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ù Mián Pí
出處 : 《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 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樹皮。
生境分布 : 產(chǎn)廣東 性狀 : 干燥樹皮為條片狀,或卷筒狀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復方 : 治陰囊奇癢:木棉皮煎湯洗之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ù Mián Pí 英文名 : Bark of Common Bombax 出處 :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mbax malabaricum DC. [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Merr.]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1700m以下的干熱河谷、稀樹草原 原形態(tài) : 木棉 落葉大喬木,高達25m。樹皮深灰色,樹干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狀復葉;總葉柄長10-20cm;小葉5-7枚,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cm,寬3.5-5.5cm;小葉柄長1.5-4cm?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性狀 : 性狀鑒別 樹皮條片狀或卷筒狀,長5-6cm,寬2-3cm,厚0.3-1.5cm。外表灰黃棕色或紅棕色,粗糙,密生橢圓形釘刺,乳頭狀微凸,釘刺上有層紋,不易剝落,有時刺尖被磨去,內(nèi)表面紅棕色 歸經(jīng) : 胃;大腸經(jīng) 性味 : 辛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消瘡腫,止痛,敷跌打,消紅腫。又治木棉疔,煲肉食。2.《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瘡,活血。3.《嶺南采藥錄》:治腰腳不遂,血脈頑痹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86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中華本草》:木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