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膻中穴,足三里穴,內(nèi)關(guān)穴,外勞宮穴,關(guān)元穴,天樞穴,中脘穴,合谷穴,曲池穴,太陽穴,涌泉穴
孩子容易嘔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因為孩子胃的位置比成年人要淺,所以一旦在飲食上有任何不適,就會很容易嘔吐出來。父母對于孩子嘔吐不必過于驚慌,也不要一看孩子嘔吐就給孩子吃藥,建議父母在平時多給容易嘔吐的孩子做做相應(yīng)的按摩,就會對嘔吐癥狀有一定的緩解。
小兒嘔吐的基本按摩手法:
1、用大拇指按揉孩子膻中穴2分鐘(圖1)。
2、用大拇指自中脘至肚臍向兩旁分推30次?50次(圖2)。
3、順時針、逆時針摩腹部各3分鐘。
4、用指端按揉孩子足三里、內(nèi)關(guān)穴各1分鐘(圖3、圖4)。
不同類型嘔吐的按摩手法:
氣寒型
體質(zhì)特征:嘔吐物為清稀的黏液、無臭味?;純好嫔n白、精神不振、手腳冰涼、小便色清。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補脾經(jīng)300次(圖5);揉板門200次(圖6);揉外勞宮50次(圖7);推三關(guān)300次(圖8);點揉關(guān)元穴1分鐘(圖9);用掌橫擦孩子肩背及腰骶部(圖10)。
氣熱型
體質(zhì)特征:嘔吐物為黃水,氣味酸臭。患兒煩躁不安、身熱口渴、便秘或 大便稀薄、小便色黃量少。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清脾經(jīng)200次(圖11);清大腸經(jīng)200次(圖12);推六腑300次(圖13);按揉雙側(cè)天樞穴各1分鐘(圖14);推下七節(jié)骨100次(圖15)。
實滯型
體質(zhì)特征:口臭、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量多、腹部脹滿、舌 苔厚膩等。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清脾經(jīng)100次(圖16);揉板門300次(圖17);清大腸經(jīng)200次(圖18);用食指、中指點揉中脘穴2分鐘(圖19)。
感冒型
體質(zhì)特征:伴有感冒癥狀,比如咳 嗽流涕、發(fā)熱等。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圖20、圖21);推揉太陽穴1分鐘(圖22);清肺經(jīng)200次(圖23)。
虛火型
體質(zhì)特征:手足心熱、大便干、小便黃、兩顴骨發(fā)紅、舌苔發(fā)干。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推天河水200次(圖24);瀉肝經(jīng)200次(圖 25);補腎經(jīng)300次(圖26);推涌泉300次(圖27)。
體質(zhì)飲食不當(dāng)型
體質(zhì)特征:由于孩子吃了不干凈的食物或者吃得太多而引起的嘔吐。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清胃經(jīng)300次(圖28);清大腸經(jīng)300次(圖29);揉板門100次(圖30);運內(nèi)八卦100次(圖31);推下七節(jié)骨100次(圖 32)。
小兒嘔吐的飲食療法:
1、姜糖蘇葉飲:
紫蘇葉3克,生姜3克,紅糖15克。將生姜洗凈切絲,紫蘇葉洗去塵垢,同入茶杯內(nèi),加沸水200毫升?300毫升,加蓋浸泡5?10分鐘,再加入紅糖攪勻。趁熱飲用。
2、紫蘇粥:
鮮紫蘇葉5克,粳米30克。先以粳米煮粥,將熟時加入紫蘇葉,稍煮即可。
3、砂仁糯米粥:
砂仁10克,糯米50克,姜汁15毫升。砂仁砸碎,用紗布包裹,與糯米共放鍋內(nèi)煮成稀粥,除去砂仁,沖入姜汁,再加少許鹽調(diào)味。趁熱隨意飲服。每日1劑,連服5劑?7劑。1歲以下小兒分量酌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uina/23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濕疹按摩部位
下一篇: 小兒百日咳按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