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ù Dài Gēn
別名 : 珊瑚枝(《生草藥性備要》),拖鞋花,洋珊瑚(《廣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寧市藥物志》),止血草(《廣西中草藥》)。
出處 :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 為大戟科植物紅雀珊瑚的全株。采取全株,以鮮用為佳。
生境分布 : 廣州、南寧籌地常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半直立亞灌木,高60~100厘米。莖肉質(zhì),深綠色,圓柱狀,粗6~12毫米,常作波狀彎曲,具乳汁。單葉互生;葉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5~10厘米,短尖,基部稍狹而作不規(guī)則的向后反卷,中脈于葉背隆起.杯狀聚傘花序成密集頂生的復(fù)聚傘花序;總苞鮮紅色或紫色,長約1厘米,除頂裂片稍有睫毛外,余均禿凈,上側(cè)基部成一短距,狀如拖鞋,上有腺體;雄蕊和花柱均突出。蒴果長約6毫米。花期夏、秋間。
性味 : 酸澀,寒,有毒。①《南寧市藥物志》:"酸咸微澀,性涼,有小毒。"②《廣西中草藥》:"酸微澀,性寒,有小毒。"
注意 : 《南寧市藥物志》:"體質(zhì)虛寒者忌服。"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鎮(zhèn)痛,止血。治瘡瘍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火眼。①《嶺南采藥錄》:"搗敷大瘡,殺疥贏蟲。折之有白汁,取其汁擦癬。"②《南寧市藥物志》:"內(nèi)服消炎鎮(zhèn)痛,治腰痛。莖葉:搗敷治眼紅腫痛及跌打損傷。"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止血生肌。治癤腫瘡瘍,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 外用:搗敷。內(nèi)服:煎湯,1.5~3錢。
復(fù)方 : ①治瘡瘍腫痛:扭曲草、土牛膝,南蛇勒苗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②治外傷出血:扭曲草適量搗爛,敷患處。③治目赤腫痛:扭曲草葉適量,冰片少許。共搗爛,外敷患眼。(選方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9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獐耳細(xì)辛
下一篇: 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