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庭堅
此詩作于神宗元豐八年(1085),其時詩人監(jiān)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zhèn)。黃幾復(fù),名介,南昌(今屬江西)人,與詩人少年交游,此時知四會縣(今屬廣東);其事跡見《黃幾復(fù)墓志銘》(《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三)。
首句“我居北海君南?!被谩蹲髠鳌べ夜哪辍烦訂桚R桓公“君處北海,寡人處南?!钡脑?,起勢突兀。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弊郑@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詩云:“幾復(fù)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zhèn),皆海濱也?!薄昂I”,當然不等于“海上”。作者直說“我居北?!?、“君(居)南海”,一是為了“字字有來歷”,二是為了強調(diào)相隔之遠、相思之深。
“寄雁傳書謝不能”,從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兩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見,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傳書”的典故也就信手拈來。李白長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懷李白》詩里說:“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睆娬{(diào)音書難達,說“鴻雁幾時到”就行了。黃庭堅卻用了與眾不同的說法:“寄雁傳書——謝不能?!薄彝醒銉荷右环庑湃?,雁兒卻謝絕了。這樣一來,立刻變陳熟為生新。黃庭堅是講究“點鐵成金”法的,這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傳書”,本非實事,《漢書·蘇武傳》講得很清楚。但既用此典,就要考慮雁兒究竟能飛到何處。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而止,故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云:“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秉S庭堅這一句,亦同此意;但寫得更有情趣。
第二聯(lián)在當時就很有名?!锻踔狈皆娫挕吩疲骸皬埼臐撝^余曰:黃九云:‘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嫫嬲Z。”這兩句所用的詞都是常見的,談不上“奇”。張耒稱為“奇語”,是就其整體的意境而說的。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詩人擺脫常境,不用“當年相會”之類的說法,卻拈出“一杯酒”三字?!耙槐啤?,這太常見了!但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杜甫《春日憶李白》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故人相見,或談心,或論文,總離不開飲酒。當日相聚時的種種情事,盡包含在這三字之中。詩人又選了“桃李”、“春風”兩個詞。這兩個詞,也很陳熟,但正因為熟,能夠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給人以美感和快感,同時又喻示了彼此少年時春風得意的神情。
下句“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zhuǎn)漂泊,遠離朝廷。杜甫《夢李白》云:“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薄耙褂辍?,能引起懷人之情,李商隱《夜雨寄北》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痹凇敖倍牎耙褂辍?,就更增蕭索之感。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首創(chuàng)。此語和“江湖夜雨”相聯(lián)綴,就能激發(fā)讀者的一連串想象:兩個朋友,各自漂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xù)了十年之久!
溫庭筠《商山早行》云:“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倍洳挥靡粍釉~,而早行境界全出。此詩吸取了溫詩的句法,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意境?!疤依畲猴L”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xiàn)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確有見地。
后四句,從“持家”、“治病”、“讀書”三個方面表現(xiàn)黃幾復(fù)的為人和處境。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這兩個句子,也是相互對照的。作為一個縣的長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兒的四堵墻壁,說明他清正廉潔,這句是化用司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的典故?!爸尾 本涫腔谩蹲髠鳌ざㄊ辍酚涊d的一句古代成語:“三折肱,知為良醫(yī)?!币馑际牵阂粋€人如果三次跌斷胳膊,就可以成為一個好醫(yī)生:因為他必然積累了治療和護理的豐富經(jīng)驗。在這里,是說黃幾復(fù)善“治國”?!爸尾 焙汀爸螄钡牡览硎窍嗤ǖ模浴秶Z·晉語》里就有“上醫(yī)醫(yī)國,其次救人”的說法。黃庭堅在《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里也說范仲淹“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埋九京”。作者稱黃幾復(fù)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經(jīng)有政績,顯露了治國救民的才干,為什么還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聯(lián)以“想見”領(lǐng)起,與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毕嗾諔?yīng)。在作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李春風”中把酒暢談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發(fā)蕭蕭,卻仍然像從前那樣好學不倦!他“讀書頭已白”,還只在海濱作一縣令。其讀書聲是否還像從前那樣歡快悅耳,沒有明寫,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襯,就給整個圖景帶來凄涼的氛圍;不平之鳴,憐才之意,也都蘊含其中。這句詩是從李賀“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南園》十三首之六)化出,而意思更為深沉。
黃庭堅好用典故,此詩雖“無一字無來處”,但不覺晦澀;有的地方,還由于活用典故而豐富了詩句的內(nèi)涵;而取《左傳》、《史記》中的散文語言入詩,又給近體詩帶來蒼勁古樸的風味。
黃庭堅又主張“寧律不諧而不使句弱”。他的不諧律是有講究的,方東樹就說他“于音節(jié)尤別創(chuàng)一種兀傲奇崛之響,其神氣即隨此以見”。此詩“持家”句兩平五仄,“治病”句也順中帶拗,其兀傲的句法與奇峭的音響,正有助于表現(xiàn)黃幾復(fù)廉潔干練,剛正不阿的性格。
總之,此詩善用典實,內(nèi)蘊豐富,以故為新,運古于律,拗折波峭,很能表現(xiàn)出黃詩的特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86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周敦頤《題春晚》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