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ī Shuǐ Zhū
別名 : 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獨(dú)葉一枝花、心葉半夏、石蜘蛛、石里開、獨(dú)龍珠、蛇珠、巖芋
來源 : 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 N. E. Brown,以塊莖入藥。四季可采 性味 : 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 解表止痛,散結(jié)消腫。用于毒蛇咬傷,胃痛,腰痛;外用治癰瘡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 1~2分,研粉裝膠囊吞服,或1~3粒塊莖吞服(不可嚼碎);外用適量,鮮塊莖搗爛敷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Dī Shuǐ Zhū 別名 : 石半夏、石里開 出處 : 《江西草藥》 來源 : 為天南星科植物心葉半夏的塊莖 生境分布 : 生于陰濕的草叢中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塊莖球形 性味 : 《江西草藥》:"性溫 功能主治 : 止痛,行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裝膠囊,1~2分 復(fù)方 : ①止痛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ī Shuǐ Zhū 別名 : 水半夏、深山半夏、石半夏、獨(dú)葉一枝花、一粒珠、石里開、一滴珠、水滴珠巖芋、天靈芋、巖珠、蛇珠、獨(dú)龍珠、單葉半夏、制蛇子 英文名 : Rhizome of Cordate Pinellia 出處 : 出自《江西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的塊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溪旁、潮濕草地、巖石邊、巖隙中或巖壁上。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 原形態(tài) : 滴水珠 性狀 : 性狀鑒別 藥理作用 : 本品有止痛 鑒別 : 理化鑒別(1)取粉末2g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性味 : 味辛 注意 : 孕婦及陰虛、熱證禁服。內(nèi)服切忌過量 功能主治 : 解毒消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裝膠囊 復(fù)方 : ①止痛 各家論述 : 1.《江西草藥》:消腫解毒,散痰止痛。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散結(jié)。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6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藥大辭典》:滴水珠
《中華本草》:滴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