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īn Yè Jiá Mí Gēn
出處 :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
來源 : 為忍冬科植物心葉莢蒾的根 生境分布 : 生于林緣、雜木林內(nèi)及灌叢中。分布四川 原形態(tài) : 灌木 歸經(jīng) : 入肝經(jīng)。 性味 : 濕,溫。 功能主治 : 治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跌損瘀凝,腰脅氣脹。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7錢;或浸酒 復(fù)方 : 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心葉莢蒾配五加皮;淫羊藿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īn Yè Jiá Mí Gēn 英文名 : Root of Heartleaf Viburnum 出處 : 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顯脈莢蒾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iburnum cordifolium Wall. Et D C.采收和儲(chǔ)藏:秋、冬季采收,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100-4500m的山頂工山坡林中,冷杉林下常見。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及西藏。 原形態(tài) : 顯脈莢蒾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5m。幼枝、葉下面呈脈和側(cè)脈上,葉柄及花序均被黃褐色簇毛狀鱗片;二年生小枝棕褐色,平滑,疏生皮孔 化學(xué)成分 : 根葉含巖白菜素(bergenin)[1] 性味 : 味澀 功能主治 : 祛風(fēng)除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20g 各家論述 :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治風(fēng)濕麻木,筋骨疼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19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心葉荊芥
下一篇:
心葉虎耳草
《中華本草》:心葉莢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