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黎均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李白
李白的《菩薩蠻》、《憶秦娥》,為歷代傳誦。宋代黃昇曾盛贊此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它們都是中國最早的文人詞,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在詞的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有人認為這兩篇作品是無名詞人寫的。
這里選入的《菩薩蠻》,以含蓄曲婉的審美表現(xiàn)力,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遠行人思念家鄉(xiāng)的精神形象。作品并未著重顯示主人公的內(nèi)在風貌,但詩人展伸出的景物的屏幕,卻如此真切透露思維世界,讀者從中仿佛可以聽到主人公心靈的跳動聲。
詞的上下闋是互相呼應(yīng)的。前者是寫遠行的人在夜晚時望著煙樹寒山,愁容滿面,但愁從何來,卻未說明。后闋從回巢的鳥聯(lián)想到歸程,才點出遠行人在深深思念家鄉(xiāng)??墒枪世镉质欠浅_b遠,無處尋覓,只能對長路而哀嘆。藝術(shù)布局是嚴謹清晰的,上段顯示凄涼的環(huán)境并提出一個“問號”,下段深化了凄涼的環(huán)境并對問號作了回答。作品渾然一體,言而不盡,引人沉思。
景物描寫融合了主人公的感情,這是本篇的主要審美恃征?!捌搅帜疅熑缈?,寒山一帶傷心碧。”平展的樹林,煙霧迷蒙,好象織成一片。寒山延伸如帶,呈現(xiàn)著令人傷心的碧綠色?!盁熑缈棥薄ⅰ皞谋獭?,簡單六字就把平林寒山賦予了人的感情。此時此刻景的凄涼與主人公的心的凄涼,微妙交融在一起?!瓣陨敫邩?,有人樓上愁”。夜色降臨,愁緒涌起?!坝腥恕钡摹叭恕?,指的正是遠行人。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遠行的游子無望地長久站在玉石般的臺階上,看見回巢的鳥匆匆飛過。一個“空”字,一個“急”字,都顯現(xiàn)了詩詞煉宇的功夫和技巧。這兩句分別刻畫了無聲的動作和合情合理的聯(lián)想。我們由此可以明潔體察到遠行人孤寂抑郁、睹物生哀的神態(tài)。
清代哲學家、美學家王夫之,曾對作品情和景的辯證關(guān)系,作過深刻的審美判斷。他說:“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離,唯意所適?!庇终f:“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姜齋詩話》)清末美學家王國維,也曾精辟地提出:“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
李白名句“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正充分地為上述審美判斷,提供了創(chuàng)作實踐的論據(jù)。名句中的景和情是密切“妙合無垠”的,而且“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里的全部景物描寫,都滲透著人物心理的造影。作品的含蓄曲婉的朦朧美,也正是主要通過情和景的“妙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
末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乃畫龍點睛之筆。全作到此,才說出思鄉(xiāng)。古代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這里寫遠行人心想:長亭連著短亭,天涯茫茫,如何能找到回家的路?真?zhèn)€是“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古詩十九首》其十四)思鄉(xiāng)心切,并不直言,偏以“自我設(shè)問”作結(jié),這也是值得讀者進行美學鑒賞的朦朧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6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納蘭《浣溪沙·淚紅箋第幾行》詩詞賞析
下一篇: 《大雅·行葦》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