuǎn)移別人的注意力,趁機找出罪證。
二王破謠言
【原文】
漢成帝建始中,關內(nèi)大雨四十余日。京師民無故相驚,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號呼,長安中大亂。大將軍王鳳以為太后與上及后宮可御船,令吏民上城以避水。群臣皆從鳳議,右將軍王商獨曰:“自古無道之國,水猶不冒城郭,今何因當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訛言也。不宜令上城,重驚百姓。”上乃止。有頃稍定,問之,果訛言,于是美商之固守。
【譯文】
漢成帝建始年間,關內(nèi)下了四十多天大雨,京師里的百姓無故地互相驚擾,說馬上有洪水要來。百姓急著逃難,導致互相踐踏,老弱喊叫之聲不絕于耳,長安城里大亂。大將軍王鳳提議太后、成帝及后宮嬪妃立刻登船,再命令官吏百姓上城避水。群臣都贊同王鳳的建議,只有右將軍王商說:“自古以來,再無道的國君當政,洪水尚且不會泛濫到越過城墻,今天為什么會有洪水在一天之間就暴漲而來?這一定是謠言,不該命令官吏百姓上城,以免他們更加驚擾。”成帝于是沒有下詔。不久,混亂稍微平定,派人查問,果然是謠言。大家都贊美王商的鎮(zhèn)定。
【原文】
天圣中嘗大雨,傳言汴口決,水且大至。都人恐,欲東奔。帝以問王曾,曾曰:“河決,奏未至,必訛言耳。不足慮?!币讯?。
【譯文】
宋仁宗天圣年間曾經(jīng)下大雨,傳說汴河潰決,洪水將到,京都人非??謶?,想向東逃。仁宗問王曾,王曾說:“如果汴河潰決,為何奏本還沒到。一定是謠言,不值得憂慮?!焙髞聿胖拦皇侵{言。
【夢龍評】
嘉靖間,東南倭亂,蘇城戒嚴。忽傳寇從西來,已過滸墅。太守率眾登城,急令閉門。鄉(xiāng)民避寇者萬數(shù),騰涌門外,號呼震天。任同知環(huán)憤然曰:“未見寇而先棄良民,謂牧守何!有事,環(huán)請當之!”乃分遣縣僚洞開六門,納百姓,而自仗劍帥兵,坐接官亭以遏西路。鄉(xiāng)民畢入,良久,而倭始至,所全活甚眾。吳民至今尸祝之。
又萬歷戊午間,無錫某鄉(xiāng)構臺作戲娛神。有哄于臺者,優(yōu)人不脫衣,倉皇趨避。觀劇者亦雨散,口中戲云:“倭子至矣!”此語須臾傳遍,且云“親見錦衣倭賊”,由是城門晝閉,城外人填涌,踐踏死者近百人,迄夜始定。此雖近妖,亦有司不練事之過也。大抵兵火之際,但當遠其偵探,雖寇果臨城,猶當靜以鎮(zhèn)之,使人心不亂,而后可以議戰(zhàn)守;若訛言,又當直以理卻之矣。
開元初,民間訛言“上采女子以充掖庭”。上聞之,令選后宮無用者,載還其家,訛言乃息。語曰:“止謗莫如自修?!贝擞稚朴谥褂炚摺?/p>
天啟初,吳中訛言“中官來采繡女”,民間若狂,一時婚嫁殆盡。此皆惡少無妻者之所為,有司不加禁緝,男女之失所者多矣。
【解評】
人們往往有從眾心理,很多事情盡管沒有親眼看到,但別人都那么說,也就相信了。所以我們一定不要輕信傳言,凡事自有它的道理,關鍵看能不能明白這個道理,而不被眾人的盲從左右。
西門豹治鄴
