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觀元始,眇覿玄風〔1〕。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2〕,世質民淳,斯文未作〔3〕。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4〕,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治〔5〕,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6〕?!蔽闹畷r義遠矣哉〔7〕!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8〕,大輅寧有椎輪之質〔9〕;增冰為積水所成〔10〕,積水曾微增冰之凜〔11〕。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12〕。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
嘗試論之曰:《詩序》云〔13〕:“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敝劣诮裰髡?,異乎古昔。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14〕。荀、宋表之于前〔15〕,賈,馬繼之于末〔16〕。自茲以降,源流實繁〔17〕。述邑居則有“憑虛”、“亡是”之作〔18〕,戒畋游則有《長楊》、《羽獵》之制〔19〕。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云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潔〔20〕,君非從流,臣進逆耳〔21〕,深思遠虛,遂放湘南〔22〕。耿介之意既傷,壹郁之懷靡訴〔23〕。臨淵有懷沙之志〔24〕,吟澤有憔悴之容〔25〕。騷人之文,自茲而作。
詩者,蓋志之所之也〔26〕,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蛾P雎》、《麟趾》〔27〕,正始之道著;桑間,濮上〔28〕,亡國之音表。故風雅之道,粲然可觀。自炎漢中葉〔29〕,厥途漸異。退傅有《在寢》之作〔30〕;降將著“河梁”之篇〔31〕,四言五言,區(qū)以別矣〔32〕。又少則三字,多則九言〔33〕,各體互興,分鑣并驅〔34〕。頌者〔35〕,所以游揚德業(yè),褒贊成功。吉甫有“穆若”之談〔36〕,季子有“至矣”之嘆〔37〕。舒布為詩,即言如彼〔38〕;總成為頌,又亦若此〔39〕。次則箴興于補闕,戒出于弼匡〔40〕,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41〕,美終則誄發(fā),圖像則贊興〔42〕。又詔誥教令之流,表奏記之列〔43〕,書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44〕,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45〕,篇辭引序、碑碣志狀〔46〕,眾制鋒起,源流間出。譬陶匏異器〔47〕,并為入耳之娛;黼黻不同〔48〕,俱為悅目之玩。作者之致,蓋云備矣〔49〕。
余監(jiān)撫余閑〔50〕,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51〕。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52〕,時更七代,數逾千祀〔53〕。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縹囊〔54〕;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55〕。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56〕,蓋欲兼功,大半難矣〔57〕。若夫姬公之籍〔58〕,孔父之書〔59〕,與日月具懸,鬼神爭奧,教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60〕,加以剪裁?老莊之作〔61〕,管孟之流〔62〕,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今之所撰〔63〕,又以略諸。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謀夫之話,辨士之端〔64〕,冰釋泉涌,金相玉振〔65〕。