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和暴戾降下了治世的帷幕
——李白《古風·其三》
古風·其三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聘望瑯琊臺。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
髻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英主與暴君,秦始皇創(chuàng)造了中國皇帝中的兩個極端。
十三歲即位,二十二歲親政,三十八歲統一中國,秦始皇嬴政高擎治世的炬火,把自己的前半生光照得燦爛無比。先世奠定的百年基業(yè),山河四塞的關中之固,以及效命于秦廷的將才謀士,使年輕的嬴政雄心勃勃。當浩蕩的戰(zhàn)車從高原長驅直下,齊楚燕趙韓魏無法抵御排山倒海的攻勢,紛紛被滅,中國歷史上長達三百年的分裂局面被大一統的秦王朝取而代之。割據的分封制被廢除,三十六郡拼接新的帝國版圖;混亂的度量衡和混亂的文字被廢除,標準的尺度和俊逸的篆書走進中央集權;一道長城把匈奴擋在了綿延萬里之外,一條靈渠又連通了長江與珠江。躊躇滿志的秦始皇不無驕傲地欣賞著自己橫絕四海、前無古人的杰作,為了代表“水德”承運,為了向天報功告成,他將八十一輛乘輿飾以虎皮,在堂皇威嚴的巡游中來到泰山。一統天下的無量功德被刻進碑銘。在封禪大典的鼓樂聲中,秦始皇透過冕琉俯視率土之濱,怡然自得。
于是,曠世的工程緊緊呼應起曠世功名?!傲醍叄暮R?,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宮賦》)一座氣勢磅礴的阿房宮覆壓下三百里秦川,被滅六國的妃嬪、媵嬙抖落戰(zhàn)爭的灰塵,走進中國第一位皇帝為她們設置的輝煌的囚籠?!懊餍菬蔁?,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保ā栋⒎繉m賦》)秦始皇把馬鞭扔進函谷關,在阿房宮的朝歌夜弦中盡情恣肆情欲;與此同時,驪山墓也在緊張施工,高大的夯土下,地宮“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宮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史記·秦始皇本紀》),最后,再以兵馬俑擺成空前絕后的陣容捍衛(wèi)空前絕后的皇陵。秦始皇志得意滿,他要地上和地下都喧響他的名字,卻全然沒注意到在萬千刑徒的累累白骨和滴滴血淚中,他已經由橫掃六合的英主急轉成了兇悍殘忍的暴君。
陵墓的修建聲勢浩大,求仙的腳步同樣堂皇。秦始皇企盼自己有一個永遠不老的生命,他要在統一六國的偉業(yè)中享受千秋。披著玄服的方士大搖大擺走進秦宮,蓬萊三島永遠在誘惑著這位千古一帝。當水銀和硝石冶煉金丹,秦始皇把平定天下的長劍繼續(xù)東指,東方有大海,東方有仙山,數千童男童女被盛妝艷抹,在方士徐福帶領下登舟出海,去圓中國始皇帝的一個長生不死的夢。
然而這支浩浩蕩蕩的求仙船隊再也沒有走進秦始皇的視野,沙丘的第五次巡游成了企盼長生的皇帝的死亡之旅。秦始皇不會想到,他的第一批隨葬品會是腥臭的鮑魚;不會想到他所設定的馳道會軋進那么深的轍痕,他更不會想到,他妄圖傳諸千世萬世的帝國,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笆浣?,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保ā栋⒎繉m賦》)惰性與暴戾降下了治世的帷幕。公元前207年,鼎盛一時的秦王朝坍塌在摧枯拉朽的農民起義風暴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7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李白·行路難其一》題解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