【原文】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會長老問民疾苦。長老曰:“苦為河伯娶婦?!北獑柶涔?,對曰:“鄴三老、廷掾①常歲賦民錢數(shù)百萬,用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其余。當其時,巫行視人家女好者,云‘是當為河伯婦?!戳钕淬?,易新衣。治齋宮于河上,設絳帷床席,居女其中。卜日,浮之河,行數(shù)十里乃滅。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溺。’〔邊批:邪教惑人類然?!橙思叶喑峙h竄,故城中益空。”豹曰:“及時幸來告,吾亦欲往送?!敝疗冢鶗由?,三老、官屬、豪長者、里長、父老皆會,聚觀者數(shù)千人。其大巫,老女子也,女弟子十人從其后。豹曰:“呼河伯婦來?!奔纫?,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不佳,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奔词估糇涔脖Т笪讒炌吨?。有頃,曰:“嫗何久也?弟子趣之?!睆屯兜茏右蝗撕又小S许?,曰:“弟子何久也?”復使一人趣之。凡投三弟子。豹曰:“是皆女子,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睆屯度稀1⒐P磬折②,向河立待良久,旁觀者皆驚恐。豹顧曰:“巫嫗、三老不還報,奈何?”復欲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流血,色如死灰。豹曰:“且俟須臾?!表汈?,豹曰:“廷掾起矣。河伯不娶婦也?!编捓裘翊篌@恐,自是不敢復言河伯娶婦。
【譯文】
魏文侯時,西門豹任鄴縣的縣令,他會見地方上的長者,詢問民間的疾苦。長老說:“最苦的是為河伯娶親。”西門豹詢問其中的緣故,長老說:“鄴縣的三老、廷掾每年向百姓收取賦稅幾百萬錢,用二三十萬為河伯娶親,再和巫婆分享其余的錢。為河伯娶親時,巫婆到每戶人家去查看,看到誰家有漂亮的姑娘,就說她應當作河伯的妻子,立即命令她沐浴,更換新衣,在河邊搭建齋宮,布置紅色的帳幕和床席,把姑娘安置在里面。選好日子,將床及姑娘一起漂浮于河中,漂流幾十里就沉沒了。地方上傳言:‘如果不為河伯娶親,河水就會泛濫成災,淹沒百姓?!癁榇耍芏嗳思叶紟е畠禾拥竭h處去,所以城里越來越空。”西門豹說:“到河伯娶親的日子,希望你來告訴我,我也想去為河伯送親?!钡搅撕硬⒂H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河邊,三老、官吏富豪、里長、父老都到了,圍觀的有幾千人。主持的大巫婆,是個老女人,她有女弟子十人,跟隨在她身后。西門豹說:“叫河伯的新娘子過來?!蔽鏖T豹看過以后,回頭對三老、巫婆及父老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大巫婆去河里報告河伯,我們要再找更漂亮的女子,后天送來?!闭f完隨即就派吏卒抱起大巫婆投入河里。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老太婆為什么去這么久不回來,派個弟子去催她?!庇滞兑粋€弟子入河。又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怎么這個弟子也一去這么久?”于是西門豹又下令再派一名弟子去催她。前后總共投了三個弟子入河。西門豹說:“這些人都是女子,不能把事情說清楚。麻煩三老前去說明?!庇职讶贤度牒又小N鏖T豹頭上插著筆,彎著腰恭敬地站在河邊等候。過了很久,旁觀的人愈來愈害怕。西門豹回頭說:“巫婆、三老都不回報,怎么辦?”又準備派廷掾和另一個豪富前去催促。兩人都立刻跪下叩頭,叩得頭破血流,臉色一片灰白。西門豹說:“那就再等一會兒。”不久,西門豹才說:“廷掾起來吧,河伯不娶親了。”鄴縣官民都非常害怕,從此不敢再提河伯娶親的事。
