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ān Rén Qiú
別名 : 天鵝蛋、仙人掌、薄荷包掌
來源 : 仙人掌科仙影拳屬植物仙人球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 et Otto,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 : 甘、平。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肺熱咳嗽,痔瘡;外用治蛇蟲咬傷,燙傷。
用法用量 :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取汁涂敷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Xiān Rén Qiú
別名 : 仙人拳(《中國植物圖鑒》),刺球、翅翅球、雪球(《福建民間草藥》)。
出處 :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 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球的莖。
生境分布 : 各地園圃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莖球形或橢圓形,高15厘米,綠色,肉質(zhì),有縱棱12~14條,棱上有叢生的針刺,通常10~15枚,直硬,黃色或暗黃色,長短不一,輻射狀。網(wǎng)目部有白絨毛。花夜開,生于側(cè)面的網(wǎng)目部,即在刺的上方,長喇叭狀,長20厘米許,紅色,芳香;花筒外被鱗片,鱗腋有長毛。漿果球形至卵形,無刺。種子細小,花期5~6月。
性味 : 甘淡,平。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寒。"②《陸川本草》:"性寒,微酸。"③《湖南藥物志》:"淡,平。"
功能主治 : 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癰腫,湯火傷。①《福建民間草藥》:"滑腸,瀉火,消癰。"②《陸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③《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濕退熱,生肌。"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2~3兩)。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復(fù)方 : ①治湯火傷,蛇蟲咬傷:仙人球全草,搗汁涂。(《湖南藥物志》)②治手掌生瘡毒:仙人球全草,搗爛敷。(《湖南藥物志》)③治胃痛:仙人球(剝?nèi)ネ馄ぃ┤齼桑宸?,每日一至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iān Rén Qiú
別名 : 番鬼楊桃、(艸刺)球、翅翅球、雪球、仙人頭、棒棒錘、天鵝蛋、薄荷包掌、仙人拳
出處 :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球的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Zucc.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凈,去皮、刺,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陽光充足的砂質(zhì)壤土,耐旱,不耐寒。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零星栽培,南方多載于庭園,假山或花盆中,北方多栽培于溫室。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常綠肉質(zhì)草本,高約15cm。莖球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綠色,肉質(zhì),有縱棱12-14條,棱上有叢生的針刺,通常每叢6-10枚,少數(shù)達15枚,長2-4cm,硬直,黃色或黃褐色,長短不一,輻射狀,刺叢內(nèi)著生密集的白絨毛。中細小,生于刺叢內(nèi),早落?;ù笮?,側(cè)生,著生于刺叢中,粉紅色,夜間開放,長喇叭狀,長15-20cm,花筒外被鱗片,鱗片腋部具長綿毛。漿果球形或卵形,無刺。種子細小,多數(shù)?;ㄆ?-6月。
歸經(jīng) : 肺;胃經(jīng)
性味 : 甘;性平
功能主治 : 清熱止咳;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衄血;吐血;胃潰瘍;癰腫;燙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汁涂搽。
各家論述 : 1.《福建民間草藥》:滑腸,瀉火,消癰。2.《陸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3.《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濕退熱,生肌。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6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仙掌子
下一篇: 仙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