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
出處 : 《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 : 為桑科植物思維樹的樹皮。
生境分布 : 我國南方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思維樹(《酉陽雜俎》),又名:卑缽羅樹(《大唐西域記》),菩提樹(《酉陽雜俎》),印度波樹、印度菩提樹。常綠禿凈大喬木 化學(xué)成分 : 氣生棍部分含酚類、氨基酸、有機(jī)酸和糖類。樹皮中含有β-谷甾醇-D-葡萄糖甙,本成分有降血糖的作用,還含有樹脂和痕量的生物堿。 藥理作用 : 提取液口服 功能主治 : 《中國藥植圖鑒》:"樹皮的汁漱口,治牙痛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ìn Dù Pú Tí Shù Pí 出處 : 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菩提樹的樹皮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我國南部各地有引種栽培,多植于寺院、庭園或溫室栽培。資源分布:原產(chǎn)印度。 原形態(tài) : 常綠大喬木,高10-30m。全株無毛;分枝擴(kuò)展;幼時(shí)常附生于其他樹上。單葉互生;葉柄纖細(xì),長6-13cm;葉片革質(zhì),三角狀卵圓形,長8-18cm,寬5.5-13cm,先端急尖并延長成長尾狀,基部截形或微心形 化學(xué)成分 : 含樹脂和痕量的生物堿[1] 藥理作用 : 1.降血糖作用 提取液口服 功能主治 : 止痛;固齒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 各家論述 : 《中國藥植圖鑒》:樹皮的汁漱口,治牙痛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印度菩提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