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一等流
寒山子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頭,
出語無知解,云我百不憂。
問道道不會,問佛佛不求,
仔細推尋著,茫然一場愁。
《禪家寒山詩注》頁二二五
【白話新唱】
世界上有一種人
自認無憂無煩惱
他開口說話毫無見地
問他道是什么,他不知道什么叫道
問他什么是佛,他說他對佛沒興趣
可是他說他心安無事,與佛沒什么兩樣……
你若仔細研究他真正的狀況
其實跟木頭沒什么兩樣
茫茫然,就這樣過了一生!
你會替他著急
唉!有一種人,他用一生來寫一出悲劇!
【分析與鑒賞】
在中國的修行界,常常有人宣稱自己已證得四果阿羅漢,或者某某地的菩薩,甚至是某某佛的化身??上У氖牵@些來歷非凡的圣者,幾乎都通不過時間的考驗,曾經(jīng)卷起的熱潮,逃不過隨風(fēng)而逝的宿命。
凡人是沒有能力判斷某某人是不是圣人,可是要判斷他不是圣人,卻比較容易。只要有足夠的耐心,用冷靜的眼睛慢慢觀察,他總會露出馬腳??砂У氖?,真正能在修行路上無所求的人太少,希望快一點兒開悟、成佛的人又太多,這一類宗教騙子永遠有源源不絕的“待宰的羔羊”。
有時候,我也蠻納悶的,這些宣稱自己是圣人的寶貝蛋,到底是知道自己只是在玩騙人的游戲,還是玩得太投入了,忘了我是誰,真的以為“我是真的”呢?
在西方社會里;也有不少精神病人,相信自己是上帝、耶穌或者圣母瑪麗亞,有趣的是,往往在同一家醫(yī)院,同時住了好幾位上帝或耶穌。
精神分析學(xué)家尼德勒曾經(jīng)在他的書里提到,在“馬利蘭療養(yǎng)院”有兩個女病人,都自稱是圣母瑪麗亞。醫(yī)生異想天開,安排這兩位圣母瑪麗亞來一個“王見王”,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兩個病人碰面后,就開始爭辯“我才是真正的圣母瑪麗亞”,當然,這種爭辯是不可能有結(jié)果的。兩個女人虎視眈眈地看著對方,一陣沉默之后,年紀較大的病人忽然問醫(yī)生:“瑪麗亞的母親叫什么名字?”
醫(yī)生說:“好像是叫安妮吧!”
于是病人的眼神閃亮,容光煥發(fā)地向另一個病人說:“如果你是瑪麗亞,那我一定是安妮,原來我是你的母親?!?/p>
另一個病人很滿意這種結(jié)果,于是兩個人互相擁抱,多么溫馨感人的“母女會”?。?/p>
尼德勒說:“那位放棄自己是耶穌母親妄想的婦人,隨后對治療反應(yīng)良好,很快就出院了!”
人們會有某些妄想,無非是因為活在妄想中會使他更快樂、更安全、更有尊嚴,所以他不愿意撕破“妄想保護罩”。
但是,人們?nèi)绻行淖非箪`魂的進化,遲早要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世界,而且,越早越好,最好是就從此時此刻開始!
否則,用一生來寫一出悲劇,這個犧牲未免太大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5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