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 東北 性味 : 甘 功能主治 : 破血行瘀,涼血 用法用量 : 5錢,配方用。外用鮮葉搗爛外敷。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Wèi Jú 別名 : 大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猬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 [Carduus lomonossowii Trautv.]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陽處。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 原形態(tài) : 猬菊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莖直立,具縱溝棱,密被灰白色綿毛,分枝或不分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