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Nǚ Zhēn Yè
別名 : 冬青葉(《海上方》) 出處 : 《綱目》 來源 : 木犀科植物女貞的葉片,全年可采。 性味 : 《綱目》:"微苦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明目,消腫,止痛。治頭目昏痛,風(fēng)熱赤跟,瘡腫潰爛,燙傷,口腔炎。①《綱目》:"除風(fēng)散血,消腫定痛。治頭目昏痛,諸惡瘡腫,珩瘡潰爛,久者以水煮,乘熱貼之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汁含漱、熬膏涂或點(diǎn)眼。 復(fù)方 : ①治赤眼:以新磚二片,冬青葉五斗,搗自然汁,浸磚數(shù)日,令透取出,掘地坑架磚于內(nèi),四下空,覆之日久,侯磚上粉霜起,取霜 臨床應(yīng)用 : ①治療燒傷和放射性損傷女貞葉0.5斤入麻油1斤中煎,待葉枯后去葉,加黃蠟(冬天2.5兩,夏天3兩)熔化收膏。外敷損傷處,每日1次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Nǚ Zhēn Yè 別名 : 冬青葉、土金剛?cè)~、爆竹葉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Ligustrum lucidum Ait.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分布于陜西、甘肅及長(zhǎng)江以南各地。 原形態(tài) :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dá)25m。樹皮灰褐色 化學(xué)成分 : 女貞葉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對(duì)一羥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yl alcohol) 藥理作用 : 用其鮮葉與干青蒿制成針劑 性味 : 苦 功能主治 : 清熱明目,解毒散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各家論述 : 1.《綱目》:除風(fēng)散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191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女貞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