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jié)
,容易發(fā)生中暑刮痧療法雖是流傳已久的民間方法
刮痧療法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治療中暑
1 中暑后刮痧哪個部位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正坐低頭
(2)胸夾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
(3)曲澤:肘橫紋中
(4)內關:腕橫紋直上2寸,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
(5)勞宮:當?shù)?
(6)中沖:手中指末節(jié)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
(8)神闕:肚臍正中凹陷處
(9)委中:人體腘橫紋的中點
(9)涌泉:足前部凹陷處第2
具體操作方法:
(1)在頸部大椎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邊角,在刮拭部位上進行較小面積或溝
(3)神闕
、關元、勞宮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脹為度。(4)中沖、委中和十宣嚴格消毒后
,用消毒好的小號三棱針進行點刺,以能放出5~7滴血為度。注意:
如果患者出現(xiàn)神志不清狀態(tài)
,應先開竅醒神,然后再行刮治,術前要患者飲少量溫水。2 中暑后刮痧注意事項
2.選擇舒適的刮痧體位,以利于刮拭和防止暈刮
。3.刮痧工具要嚴格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須仔細檢查刮痧工具,以免刮傷皮膚。4.施術者的雙手也應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釋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識
,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暈刮。6.勿在病人過饑
、過飽及過度緊張的情況下進行刮痧治療。2.嬰幼兒及老年人
,刮拭手法用力宜輕。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4.刮拭過程中
,要經(jīng)常詢問病人感受。如遇到暈刮,如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fā)涼或血壓下降、神志昏迷時應立即停止刮痧。撫慰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臥,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如仍不緩解,可用刮痧板角部點按水溝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后出現(xiàn)水腫。對百會穴和涌泉穴施以瀉刮法。患者病情好轉后,繼續(xù)刮內關穴、足三里穴。2.刮痧治療后
3.對于某些病情復雜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療
3 沒有中暑會刮出痧嗎沒中暑刮痧也可能會出痧的
刮痧后皮膚變紅或者出現(xiàn)紫、黑斑或黑皰的現(xiàn)象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中暑
4 中暑了怎么恢復的快
并且要及時幫助患者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如果患者神智清醒
如果是在戶外,可用礦泉水將其衣服打濕使其降溫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
中醫(yī)夏季中暑的防治措施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huán)境下,由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溫癥狀有輕有重
中暑常見癥狀包括發(fā)熱
高溫環(huán)境下
如果上述癥狀加重,則輕癥中暑癥狀
,患者的體溫升高到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有可能是輕度中暑,需要及時處理,并休息幾個小時。重度中暑時
,大多數(shù)患者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中突然昏迷。此前患者常有頭痛、麻木、眩暈、不安或精神錯亂、定向力障礙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認為
穴位急救法
取溫開水(或用糖開水)一杯給病人飲下
,并扶到空氣清新陰涼的地方,當患者出現(xiàn)熱昏厥情況,可用一茶匙食鹽混合600毫升水慢慢飲下。取穴:按摩太陽穴(有藥油更佳);如暈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間上1/3處);舒緩胸口不適
,可加按內關穴(腕紋上二寸)。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邊線之中點)、涌泉穴(足底心前1/3處),可令病人盡快蘇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輕癥
主證:頭痛頭暈
,汗多,皮膚灼熱,氣粗,舌燥,口干煩渴,脈浮大而數(shù)。治法:取督脈
、手厥陰經(jīng)、陽明經(jīng)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處方:大椎
大椎瀉全身之熱;委中又名血郄
2.重癥
主證:先頭痛
治法:取督脈經(jīng)穴為主
。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處方:水溝
、百會、十宣、曲澤、委中。神志昏迷,取水溝
、百會以開竅醒神;曲澤為心包經(jīng)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熱;十宣放血以開竅蘇厥。刮痧療法
在發(fā)病初期
,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脹悶及頭部昏沉的`感覺,十分難受,中醫(yī)謂之痧癥。此時必須盡快進行刮痧治療。中醫(yī)認為
,五臟之系皆附于背(即后背正中線及中線兩側),凡邪氣上行則逆,下則順在進行刮痧之前,先用熱水一碗
若病勢急重
飲食以清淡為主
中醫(yī)稱中暑為暑厥或中暍,多發(fā)生于身體素質較差的人
為了防暑
,應選擇清淡爽口在調味品方面,可用些米醋
在對動物性食物的選擇上,可選用有益氣養(yǎng)陰作用的食品進行清補
炎熱的夏季不宜食用熱性食品,如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