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Dòu Fu Gān Shuǐ
別名 : 豆腐泔(《慈航活人書》)
出處 : 《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 : 為壓榨豆腐時瀝下之淡乳白色水液。
性味 : 《綱目拾遺》:"性清涼。"
功能主治 : ①《綱目拾遺》:"通便,下痰,通癃閉。"②《隨息居飲食譜》:"一味熬膏,治瘡甚效。"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Dòu Fu Gān Shuǐ
別名 : 豆腐泔。
英文名 : Water in which press bean curd.
出處 : 出自《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壓榨豆腐時瀝下之淡乳白色水液。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cine max(L.) Merr.[Phaseolus max L.]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廣泛栽培。
原形態(tài) :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復(fù)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cè)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偁罨ㄐ蛞干?;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ㄆ?-7月,果期8-10月。
歸經(jīng) : 心;大腸經(jīng)
性味 : 淡;微苦;涼
功能主治 : 通利二便;斂瘡解毒。主大便秘結(jié);小便淋澀;臁瘡;鵝掌風(fēng);惡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冷服或溫服,30-150ml。外用:適量,煎熬濃稠后涂搽。
各家論述 : 1.《本草綱目拾遺》:通便,下痰,通癃閉。2.《隨息居飲食譜》:一味熬膏,治瘡甚效。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39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豆腐
下一篇: 豆腐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