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寒,G,中藥,甘草頭" />
拼音注音 : Gān Cǎo Tóu
別名 : 疙瘩草(《甘肅中藥手冊》)。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
功能主治 : 行瘀血,消腫毒。①朱震亨:"生用,能行足厥陰、陽明二經(jīng)污濁之血,消腫導(dǎo)毒。"②《綱目》:"主癰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錢。 復(fù)方 : 治小兒遺尿:大甘草頭煎湯,夜夜服之。(《世醫(yī)得效方》)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Gān Cǎo Tóu 別名 : 疙瘩草。 英文名 : knotty licorice rhizome 出處 : 出自《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2.Glycyrrhiza glabra L.3.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向陽干燥的鈣質(zhì)草原、河岸沙質(zhì)土等地。2.本種原產(chǎn)于歐洲地中海區(qū)域,北非、中亞細(xì)亞和西伯利亞亦有生長,我國新疆亦有分布 原形態(tài) : 1.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很及根莖粗壯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性味 : 甘;微寒 功能主治 : 活血解毒;縮尿止遺。主上部癰腫;小兒遺尿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生用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57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甘草
下一篇:
甘草梢
《中華本草》:甘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