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ǎn Zhōu Juǎn Bǎi
別名 : 金不換、金扁柏、金扁桃 出處 : 《本草圖經(jīng)》 來(lái)源 : 為卷柏科植物兗州卷柏的全草。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林下、山谷、路邊、溝中等陰處石上。分布西南、華南、浙江、江西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4~45厘米 化學(xué)成分 : 含海藻糖 歸經(jīng) : 《泉州本草》:"入肺、肝 性味 : 辛 注意 : 《泉州本草》:"凡無(wú)濕熱者慎用 功能主治 : 涼血,止血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qián)(鮮者1~2兩) 復(fù)方 : ①治咳血、崩漏:兗州卷柏七錢(qián)到一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ǎn Zhōu Juǎn Bǎi 別名 : 金不換、金扁柏、金扁桃、石養(yǎng)草、田雞爪、花肺金、茯苓蕨、飛揚(yáng)蕨、爛皮蛇、扇卷柏、石卷柏、金花草、千年柏、孔雀毛、地柏枝、紅鳳尾草、雞膠裂、鳳凰尾、不黃草、墻邊柏、餅花草、花眉膠、柏葉草、細(xì)葉金雞尾、地側(cè)柏、虎牙骨、虎毛草、肺經(jīng)草、松柏草、小柏、蜈蚣草、山扁柏、黃河婆草、墻柏、紅蕨仔草、干蕨基、金扁擔(dān) 英文名 : Inbolute Spikemoss Herb 出處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兗州卷柏的全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3500m的疏林下石巖上 原形態(tài) : 兗州卷柏,多年生草木,高14-45cm。主莖直立,下部不分枝的部分長(zhǎng)6-15cm,圓柱形,稻稈色,葉覆瓦狀貼著,卵狀矩圓形,漸尖,基部心形;上部3回羽狀分枝。枝上的葉較密,異型,排成4行;側(cè)葉不對(duì)稱,急尖,長(zhǎng)2mm 化學(xué)成分 : 含海藻糖(Trehalose),還含鉀3580μg/g 歸經(jīng) : 肺 性味 : 淡 注意 : 《泉州本草》:凡無(wú)濕熱者慎用。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 1.《福建民間草藥》:能柔筋強(qiáng)骨,益氣明目 摘錄 :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4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元寶草
下一篇:
印度菩提樹(shù)皮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兗州卷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