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Xiānɡ Zhānɡ Gēn
別名 : 香通(《四川中藥志》) 出處 : 《分類草藥性》 來源 : 為樟科植物樟的樹根。2~4月間采挖 生境分布 : 產四川、貴州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樟木"條 性狀 : 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 歸經 : 《四川中藥志》:"入肝 性味 : ①《分類草藥性》:"辛,無毒 功能主治 : 理氣活血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4~6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復方 : ①治氣脹、氣痛:香樟根末五錢。熬甜酒吃。②治風濕,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錢,鐵筷子五錢,白龍須五錢,巖川芎五錢(生者各一兩)。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Xiānɡ Zhānɡ Gēn 別名 : 香通、走馬胎、土沉香、山沉香 英文名 : Comphortree Root 出處 : 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Laurus camphora L.]采收和儲藏:春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 原形態(tài) : 樟,常綠喬木 性狀 : 性狀鑒別 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cm 化學成分 : 根含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為黃樟醚(safrole) 歸經 : 肝 性味 : 辛 注意 : 氣虛有內熱者禁服。 功能主治 : 溫中止痛;辟穢和中;祛風除濕。主胃脘疼痛;霍亂吐瀉;風濕痹痛;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調服。外用:適量,煎水洗 復方 : ①治氣脹、氣痛:香樟根末五錢 各家論述 : 1.《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理痹,順氣,并霍亂嘔吐。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3.《貴陽民間藥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4.《四川中藥志》:避邪惡,除風濕。治霍亂腹脹,宿食不化,手足風濕痹痛及疥癬瘙癢。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3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香櫞
下一篇:
香櫞葉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香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