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
來源 : 為褐鐵礦的結核。除去泥土 性狀 : 略呈圓球形或不規(guī)則的長圓形,大小不一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鎮(zhèn)驚 用法用量 : 1~3錢。 備注 : (1)少數地區(qū)將無名異(土子)偽充蛇含石,二者外洗雖相似,但蛇含石質重,不易砸碎,而無名異較輕,質脆,易砸碎,二者不應混淆。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唐本草》)。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氧化物礦物褐鐵礦的結核。采得后除去泥土雜質。 生境分布 : 產浙江 性狀 : 呈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長圓形 化學成分 : 為含水的三氧化二鐵。質多不純,含水量無一定,又常夾有砂、粘土、錳、磷、鈣、釩等。 炮制 : 洗凈泥土,砸成小塊。《日華子本草》:"燒赤三、四次醋淬,飛研用之。" 歸經 : 《本經逢匾》:"入手、足厥陰血分。" 性味 : 甘,寒。①《日華子本草》:"冷,無毒。"②《本經逢原》:"微毒。"③《中藥志》:"甘,寒。"④《藥材學》:"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 : 安神鎮(zhèn)驚,止血定痛。治心悸驚癇,腸風血痢,心痛,骨節(jié)酸痛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復方 : ①治心悸火動:蛇黃(燒赤,酒淬至酥)二兩,朱砂一兩(與蛇黃同研水飛),天麻二兩(別為末)。三味合勻,每以半錢,少以薄荷湯調,食后、夜臥服。(《本草衍義》)②治風癇,不問長幼,并是積熱風痰攻心所為:蛇黃小者二十枚,以槲樹汁拌,入火煅令通赤,取出,于凈地上一宿出火毒后,細研如面;又用狗膽一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飯和丸 各家論述 : 《本經逢原》:"蛇含石,與代赭之性不甚相遠,為小兒鎮(zhèn)攝驚癇之重劑,脾風泄瀉者宜之。"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蛇黃石 英文名 : Limonite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氧化物礦物褐鐵礦的結核。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ite;Limonite采收和儲藏:采得后除去泥土雜質。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多見于沉積巖中和金屬礦物的氧化帶。2.主要由含鐵礦物經氧化分解后,再經水解匯集沉積而成。資源分布:1.產于山西 原形態(tài) : 1.黃鐵礦 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為粒狀或結核狀集合體 化學成分 : 褐鐵礦部分 炮制 : 洗凈泥土,砸成小塊 鑒別 : (1)取本品粉末0.2g,加稀鹽酸10ml,振搖,濾過 歸經 : 心包;肝經 性味 : 甘;寒 功能主治 : 安神鎮(zhèn)驚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3錢 復方 : ①治心悸火動:蛇黃(燒赤,酒淬至酥)二兩,朱砂一兩(與蛇黃同研水飛),天麻 二兩(別為末)。三味合勻,每以半錢,少以薄荷湯調,食后、夜臥服。(《本草衍義》)②治風癇,不問長幼,并是積熱風痰攻心所為: 蛇黃小者二十枚,以槲樹汁拌,入火煅令 通赤,取出,干凈地上一宿出火毒后,細研如面;又用狗膽一枚,取汁相和,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十五丸,三、五日后當吐出惡痰涎。 (《圣惠方 》)③治小兒驚癇,因震駭恐怖,叫號恍惚: 蛇黃三個(真者,火煅醋淬),郁金七分(一處為 末),麝香一字。上為末,飯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煎金銀磨刀水化下。(《小兒藥證直訣》蛇黃丸)④治腸風下血: 蛇黃二顆 各家論述 : 1.《本經逢原》:蛇含石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07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蛇含
下一篇:
蛇地錢
《中藥大辭典》:蛇含石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蛇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