所謂坐狙丘,議稷下〔66〕,仲連之卻秦軍〔67〕,食其之下齊國〔68〕,留侯之發(fā)八難〔69〕,曲逆之吐六奇〔70〕,蓋乃事美一時,語流千載,概見墳籍〔71〕,旁出子史〔72〕。若斯之流,又亦繁博,雖傳之簡牘〔73〕,而事異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記事之史,系年之書〔74〕,所以褒貶是非,紀別異同〔75〕,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贊論之綜輯辭采〔76〕,序述之錯比文華〔77〕,事出于沈思,義歸乎翰藻〔78〕,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周室,迄于圣代〔79〕,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云爾。
凡次文之體,各以匯聚。詩賦體既不一,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
【注 釋】
〔1〕式:發(fā)語辭。元始:即原始,指遠古時代?!№穑和欤^遠。 覿:看?!⌒L:遠古的風俗。
〔2〕冬穴夏巢:冬天掘洞而居,夏天搭棚而住?!∪忝嬔荷曾B獸之肉并飲其血。
〔3〕質:質樸。 文:文章。
〔4〕逮:到?!》耸希簜髡f中的上古帝王?!“素裕骸吨芤住分邪朔N基本圖形,名為乾、坤、坎、離、艮、震、兌、巽。分別代表八種自然現象。
〔5〕書契:指文字。 結繩之政:傳說在沒有文字的上古時期,曾用結繩的方法紀事,大結記大事,小結記小事。
〔6〕天文:指日、月、星辰。 時變:四季的變化。 人文:指文化典章等。
〔7〕時義:對于時代的意義。
〔8〕椎輪:最簡陋的小車?!≥`:車。
〔9〕寧有:猶言何有。
〔10〕增:通層?!≡霰汉癖?。
〔11〕曾微:猶言曾無?!C:寒。
〔12〕踵:因、繼?!∪A:文飾?!∽儽荆焊母镌??!枺荷?。
〔13〕《詩序》:指《毛詩序》。
〔14〕古詩二句: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這兩句言:賦本是古詩的一種,現在則被稱為賦了。
〔15〕荀:即荀子,著有《賦篇》。 宋:宋玉。著有《風賦》、《高唐賦》等。
〔16〕賈、馬:指賈誼和司馬相如。同為漢賦作家。賈誼有《鳥》、《吊屈原》等賦。司馬相如有《上林》、《子虛》、《大人》等賦。
〔17〕以降:以下。
〔18〕述邑居:描述都市風物?!{虛:即憑虛公子,為張衡《西京賦》中的假托人物?!⊥鍪牵杭赐鍪枪?,為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假托人物。
〔19〕畋:打獵?!堕L楊》、《羽獵》二賦為揚雄所作?!≈疲杭醋鞯囊馑?。
〔20〕屈原:名平,別號靈均。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 含忠履潔:滿腔忠城,行為高潔。
〔21〕匪:非?!牧鳎簭纳迫缌?,喻勇于求善?!〕歼M:謂臣下所進之言。
〔22〕放:放逐?!∠婺希合嫠?。
〔23〕耿介:剛直?!∫加簦簯n憤不平?!∶遥簾o?!澹簝A訴。
〔24〕“臨淵”句:《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至于江濱……乃作《懷沙》之賦?!?br>
〔25〕“吟澤”句:《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br>
〔26〕所之:意為所適。所往。
〔27〕《關雎》:為《詩經·周南》的首篇。《麟趾》:即《麟之趾》,為《詩經·周南》的末篇。
〔28〕桑間: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陽縣南?!″希哄??!抖Y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br>
〔29〕炎漢:古人講陰陽五行,漢被認為屬于火德,故稱炎漢。
〔30〕退傅:退位之傅,指韋孟。韋孟曾做過楚元王及其兒、孫的傅、退位后居鄒,作《在鄒》詩。此詩今存,為四言句式。
〔31〕降將:指李陵。李陵在漢武帝時被拜為騎都尉,率兵出擊匈奴,戰(zhàn)敗投降。舊說為李陵所作的與《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之句。
〔32〕四言五言:指詩歌的句式。
〔33〕三字:指三言詩,如漢《安世房中歌》等。九言:指九言詩,據說最早的作者為魏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34〕分鑣并驅:原指騎乘各異而并馳。比喻各種詩體并興與發(fā)展。
〔35〕頌者:《毛詩序》:“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br>
〔36〕吉甫:即尹吉甫,周代卿士,據說《詩經·大雅·民》為他所作。詩中有“穆如清風”之句。
