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Cán Jiǎn
別名 : 家蠶繭
來源 : 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家蠶Bombyx mori L. 生境分布 : 遼寧 功能主治 : 清熱止血。主治瘡腫無頭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Cán Jiǎn 別名 : 蠶衣(《說文》)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的繭殼。 生境分布 : 全國養(yǎng)蠶地區(qū)均產(chǎn) 性狀 : 呈長橢圓形 化學(xué)成分 : 用魯桑葉飼育的蠶 藥理作用 : 蠶蛾的繭有擬膽堿作用 炮制 : 將蠶繭剪開,去盡內(nèi)部雜質(zh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性味 : 《綱目》:"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 : 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瘡,癰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 ①治腸風(fēng),大小便血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Cán Jiǎn 別名 : 蠶衣、繭黃 英文名 : Silk Cocoon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蠶繭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蠶蛾科動物家蠶蛾的繭殼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大部地區(qū) 原形態(tài) : 家蠶蛾 性狀 : 性狀鑒別 化學(xué)成分 : 用魯桑葉飼育的蠶 藥理作用 : 蠶蛾的繭有擬膽堿作用。先用石油醚、乙醚、氯仿處理過的蠶繭的90%乙醇提取物對麻醉貓的血壓、離體豚鼠回腸及家兔十二指腸上均呈現(xiàn)膽堿能作用;但在蛙腹直肌標(biāo)本上,對橫紋肌無作用 炮制 : 將蠶繭剪開,去盡內(nèi)部雜質(zhì) 歸經(jīng) : 脾經(jīng) 性味 : 味甘;性溫 功能主治 : 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0g ;或研末。外有:適量,燒存性,研末撒或調(diào)敷。 復(fù)方 : ①治腸風(fēng),大小便血,淋瀝疼痛:繭黃、蠶蛻紙(并燒存性)、晚蠶沙、白僵蠶(并炒)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用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 : 《綱目》:燒灰酒服,治癰腫無頭,次日即破;又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05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藥大辭典》:蠶繭
《中華本草》:蠶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