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天突穴,膻中穴,中脘穴,膈俞穴,胃俞穴,大腸俞穴,足三里穴,氣海穴
如果孩子平時只是偶爾打嗝,而且大多比較輕微的話,父母則無需過于在意,因為此種現(xiàn)象大多可以不治自愈,但如果孩子持續(xù)不斷地打嗝或者反復發(fā)作,則需要父母多加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是孩子身體有病癥的征兆。父母除了要及時找醫(yī)生進行治療外,平時在家也要經(jīng)常給孩子做有利于將孩子濁氣往下疏導的按摩,能更加有利于緩解不正常的打嗝癥狀。
按摩小兒打嗝的基本按摩手法:
1、用兩手拇指由輕到重持續(xù)按壓攢竹穴5?8分鐘(圖1)。
2、點揉天突穴、膻中穴各1分鐘(圖2-1,圖2-2)。
3、用掌心對準孩子中脘穴,沿順時針方向揉摩5分鐘(圖3)。
4、順時針揉肚臍5?10分鐘(圖4)。
5、點揉雙側(cè)內(nèi)關(guān)穴各1分鐘(圖5)。
6、用拇指按揉膈俞、胃俞、大腸俞穴各1分鐘(圖6)。
7、用全掌橫擦孩子背部,以透熱為度(圖7)。
不同類型打嗝的按摩手法:
胃熱型
體質(zhì)特征:口臭煩渴、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打嗝聲洪亮。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清胃經(jīng)300次(圖7);推六腑300次(圖8);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圖9)。
畏寒型
體質(zhì)特征:喝冷飲則加重打嗝,喝熱飲減輕打嗝。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推三關(guān)300次(圖10);按揉氣海、足三里各1分鐘(圖11)。
食滯型
體質(zhì)特征:打嗝并伴有厭食、腹部脹滿、舌苔厚膩。
按摩手法:基本按摩手法加清、補脾經(jīng)各200次;清大腸經(jīng)200次;揉板門 100次;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圖12)。
氣郁型
體質(zhì)特征:心情不愉快就容易打嗝,心情好就有所緩解。
按摩手法:按摩手法,加揉膻中100次(圖13);分推腹陰陽200次 (圖14);按揉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穴各1分鐘(圖15、圖16)。
小兒打嗝的飲食療法:
1、白果肉粥:白果5粒,大米15克,瘦肉15克,鹽、油各少許。白果去殼及芯、切碎。用油、鹽將大米、剁碎的瘦肉末腌15分鐘。將適量水煮開后,加入所有材料煮成粥。
2、蒸鴨梨:大鴨梨1個,丁香10粒。將梨洗凈,在梨柄處用刀切開,切去部分留做蓋,挖去核,裝入丁香,將梨蓋蓋好,以竹簽插牢,入鍋蒸熟。食時去丁香,每日吃梨1?2個,連用3?5天即可見效。
3、鯽魚止咯:
鯽里1條,生姜片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鯽里去鱗、鰓、內(nèi)臟,洗凈。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紗布包扎,填入里腹內(nèi),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小火煨熟后,加少量鹽,空腹喝湯吃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uina/234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小兒流口水按摩部位
下一篇: 小兒麻疹按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