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傷心莫問前朝事
鷓鴣②啼處
,東風(fēng)草綠,殘照花開悵然孤嘯
當(dāng)時明月
,依依素影,何處飛來?【注釋】
這是一首懷古傷今的作品
,元代倪瓚作①越王臺:春秋時越王勾踐所建的駐兵之地
②鷓鴣(zhè gū):鳥名,體形似雞而比雞小
【大意】
不要再問前朝那些傷心的往事了
仰天長嘯
,排遣心中惆悵,青山依舊,喬木布滿蒼苔,一片悲涼。頭上的明月,柔和皎潔,仍是照耀過前朝的那輪,可是它又是從哪里飛來的呢?【賞析】
作者生活的時代是元代中晚期
,其出生之時,元朝業(yè)已立國三十年,作者沒有條件形成所謂遺民思想。因而,曲中的“前朝事”是將越王臺沿經(jīng)的歷史一網(wǎng)打盡,并不專指宋朝。歷史興替、歲月無情,總是會引起懷古者的“傷心”。竇鞏曾說“傷心欲問前朝事”,而倪瓚卻說“傷心莫問前朝事”,一字之變,便使那絕望和無奈充滿了張力。在這無奈和絕望的情緒的籠罩下,作者再次登上了越王臺,傷心之人,見到的也只能是傷心之景,哀鳴的鷓鴣、料峭的東風(fēng)、初綠的衰草、殘缺的夕陽,還有倔強的花兒。禁不住“悵然孤嘯”
,“嘯”是要抒發(fā)抑郁,而“孤嘯”又是另一種滋味了,有心事卻無人知會的滋味【拓展】
關(guān)于越王勾踐和越王臺
,前人留下了很多作品。唐代李白曾作《越中覽古》以緬懷勾踐,全詩如下:越王勾踐破吳歸
,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中唐竇鞏曾作《南游感興》,借越王臺抒發(fā)感慨
,全詩如下:傷心欲問前朝事
,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fēng)春草綠
,鷓鴣飛上越王臺。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5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下一篇:
《重字》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