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藥材

      蛇含石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1:04:01

      《全國中草藥匯編》:蛇含石

      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

      來源 : 為褐鐵礦的結核。除去泥土

      性狀 : 略呈圓球形或不規(guī)則的長圓形,大小不一

      ,直徑約0.7~3厘米。黃棕色或深棕色
      ,表面粗糙
      ,凹凸不平,外被一層粉狀物
      。質堅硬
      ,不易砸碎,斷面黃白色
      ,有金屬光澤
      ,與自然銅相似,有的斷面中央呈黃白色
      ,有金屬光澤(黃鐵礦)
      ,邊緣呈暗棕色或深黃棕色,最外層則為黃棕色
      ,粉質(褐鐵礦)
      。氣微,味淡

      性味 :

      ,寒。

      功能主治 : 鎮(zhèn)驚

      ,止痛
      。用于驚風,癲癇
      ,骨節(jié)酸痛

      用法用量 : 1~3錢。

      備注 : (1)少數地區(qū)將無名異(土子)偽充蛇含石

      ,二者外洗雖相似
      ,但蛇含石質重,不易砸碎
      ,而無名異較輕
      ,質脆,易砸碎
      ,二者不應混淆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蛇含石

      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唐本草》)。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氧化物礦物褐鐵礦的結核

      。采得后除去泥土雜質

      生境分布 : 產浙江

      、廣東等地。

      性狀 : 呈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長圓形

      ,大小不一,直徑0.7~3厘米
      。黃棕色或深棕色
      ,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外被一層粉狀物
      ,手染之成黃棕色。質堅硬
      ,較難砸碎
      ,斷面黃白色,有金屬光澤
      ,與自然銅極相似
      ,有的斷面中央呈黃白色,有金屬光澤(黃鐵礦)
      ,邊緣呈暗棕色或深黃棕色
      ,最外層則為黃棕色,粉質(褐鐵礦)
      。氣微
      ,味淡。以鐵黃色
      、形圓
      、體質堅重者為佳。

      化學成分 : 為含水的三氧化二鐵

      。質多不純
      ,含水量無一定,又常夾有砂
      、粘土
      、錳、磷
      、鈣
      、釩等。

      炮制 : 洗凈泥土

      ,砸成小塊
      。《日華子本草》:"燒赤三
      、四次醋淬
      ,飛研用之
      。"

      歸經 : 《本經逢匾》:"入手、足厥陰血分

      。"

      性味 :

      ,寒。①《日華子本草》:"冷
      ,無毒
      。"②《本經逢原》:"微毒。"③《中藥志》:"甘
      ,寒
      。"④《藥材學》:"性平,味辛
      。"

      功能主治 : 安神鎮(zhèn)驚

      ,止血定痛。治心悸驚癇
      ,腸風血痢
      ,心痛,骨節(jié)酸痛
      。①《唐本草》:"主心痛疰忤
      ,石淋,難產
      ,小兒驚癇
      。"②《日華子本草》:"鎮(zhèn)心。"③《綱目》:"磨汁涂腫毒
      。"④《中藥志》:"鎮(zhèn)驚止痛
      。治驚癇、骨節(jié)酸痛
      。"⑤《藥材學》:"鎮(zhèn)心安神
      ,治驚癇抽搐及血痢久不止。"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

      ,2~3錢
      ;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復方 : ①治心悸火動:蛇黃(燒赤,酒淬至酥)二兩

      ,朱砂一兩(與蛇黃同研水飛)
      ,天麻二兩(別為末)。三味合勻,每以半錢
      ,少以薄荷湯調
      ,食后、夜臥服
      。(《本草衍義》)②治風癇
      ,不問長幼,并是積熱風痰攻心所為:蛇黃小者二十枚
      ,以槲樹汁拌
      ,入火煅令通赤,取出
      ,于凈地上一宿出火毒后,細研如面
      ;又用狗膽一枚
      ,取汁相和,以粟米飯和丸
      ,如綠豆大
      。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十五丸
      ,三
      、五日后當吐出惡痰涎。(《圣惠方》)③治小兒驚癇
      ,因震駭恐怖
      ,叫號恍惚:蛇黃三個(真者,火煅醋淬)
      ,郁金七分(一處為末)
      ,麝香一字。上為末
      ,飯丸桐子大
      。每服一、二丸
      ,煎金銀磨刀水化下
      。(《小兒藥證直訣》蛇黃丸)④治腸風下血:蛇黃二顆,煅
      ,醋淬七遍
      ,搗研如面。每服三錢匕
      ,陳米飲調下
      ,食前服之。(《圣濟總錄》蛇黃散)

