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Shé Pú Tɑo Gēn
別名 : 山葡萄根(《江西草藥》),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蘞(《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 為葡萄種植物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秋季采收。
性味 : ①《泉州本草》:"甘,平,無毒。"②《江西草藥》:"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散瘀破結(jié)。治肺癰,腸癰,瘰疬,風(fēng)濕痛,癰瘡腫毒,跌打,燙傷。①《江西草藥》:"舒筋活血,消腫解毒。"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散瘀活血,抗菌消炎,止血。"③《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復(fù)方 : ①治肺癰、腸癰:蛇葡萄根搗汁沖酒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瘰疬:野葡萄根一兩,合豬赤肉四兩燉服。③治肺結(jié)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野葡萄根一斤(細(xì)切),加水1250毫升,密封,緩火煎至840毫升,約每10毫升含有生藥二錢,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飯后服。④治風(fēng)濕痛:野葡萄根二至四兩,合豬腳半斤或淡水鰻魚四兩,黃酒二兩,酌加水燉服。(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⑤治結(jié)毒瘡傷:蛇葡萄根皮(去栓皮)、苦參、野桑根皮。搗爛,拌酒糟或黃酒做餅,烘熱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⑥治跌打損傷腫痛:蛇葡萄根加食鹽搗爛包敷。(《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⑦治腫毒:山葡萄根皮,曬干研末,用蜂蜜或蔥湯調(diào)敷。(《江西草藥》)⑨治濕痰流注(寒性膿瘍):山葡萄根、豬瘦肉各二兩,酒水各半同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⑨治骨折:在正骨手術(shù)后,取蛇葡萄鮮根皮,加酒糟或糯米飯,再加燒酒適量,搗爛外敷。⑩治關(guān)節(jié)腫痛:蛇葡萄鮮根二兩,加細(xì)柱五加根五錢,紫茉莉根一兩,金銀花藤五錢。水煎服。⑾治咯血:蛇葡萄根一兩,水煎服。(⑨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⑿治嘔吐腹瀉,潰瘍?。荷甙滋`一至三錢或鮮品四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研末內(nèi)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⒀治水火燙傷:蛇白蘞根皮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爛用米醋調(diào)敷。(《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Shé Pú Tɑo Gēn
別名 : 山葡萄根、 野葡萄根、見腫消、夢中消、外紅消。
英文名 : Root of Amur Ampelopsis
出處 :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sinica (Miq.) W.T.Wang 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pelopsis sinica (Miq.) W.T.Wang [Vitis sinica Miq.;A.heterophylla (Thunb.)Sieb.et Zucc.var.vestita Rehd.;A.brevipdunculata (Maxim.)Kochne var.vestita (Rehd.);A.brevipedunculata auct.non (Maxim.)Tautv.]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凈泥土,切片,或剝?nèi)「?,切片,曬干。鮮用隨時可采。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山谷疏林或灌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
原形態(tài) : 蛇葡萄 藤本。莖具皮孔;幼枝被銹色短柔毛,卷須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1-4.5cm,有銹色短柔毛;葉片心形或心狀卵形,長5-12cm,寬5-8cm,頂端不裂或具不明顯3淺裂,側(cè)裂片小,先端鈍,基部心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被銹色短柔毛,邊緣有帶小尖頭的淺圓齒;基出脈5條,側(cè)脈4對,網(wǎng)脈在背面稍明顯?;▋尚?,二歧聚傘花序與葉對生,長2-6cm,被銹色短柔毛,總花梗長1-3cm;花白綠色,有長約2mm的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盤狀,5淺裂,裂片有柔毛;花瓣5,分離,外被柔毛;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扁球形,被杯狀花盤包圍。漿果球形,幼時綠色,熟時藍(lán)紫色,直徑約8mm?;ㄆ?月,果期7-10月。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卜甙(dancosterol),右旋兒茶精(catechin),(24S)-3β-羥基-5-豆甾烯[(24S)-3β-hydroxy-5-stigmast-5-ene],沒食子酸(gallic acid),羽扇豆醇(lupeol),蔗糖(sucrose),棕櫚酸(palmitic acid)等。
歸經(jīng) : 肺;肝;大腸經(jīng)
性味 : 辛;苦;涼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結(jié)。主肺痛吐膿;肺癆咯血;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瘰疬;癌腫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 ①治肺癰、腸癰: 蛇葡萄根搗汁沖酒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②治瘰疬: 野葡萄根一兩,合豬赤肉四兩燉服。③治肺結(jié)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 野葡萄根一斤(細(xì)切),加水
各家論述 : 1.《江西草藥》:舒筋活血,消腫解毒。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散瘀活血,抗菌消炎,止血。3.《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生肌止痛,止血。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08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蛇葡萄
下一篇: 蛇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