【注釋】
①三老、廷掾:三老,古代官名。鄉(xiāng)縣郡都有設置,掌管教化,由年老的長者擔任:十亭一鄉(xiāng),鄉(xiāng)有三老。廷掾,縣令的屬吏。
②簪筆磬折:簪筆,謂插筆于冠或笏﹐以備書寫。古代帝王近臣﹑書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裝束。磬折,彎腰如磬狀,表示恭敬。
【夢龍評】
娶婦以免溺,題目甚大。愚民相安于惑也久矣,直斥其妄,人必不信。唯身自往會,簪筆磬折,使眾著于河伯之無靈,而向之行詐者計窮于畏死,雖驅(qū)之娶婦,猶不為也,然后弊可永革。
【解評】
在官場和生意場中,用惡毒手段來對付惡毒手段,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要小看了這種手法,也不要非議它的殘忍。因為它往往收到拔本塞源、徹底根治的效果,非正面整治所能及。如果用之有道,“以毒攻毒”也就不“毒”了。所以宋人羅泌說:“以毒攻毒,有至仁焉?!?/p>
林俊憲焚活佛
【原文】
滇俗崇釋信鬼。鶴慶玄化寺稱有活佛,歲時士女會集,動數(shù)萬人,爭以金泥其面。林俊按鶴慶,命焚之。父老爭言“犯之者,能致雹損稼”,俊命積薪舉火:“果雹即止!”火發(fā),無他,遂焚之。得金數(shù)百兩,悉輸之官。代民償逋。
【譯文】
云南一帶崇尚佛教,迷信鬼神。鶴慶的玄化寺聲稱有活佛,每逢過年過節(jié),男女聚集,常常有數(shù)萬人,爭著用金粉涂飾佛像的臉。司寇林俊任職云南,巡視鶴慶時,下令燒毀活佛像。父老爭著說,冒犯活佛會招致冰雹損傷莊稼。林俊命人堆積木柴用火點燃,說:“如果下冰雹我就立即?;??!贝蠡鹑紵饋?,也沒有其他事情發(fā)生,于是佛像就被燒毀了。由此獲得黃金數(shù)百兩,并全部捐給官府,代替人民償還積欠的稅金。
【夢龍評】
五斗米、白蓮教之禍,皆以燒香聚眾為端,有地方之責者,不得不防其漸,非徒醒愚救俗而已。夫佛以清凈為宗,寂滅為教,萬無活理,且言“犯者致雹”,此山鬼伎倆,佛若有靈,肯受人誣乎?即果能致雹,亦必異物憑之,非佛所致也!況邪不勝正,異物必不能致雹乎?火舉而雹不至,大眾亦何說之辭哉!至金悉輸官,佛亦諒其無私矣。近世有佛面刮金,致惡瘡潰面以死,夫此墨吏,亦佛法所不容也。不然,茍有益生民,佛雖舍身猶可也。
【解評】
林俊為了糾正百姓對活佛的迷信,下令將活佛給燒了,卻沒有因此遭到懲罰。用事實告訴百姓,活佛是不存在的。佛法本來以救世濟民為重任,卻被一些假和尚來迷惑百姓,招搖撞騙。佛教里有“舍身飼虎”、“割肉喂鷹”的傳說,說明了佛的精神,所以佛給百姓帶來幸福是不需要報答的。
張昺不疑懼巫術
【原文】