      各家論述 : 《本經逢原》:"蛇含石

      ,與代赭之性不甚相遠
      ,為小兒鎮(zhèn)攝驚癇之重劑
      ,脾風泄瀉者宜之。"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蛇含石

      拼音注音 : Shé Hán Shí

      別名 : 蛇黃

      、蛇黃石

      英文名 : Limonite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氧化物礦物褐鐵礦的結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ite;Limonite采收和儲藏:采得后除去泥土雜質。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多見于沉積巖中和金屬礦物的氧化帶

      。2.主要由含鐵礦物經氧化分解后
      ,再經水解匯集沉積而成。資源分布:1.產于山西
      、江蘇
      、浙江、河南
      、廣東
      、四川等地。2.主要產區(qū)有河北
      、江蘇
      、浙江、河南

      原形態(tài) : 1.黃鐵礦 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

      ;成分相同而屬于正交斜方晶系的稱白鐵礦;二種為同質多象變體
      ,均是FeS2
      。結核狀,爭晶或細粒個體放射狀排列
      ,同心環(huán)狀結構
      。新鮮面呈淺黃銅色,金屬光澤
      ,硬度6-6.5,相對密度4.9-5.2
      。風化面呈紫褐色或褐黃色,土狀光澤
      ,硬度和相對密度降低
      。白鐵礦硬度5-6,相對密度4.9
      。性堅硬而脆
      ,斷面參差狀。表面風化褐鐵礦
      ,斷面邊緣褐色或黃褐色
      ,核部與黃鐵礦(或白鐵礦)相同。2.褐鐵礦,非晶質
      。常成葡萄狀
      、腎狀、乳房狀
      、塊狀
      、土狀等集合體。顏色為褐色到黑色
      ,若為土狀則為黃褐色或黃色
      。條痕為黃褐色。半金屬光澤或土狀光澤
      ,有時作絲絹光澤
      。不透明。斷面為介殼狀或土狀
      。硬度1-5.5
      。比重3.6-4.0。

      性狀 : 性狀鑒別 本品為粒狀或結核狀集合體

      。呈類圓球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
      。直徑1.5-4.5cm
      。褐黃色或褐色。表面粗糙
      ,具密集的立方體形突起
      ,常被一層深黃色粉狀物
      ,手觸之染指
      。體重
      ,質堅硬
      。砸碎斷面呈放射狀或具同心環(huán)層紋
      ;外層色
      ;產深
      ,呈褐色或褐黃色(為褐鐵礦部分)
      ;土狀光澤
      。中央核層色較淡
      ,呈銅黃色、淺黃色或灰黃色(為黃鐵礦部分)
      ,具金屬光澤
      。微有硫黃氣,味淡
      。顯微鑒別 反射偏光鏡下:呈淺黃銅色
      。正交偏光鏡下常見到球粒狀集合體,球粒粒徑約為0.06mm,往往充填在空洞中
      ,因此反射光觀察結核大體分為膠體狀黃鐵礦和微晶球粒白鐵礦
      。前者往往在空洞或裂隙分布。在裂隙尚見到氧化鐵
      ,黃鐵礦為均質體
      。白鐵礦反射率:目測值:綠:52;橙:45.25
      ;紅:44.5
      。雙反射清楚,強非均質
      ,球粒平行十字消光
      。褐鐵礦化黃鐵礦結核 表層均已風化為褐鐵礦;反射光下呈紅色或褐色
      。內部常為黃鐵礦或白鐵礦
      ,其特征同上文。

      化學成分 : 褐鐵礦部分

      ,主要為含水的三氧化二鐵(2Fe2O3·3H2O)
      ,質多不純,含水量無一定
      ,又常夾有砂石
      、粘土、錳
      、磷
      、鈣、釩等雜質
      。黃鐵礦主含硫化鐵(FeS2)

      炮制 : 洗凈泥土,砸成小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度杖A子本草》:燒赤三、四次醋淬
      ,飛研用之

