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āo Tóu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貓科動物貓的頭或頭骨。
性味 : ①《綱目》:"甘,溫,無毒。"②《陸川本草》:"甘酸,微溫。"
功能主治 : 治瘰疬,癰疽,惡瘡,痔疾。①《綱目》:"治心腹痛,殺蟲治疳,及痘瘡變黑,瘰疬鼠瘺,惡瘡。"②《陸川本草》:"生肌收口,治痔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燒灰為末,2~3錢。外用:燒灰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 ①治瘰疬:貓腦(《圣惠方》作’貓腦骨,炙黃’)、莽草二昧等分。為末,著孔中。(《千金方》)②收斂癰疽:貓頭一個(煅研),雞子十個(煮熟,去白,以黃煎出油)。入白蠟少許,調(diào)灰敷之,外以膏護(hù)住。(《醫(yī)方摘要》)③治對口毒瘡:貓頭骨燒存性研,每服三、五錢,酒服。(《便民食療》)④治走馬牙疳:黑貓頭燒灰,酒服方寸匕。(《壽域神方》)⑤治小兒陰瘡:貓頭骨燒灰敷之。(《綱目》)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8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貓毛草
下一篇: 貓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