成化中,鉛山有娶婦及門,而揭幕只空輿者。姻家謂婭欺己,訴于縣;婭家又以戕其女互訟,媒從諸人皆云:“女實升輿,不知何以失去?”官不能決。慈溪張進士昺新任,偶以勘田均稅出郊,行至邑界。有樹大數(shù)十抱,蔭占二十余畝,其下不堪禾黍。公欲伐之以廣田,從者咸諫,以為“此樹乃神所棲,百姓稍失瞻敬,便至死病,不可忽視也”。公不聽,移文鄰邑,約共伐之。鄰令懼禍,不從。父老吏卒復交口諫沮,而公執(zhí)愈堅。期日率數(shù)十夫戎服鼓吹而往,未至數(shù)百步,公獨見衣冠者三人拜謁道左,曰:“我等樹神也。棲息此有年矣,幸垂仁相舍。”公叱之,忽不見。命夫運斤,樹有血出,眾懼欲止。公乃手自斧之,眾不敢逆。創(chuàng)三百,方斷其樹。樹顛有巨巢,巢中有三婦人,墮地,冥然欲絕。命扶而灌之以湯,良久始蘇。問:“何以在此?”答曰:“昔年為暴風吹至,身在高樓,與三少年歡宴,所食皆美饌。時時俯瞰樓下,城市歷歷在目,而無階可下。少年往來,率自空中飛騰,不知乃居樹巢也?!惫ぴL其家還之。中一人,正輿中攝去者,訟始解。公以其木修公廨數(shù)處,而所蔭地復為良田。
【譯文】
明憲宗成化年間,鉛山有人娶親到家后,揭開轎簾一看,只有空轎子。男方認為女方騙婚,就告到縣府;女家又認為女兒受害,于是互相訴訟。媒婆及隨嫁的人都說:“女子確實上了轎,不知道為什么不見了?!笨h官無法決斷。慈溪進士張昺新上任,偶然為了勘察田賦到郊外,一直走到縣界,看見一棵大樹,樹身約十人環(huán)抱,樹蔭占了二十多畝地,栽什么作物都不生長,不能作為耕地。張昺想砍了這棵樹以增加耕地,隨從都勸他,說這棵樹有神明降臨,百姓稍有不敬,便會生病死亡,不可忽視。張昺不聽,發(fā)公文給鄰縣縣令,約定一起砍伐大樹。鄰縣縣令怕有災禍降臨,不肯依從。父老吏卒又一再勸阻,張昺的心意卻更加堅定。到了預定日期,張昺率領數(shù)十名壯丁,穿著軍服,吹奏鼓樂前往。離大樹還有數(shù)百步遠,張昺看見三位穿戴官服的人,在路邊拜見,并說道:“我們是樹神,已經(jīng)在這棵樹上棲息很多年了,希望大人仁慈為懷,放過我們吧?!睆垥m大聲叱喝,三人忽然不見。于是命令壯丁用斧砍伐,樹身有血流出來,眾人害怕,要停下來,張昺就親自砍伐,眾人不敢阻止,砍了三百斧才把它砍斷。樹頂有一個很大的巢,巢中有三個婦人,墜落地面,昏死過去,張昺命令人將她們扶起,灌以熱湯,很久才醒過來。問她們?yōu)槭裁磿跇渖希齻兓卮鹫f:“以前被暴風吹到上面,身處高樓之上,和三個少年一起飲酒作樂,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常常向樓下俯瞰,城市歷歷在目,卻沒有樓梯可下。少年往來,都從空中飛翔,所以不知道是住在樹巢?!睆垥m問清楚她們住哪里,便把她們都送回去,其中一人正是在轎子中失去蹤影的人。這件訟案因而得到解決。張昺用這些木材修了好幾處官府,而樹蔭底下那塊地也變?yōu)榱继铩?/p>
【夢龍評】
《田居乙記》載,桂陽太守張遼家居買田,田中有大樹十余圍,扶疏蓋數(shù)畝地,播不生谷。遣客伐之,血出,客驚怖,歸白遼。遼大怒曰:“老樹汗出,此何等血?”因自行斫之,血大流灑。遼使斫其枝,上有一空處,白頭公可長四五尺,忽出往赴遼。遼乃逆格之,凡殺四頭。左右皆怖伏地,而遼恬如也。徐熟視,非人非獸,遂伐其木。其年應司空辟侍御史、兗州刺史。事與此相類。
【原文】
