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ān Guō Cǎo
出處 : 《陜西中草藥》
來源 : 為毛莨科植物東亞唐松草的根。夏、秋間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 生于丘陵或山地林邊和山谷溝邊。分布貴州、湖北、四川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直立,紅色,高65~150厘米。葉互生,2~3回3出復(fù)葉,具短柄,基部呈鞘狀抱莖,葉片長達35厘米;小葉卵圓形,長1.6~5.5)厘米,寬1~4厘米,3淺裂,裂片全緣或具疏齒,下面被白粉,脈隆起。圓錐花序,長10~35厘米;花小形,直徑約7毫米,黃綠色;萼片4,綠白色,狹卵形,長3~4毫米;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長約7毫米;心皮2~4,柱頭箭頭形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唐松草堿0.08% 藥理作用 : 本品所含生物堿的作用,參見"唐松草"、"青木香"條。 性味 : 《陜西中草藥》:"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 《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ān Guō Cǎo 別名 : 馬尾黃連 英文名 : East-Asia Low Meadowrue 出處 : 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東亞唐松草的根及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 minus L.var.hypoleucum (Sieb.et Zucc.)Miq.[T.thunbergii DC.;T.thunbergii DC var.majus Nakai]采收和儲藏:夏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地林邊或山谷溝邊 原形態(tài) : 東亞唐松草,多年生草本 性狀 : 性狀鑒別,根莖由數(shù)至十?dāng)?shù)個節(jié)結(jié)連生 化學(xué)成分 : 根含唐松草堿(Thalictrine, Magnoflorine)0.08%、唐松草任堿(Thalicrine)、高唐松草任堿(Ho-mothalicrine)、唐松草姐堿(Thalithuberine)。莖、葉含唐松草堿0.004%、唐松草北堿(Thalicberine)和唐松草北堿甲醚(o-methylthalicberine)。葉中還含黃酮甙唐松草案(Tbalictiin)。從葉 藥理作用 : 本品所含生物堿的作用,參見唐松草 性味 :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燥濕。主百日咳;癰瘡腫毒;牙痛;濕疹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焙干研粉,撒敷患處;或煎水洗;或搗爛敷。 各家論述 : 《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牙痛,急性皮炎,濕疹。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9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煙草
下一篇:
豬胰
《中華本草》:煙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