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有毒,H,中藥,黃斷腸草" />
拼音注音 :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
別名 : 斷腸草、老龍草、土黃芩。
來源 :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南黃紫堇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orydalis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800m的草坡林下。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南部、貴州西北部、云南東北部。
原形態(tài) : 南黃紫堇 多年生草本,高50-75cm,無毛。根莖斜生,有分枝,莖直立。葉互生;葉柄短;葉片輪廓三角形,長5-12cm,三至四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常為3對(duì),具細(xì)柄 性味 : 苦;涼;有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鎮(zhèn)痛;止血。主溫病及流感發(fā)熱;胃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服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84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