縣有羊角巫者,能咒人死。前令畏禍,每優(yōu)禮之。其法,書人年甲于木橛,取生羊向糞道一擊,羊仆人死。張昺知之不發(fā)。一日有老婦泣訴巫殺其子,張昺遣人捕巫,巫在山已覺,謂其徒曰:“張公正人,吾不能避,吾命盡矣?!蹦耸志涂`。至,杖百數(shù),無損,反傷杖者手。張昺釋其縛,謂之曰:“汝能咒杖者死,復咒之生,吾即宥汝?!痹囍或灒焓罩z。夜半,烈風飛石,屋瓦索索若崩。張昺知巫所為,起正衣冠,焚香肅坐。及旦,取巫至庭,眾皆以巫神人,咸請釋之。張昺不許,厲聲叱巫。巫悚懼,忽墮珠一顆,光焰燭庭;又墮法書一帙,如掌大。張昺會僚屬,焚其書,碎其珠,問曰:“今欲何如?”巫不答,即仆而死。眾請舁出之,張昺曰:“未也。”躬往瘞于獄中,壓以巨石。時暑月,越三日,發(fā)視,腐矣。巫患遂息。
【譯文】
鉛山縣有一個羊角巫師,能詛咒使人死。前任縣令害怕招來禍害,一直以禮待他。巫師害人的方法是:將人的生辰年月日寫在一根短木上,用短木向活羊的尾部一擊,活羊倒地后,人也就死了。張昺知道了而不揭發(fā)他。有一天,一個老婦人哭著告發(fā)巫師殺了他的兒子。張昺派人去捉巫師,巫師在山上已經(jīng)察覺,就對他的徒弟們說:“張昺是個正人君子,我無法逃避,我的壽命已到盡頭了。”于是束手就擒。巫師被帶到官府,張昺命人杖打了他數(shù)百下都沒受傷,反而傷到拿杖打他的人。張昺把他身上的繩索解開,對他說:“你能詛咒杖打你的人死亡,如果又能用詛咒讓他復活,我就寬恕你?!蔽讕焽L試作法但不靈驗,于是被關入監(jiān)獄。半夜時,刮起強風,飛沙走石,屋瓦索索作響,好像要崩裂,張昺知道這是巫師所為,就起來穿戴整齊,燒香靜坐。等到天亮后,就將巫師帶上公堂。眾人都說巫師是神仙,請求釋放他,張昺不答應,大聲叱責巫師。巫師非??謶郑鋈挥幸活w珠子掉出來,光芒照亮整個公堂;然后又掉出一卷法書,跟手掌一樣大。張昺與屬下一起燒掉法書,擊碎珠子,再問巫師說:“還有什么花樣?”巫師不答,立即倒地而死。眾人請求將他抬出去,張昺說:“還不行。”于是張昺親自將他埋在監(jiān)獄中,用大石頭壓著。當時天氣炎熱,經(jīng)過三天以后,打開來看,尸身已經(jīng)腐爛了,巫師的禍害于是平息了。
【夢龍評】
巫之術,亦乘人禍福利害之念而靈。張昺絕無疑畏,故邪術自不能入。
【原文】
有道士善隱形術,多淫人婦女。公擒至,痛鞭之,了無所苦,已而并其形不見。公托以他出,徑馳詣其居,縛歸,用印于背,然后鞭之,乃隨聲呼嗥,竟死杖下。
【譯文】
有個道士擅長隱形術,經(jīng)常奸淫人家的婦女,張昺把他捉來,狠狠地鞭打他,他卻一點痛苦都沒有,不久就施隱形術不見了。張昺假借其他事外出,直接趕到道士居處,將他捆綁回來,在他背上蓋上官印,然后鞭打他,才聽見他號啕大叫,最后死于杖下。
【解評】
“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堅持的是真理,巫術也會因人的禍福利害的觀念不同,而顯現(xiàn)靈驗與否。只要你不疑慮畏懼,勇敢地去“開發(fā)”邪惡之術,自然巫術對你來說也是行不通的。
戚賢毀木偶
【原文】
戚賢初授歸安縣。縣有“蕭總管”,此淫祠也。豪右欲詛有司,輒先賽廟,廟壯麗特甚。一日過之,值賽期,入廟中,列賽者階下,諭之曰:“天久不雨,若能禱神得雨則善。不爾,廟且毀,罪不赦也。”舁木偶道橋上,竟不雨,遂沉木偶,如言。又數(shù)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躍入舟中,侍人失色走,曰:“蕭總管來,蕭總管來!”賢笑曰:“是未之焚也!”命系之,顧岸傍有社祠,別遣黠隸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來?!币讯?,蓋策諸賽者心,且賄沒人為之也。
