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溫,Y,中藥,淫羊藿根" />
拼音注音 : Yín Yánɡ Huò Gēn
別名 : 羊藿根(《分類草藥性》) 出處 : 《綱目》 來源 : 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心葉淫羊藿或箭葉淫羊藿的根莖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淫羊藿"條 化學(xué)成分 : 淫羊藿根含去甲基淫羊藿甙 功能主治 : 治虛淋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5~1兩 復(fù)方 : ①治小兒雀目,至暮無所見:仙靈脾根半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ín Yánɡ Huò Gēn 別名 : 羊藿根 英文名 : rhizome of Longspur Epimedium, rhizome of Shorthorned Epimedium, rhizome of Sagittate Epimedium, rhizome of Acuminate Epimedium 出處 :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尖葉淫羊藿E.Aacuminatum Franch.等的根及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2.Epimedium sagittatum.3.Epimedium wushanense.4.Epimedium koreanum Nakai.5.Epimedium pubesens Maxim.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挖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坡陰濕處或山谷林下。2.生于山地 原形態(tài) : 1.淫羊藿 化學(xué)成分 : 淫羊藿根含去甲基淫羊藿甙(Des-o-methyl-icariin)。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性味 : 味辛;甘;性溫 注意 : 陰虛而相火易動者禁服。 功能主治 : 補(bǔ)腎壯陽;祛風(fēng)除濕。主腎虛陽痿;小淋瀝;喘咳;風(fēng)濕痹痛 復(fù)方 : ①治小兒雀目,至暮無所見:仙靈脾根半兩,晚蠶蛾半兩(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搗細(xì)羅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開,摻藥二錢在內(nèi),以線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盞,煮熟取出,分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靈脾散)②治癰疽成膿不潰:淫羊藿干根一兩,水煎,調(diào)酒和紅糖服。(《福建中草藥》) 各家論述 : 《分類草藥性》:治男子虛淋,白濁,頭眩;女人白帶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8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淫羊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