      鑒別 : (1)取本品粉末0.2g,加稀鹽酸10ml,振搖,濾過

      ,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2ml,滴加亞鐵氰化鉀試液
      ,即生成深藍色沉淀;分離
      ,沉淀在稀鹽酸中不溶
      ,但加氫氧化鈉試液
      ,即分解成棕色沉淀。(檢查鐵鹽)②取濾液2ml
      ,滴加硫氰酸銨試液
      ,即顯血紅色。(檢查鐵鹽)(2)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 曲線特征表明
      ,生品主由黃鐵礦組成
      ,4.22(4),3.14(2),2.72(10),2.43(5)。鍛后轉化為赤鐵礦
      ,3.72(2),2.71(140),2.53(8)
      。(3)差熱分析曲線 生品吸熱319℃(小)
      。390℃(微)
      ,610℃(大),665℃(微)
      ;放熱705℃(?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130℃間微增重
      ,130-390℃
      ,390-610℃,670℃后有失重

      歸經 : 心包

      ;肝經

      性味 : 甘;寒

      功能主治 : 安神鎮(zhèn)驚

      ;止血定痛
      。主心悸驚癇
      ;腸風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晃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癰瘡腫毒
      ;骨節(jié)酸痛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2-3錢

      ;或入丸
      、散。外用:研末調敷

      復方 : ①治心悸火動:蛇黃(燒赤

      ,酒淬至酥)二兩,朱砂一兩(與蛇黃同研水飛)
      ,天麻 二兩(別為末)
      。三味合勻
      ,每以半錢,少以薄荷湯調
      ,食后
      、夜臥服。(《本草衍義》)②治風癇
      ,不問長幼
      ,并是積熱風痰攻心所為: 蛇黃小者二十枚,以槲樹汁拌
      ,入火煅令 通赤
      ,取出,干凈地上一宿出火毒后
      ,細研如面
      ;又用狗膽一枚,取汁相和
      ,以粟米飯和丸
      ,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
      ,以暖酒下十五丸
      ,三、五日后當吐出惡痰涎
      。 (《圣惠方 》)③治小兒驚癇
      ,因震駭恐怖,叫號恍惚: 蛇黃三個(真者
      ,火煅醋淬)
      ,郁金七分(一處為 末),麝香一字
      。上為末
      ,飯丸桐子大。每服一
      、二丸
      ,煎金銀磨刀水化下。(《小兒藥證直訣》蛇黃丸)④治腸風下血: 蛇黃二顆
      ,煅
      ,醋淬七遍,搗研如面
      。每服三錢匕
      ,陳米飲調下,食前服 之
      。(《圣濟總錄》蛇黃散)

      各家論述 : 1.《本經逢原》:蛇含石

      ,與代赭之性不甚相遠
      ,為小兒鎮(zhèn)攝驚癇之重劑, 脾風泄瀉者宜之
      。2.《唐本草》:主心痛疰忤
      ,石淋,難產
      ,小兒驚癇
      。3.《日華子本草》:鎮(zhèn)心。4.《綱目》:磨汁涂腫毒
      。5.《中藥志》:鎮(zhèn)驚止痛
      。治驚癇、骨節(jié)酸痛
      。6.《藥材學》:鎮(zhèn)心安神
      ,治驚癇抽搐及血痢久不止。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07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猴頭菌
      《全國中草藥匯編》:猴頭菌別名 : 猴頭
      、刺猬菌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
      、丹沙草、生肌草
      、石中珠
      、巖浮萍、豬毛七
      、水豬毛七
      、豬鬃草
      、豬毛腳筋草出處 : 石長生,始載于《本經》
      ,一名丹草
      ,列入下品。1.《別錄》云:“石長生
      ,生咸陽山谷
      。”2.《本草
      桑白皮
      《中國藥典》:桑白皮拼音注音 : Sānɡ Bái Pí別名 : 桑根皮英文名 : CORTEX MORI來源 : 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秋末葉落時至次春發(fā)芽前采挖根部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青心草
      、臭大青
      、鴨公青、淡婆婆
      、大葉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性味 : 甘
      、苦
      ,涼。功能主治 : 清頭熱
      山玉桂
      羊外腎
      《中藥大辭典》:羊外腎拼音注音 : Yánɡ Wài Shèn別名 : 羊石子(《本事方》)
      ,羊腎(《四川中藥志》)
      。出處 : 《綱目》來源 : 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睪丸
      。宰羊時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團龜頭
      、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