【譯文】
戚賢初任歸安縣令,縣中有一座蕭總管廟,是一座不法的廟宇。地方上有權勢的人如果想詛咒官吏,就先在廟中舉行祭神大會,并把廟裝飾得非常壯麗。一天,戚賢經(jīng)過蕭總管廟,正逢舉行祭神大會,他走進廟中,站在臺階下對眾人說:“很久沒下雨了,你們?nèi)绻芷砩竦糜晡揖头胚^你們,如果做不到,廟就要被拆毀,你們的罪過也不能赦免。”于是派人把廟里蕭總管的神像抬到道橋上,大家祈禱仍然沒有下雨,戚賢就按照他說的把神像沉入溪流里。又過了幾天,戚賢乘船經(jīng)過該處,忽然有一神像從水里跳入船中,侍從大驚失色,爭相逃避道:“蕭總管來了!蕭總管來了!”戚賢笑著說:“這是因為還沒有將它燒毀的緣故。”立刻命人把它綁起來。戚賢看見岸邊有一土神祠,于是另外派一個靈慧的小吏,換了便衣藏在祠中,吩咐他說:“等到水中有人冒出來,就把他捉來?!边^了一會兒,果然有一人從水中冒出。原來是因為那些舉行祭神的人不想讓祭神停止,就指使善于潛水的人將神像扔進船中。
【解評】
刮風下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怎么會按照人的意志改變呢?人可以改變自己的意志,但卻改變不了天象。
蘇東坡叱道士
【原文】
蘇東坡知揚州,一夕夢在山林間,見一虎來噬,公方驚怖,一紫袍黃冠以袖障公,叱虎使去。及旦,有道士投謁曰:“昨夜不驚畏否?”公叱曰:“鼠子乃敢爾?本欲杖汝脊,吾豈不知汝夜來術邪?”〔邊批:坡聰明過人?!车朗狂敾潭?。
【譯文】
蘇東坡任揚州知州時,有一天晚上,夢見在山林間有一頭老虎來咬他,蘇東坡正緊張恐懼時,有一個人穿著紫袍、戴著黃帽,用袖子保護蘇東坡,大聲叱喝老虎離開。天亮后,有個道士投遞名帖來求見蘇東坡,說:“昨天晚上你沒有受驚嚇吧?”蘇東坡大罵說:“鼠輩,竟敢如此,我正打算抓你來杖責你的脊背,我難道不知道是你昨夜來施用邪術的嗎?”道士聽后嚇得驚慌逃走。
【解評】
夢是睡眠時身體內(nèi)外各種刺激或殘留在大腦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動,他與人為沒有任何關系。夢終究只是夢,不要對夢寄托什么,也不要把現(xiàn)實與夢混為一談。
范仲淹使兒碎鼓
【原文】
范仲淹一日攜子純?nèi)试L民家。民舍有鼓為妖,坐未幾,鼓自滾至庭,盤旋不已,見者皆股栗。仲淹徐謂純?nèi)试唬骸按斯木貌粨簦姾每椭?,故自來庭以尋槌耳。”令純?nèi)氏鏖骋該糁?,其鼓立碎?/p>
【譯文】
有一天,范仲淹帶著兒子純?nèi)嗜グ菰L百姓。百姓房里有一只鼓成妖,沒坐多久,鼓自己滾到庭院里,而且不停地打轉(zhuǎn),看見的人都害怕得腿直發(fā)抖。范仲淹卻不以為然,對純?nèi)收f:“這個鼓很久不敲了,看見好客人來到,所以自己來庭院找鼓槌?!庇谑蔷兔罴?nèi)嗜ハ髦Ч拈炒蚬模@個鼓立即被敲碎了。
【解評】
人常說,邪不犯正。一切邪妖之法在剛正之氣面前都會失敗。要不然這個世界就不存在正、邪兩條道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17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橘頌》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