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jì)南馬同學(xué):《道德經(jīng)》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黃紫檀老師解讀:民喻元精。本章是建立在道學(xué)對“精”的精透認(rèn)識基礎(chǔ)上,而提出的根本的“生精”法則。
居者:生精之所也;無狹:不要讓物質(zhì)之身體成為生精之束縛。所謂“無狹其所居”:順其自然而擴(kuò)容生精之所也,就是要在無為之態(tài)下,開通周身所有經(jīng)脈――這是后世大小周天的源頭心法。
厭:壓迫、阻塞也。所生:后天粗精也。所謂“無厭其所生”,就是說,后天粗精是元精的基礎(chǔ),不要阻礙粗精的生成。只有“不厭”(不壓迫阻礙)粗精的生起,“精”才不會反過來障礙修煉者走向更高境界。 反之,一味的壓迫、阻礙“精”(民)生,那一天,“精”會造反,那就是“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元精充盈后,怎么駕馭圣人喻元神,自知即自覺,自愛即愛他。。心法就是:時時自知自覺,刻刻自愛愛他。
圖片僅作為配圖使用,與原對話場景無關(guān)
杭州-于同學(xué):@濟(jì)南馬同學(xué)馬師兄、后天粗精指的是什么
濟(jì)南馬同學(xué):@杭州于同學(xué)后天粗精是指濁精。
黃老師答:道學(xué)里面,是圍繞“精”展開一元的宇宙生命觀。元精是濁精的先天狀態(tài),至精則是元精的先天之先,是宇宙之基本的最小的構(gòu)成單位。
“心”和“炁”都不是最根源。漢語里面“心”有三種涵義:思維之心、靈知靈覺之心和不生不死之心。思維之心為識神,靈知靈覺之心為真意,不生不死之心為先天元神。
其中,不死不滅之心(先天元神、自性)乃至精依河圖序列排布而形成的“物”,是道炁精華的凝結(jié),但不是徹底意義的大道。而先天一炁則是至精的沉滯、流動而形成。
杭州-于同學(xué):@濟(jì)南馬同學(xué)@大道家園黃紫檀太乙救苦天尊、濁精可以理解成對色心動后的淫欲之精嗎交感之精和淫欲之精是否又是一回事、還是另有所指
黃老師答:@杭州于同學(xué)是的。濁精就是交感之精、淫欲之精、濁精都是同一所指,都是色心動了之后,元精“降本流末”之所化。一切男女雙修,都是在此“濁精”下功夫。由此也可見,男女雙修是不折不扣的旁門左道。
杭州-于同學(xué):@大道家園黃紫檀既然是后天濁精那為什還要說不要阻礙粗精的生成
只有“不厭”(不壓迫阻礙)粗精的生起,“精”才不會反過來障礙修煉者走向更高境界。反之,一味的壓迫、阻礙“精”(民)生,那一天,“精”會造反,那就是“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上面這句話又做何解是否可理解成要從淫邪到正心、正念、正行;從縱欲到節(jié)欲、化欲、禁欲、化精。也就是說不能一下子操之過急,杜絕淫邪、先踐行人道再行大道、否則就變成為休大道而休妻者、反而有損陰德、難易大成;當(dāng)然如果夫妻二人有機(jī)緣同心向道者、則是兩全其美之策。如果在此過程中雙方有大愿力則可早日禁欲趁早修、不需等到女49-56、男56-64的最后期限。這樣精就不會障礙修行、反而是一種助緣。個人理解、請老師指證。
不厭粗精的生起、或許是指夫妻間正常的兩性關(guān)系,盡管是粗精生起而損精、但前期是行人道不得已而為之。
從縱欲到不厭到節(jié)欲到化欲到禁欲到化精循序漸進(jìn),這有可能就是精不會反過來障礙修煉者走向更高的境界。
不能操之過急那又該怎么辦按大成凈土法雌雄慧劍、慎獨(dú)日志、十二地支掌時刻淬煉這顆心。
有象無象都是執(zhí)象、無有無無方為真妙。
黃老師答:粗精,是元精的基礎(chǔ)。猶如人民群眾是軍隊的基礎(chǔ)一樣。沒有充盈的粗精,談何轉(zhuǎn)化元精所以我說,“人生苦短,能吃多吃”。
須知,世上的事情,都是“高以下為基”,這是從來逃不了至理。一開始就盲目追求高大上,以為辟谷或者不吃晚飯很好的人,自己需要反省反省了。
從張至順、吳云青這些當(dāng)代高人留下的影像資料看來,他們胃口從來很好。 我與尊師寧先生數(shù)次難得的會面,也是看到他老人家胃口特別好。
張三豐祖師成道的一個證驗,就是“日食斗米”。難道他們不會什么撈子采集宇宙能量借口而已。
我吃多了還好的不得了
還是再復(fù)習(xí)一下《道德經(jīng)》的名言吧——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轉(zhuǎn)發(fā)請聲明原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tyxsdy/62258.html.
上一篇: 愛以身為天下,建立真愛
下一篇: 后天濁精,后天粗精,先天元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