〔37〕季子: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他聘問魯國觀樂時,聽到歌《頌》,便贊美道:“至矣哉。”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38〕舒布:展示敷陳。言。助詞。
〔39〕總成:總括而成。
〔40〕箴:一種寄寓規(guī)戒的文體。 補闕:彌補缺點?!〗洌阂环N君主、長輩勸戒臣屬、晚輩的文體?!″隹铮簬椭镎?。
〔41〕論:一種分析事理的文體?!°懀阂环N記贊題刻事、物的文體?!段男牡颀垺ゃ戵稹罚骸般懻?,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盛德?!?br>
〔42〕美終:贊美有功業(yè)而終者。 贊:一種贊頌人物德行功業(yè)的文體。此句呂延濟注:“若有德者,后世圖畫其形,為文以贊美也?!?六臣注《文選》)
〔43〕詔誥教令:為四種文體,屬于古代帝王或朝廷所發(fā)的不同種類的公文?!”砬兀汗糯枷聦ζ渲鬟M言陳事的兩種文體。箋記:亦為二種文體?!段男牡颀垺洝罚骸坝浿灾?,進己之志也。箋者,表也,表識其情也?!?br>
〔44〕書誓符檄、吊祭悲哀:為古代的八種文體。
〔45〕答客:亦為文體之一種,如《答客難》、《答賓戲》之類。
〔46〕篇辭引序、碑碣志狀:并為文體名。
〔47〕陶:指塤,古代吹奏樂器,用土制成。匏(páo):葫蘆的一種。在此指用匏做成的樂器。
〔48〕黼黻(fǔ fú):古代禮服上繡飾的花紋。
〔49〕備:完備。
〔50〕監(jiān):監(jiān)國,謂皇帝外出,由太子代攝國政?!幔簱彳?,謂從天子外出巡行。
〔51〕文囿:文壇,文苑?!£?guǐ):日影。
〔52〕姬:指周代,周為姬姓。 眇焉悠邈:謂年代久遠。
〔53〕更:更替?!∑叽褐钢堋⑶?、漢、魏、晉、宋、齊?!§耄耗辍?br>
〔54〕縹囊:盛書的淡青色布袋。
〔55〕緗帙:用淺黃色織物做成的書套。
〔56〕蕪穢:糟粕?!∏逵ⅲ壕A。
〔57〕大半難:非常困難。
〔58〕姬公:指周公。為周武王之弟。武王死曾輔政多年。
〔59〕孔父:指孔子。
〔60〕芟夷:原指除草,此謂刪節(jié)文章。
〔61〕老莊:指老子、莊子。二人為先秦道家學派代表。其著作為《莊子》、《老子》。
〔62〕管孟:指管子與孟子。其著作為《管子》與《孟子》。
〔63〕撰:編選。
〔64〕端:舌端:《韓詩外傳》:“避辯士之舌端?!?br>
〔65〕金相玉振:金質玉聲。謂內容豐富,文采斐然。
〔66〕狙丘、稷下:并為齊國地名?!段倪x·與楊德祖書》李善注引《魯連子》:“齊之辯者,曰田巴,辯于狙丘而議于稷下?!?br>
〔67〕仲連:即魯仲連?!稇?zhàn)國策·趙策三》載:趙孝成王時,秦圍邯鄲,魏王使者辛垣衍勸趙尊秦為帝。魯仲連時在趙,嚴斥辛坦衍,秦將聞此事,退軍五十里。
〔68〕食其(yì jī):即酈食其。楚漢戰(zhàn)爭時,他說服齊王田廣歸漢,下齊七十余城。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69〕留侯:張良的封號?!妒酚洝ち艉钍兰摇份d:漢高祖劉邦聽酈食其之言,欲復封六國之后,張良用八事難之,遂使高祖轉意。
〔70〕曲逆:陳平的封號?!妒酚洝り愗┫嗍兰摇份d:陳平輔佐劉邦,曾六出奇計。
〔71〕墳籍:在此泛指書籍。
〔72〕子史:指諸子之作與史家之書。
〔73〕簡牘:古代無紙,書于竹上曰簡,書于版上曰牘。
〔74〕系年之書:謂史書。
〔75〕紀別異同:記述遠近異同之事。
〔76〕綜輯:聯綴。
〔77〕錯比:巧妙地組織安排。
〔78〕翰藻:文華辭藻。
〔79〕圣代:指梁。
【賞 析】
蕭統(tǒng)此序在說明編纂《文選》的目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文學見解。在作者看來,文學作品不同于經、史、諸子之作,文學有自己的獨立地位。文學作品的基本特征是“辭彩”、“文華”,而且必須要“事出于沈思,義歸乎翰藻”。蕭統(tǒng)認為,文學作品由于具有上述特征,因此便能夠給人們一定的審美愉悅。
如果僅就此序所論及的方面而言,蕭統(tǒng)對文學審美特征的理解主要側重于形式方面,這種理解代表了南朝士人審美意識的一般傾向,它既有消極的方面,又有積極的方面。就前者而論,它基本忽視了文學作品的內容,因此很難在理論上達到完備性。就后者來看,它又將文學的形式美提到了一個較高的地位,從而為后來的綜合提出了可思考的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3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甫·月夜》題解與鑒賞
下一篇: 駢文《王羲之論》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