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Zhānɡ Gǔ
出處 : 《別錄》
來源 : 為鹿科動物獐的骨骼。
原形態(tài) : 動物形態(tài)詳"獐肉"條。
性味 : 甘,溫。①《別錄》:"微溫。"②《藥性論》:"味甘,無毒。"③《日用本草》:"味咸。"
功能主治 : ①《別錄》:"主虛損泄精。"②《日華子本草》:"益精髓,悅顏色。"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或浸酒 復方 : 治產(chǎn)后虛乏,五勞七傷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Zhānɡ Gǔ 英文名 : River deer bone 出處 : 出自《名醫(yī)別錄》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獐的骨骼。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采收和儲藏:宰殺后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山地草坡灌叢中 原形態(tài) : 獐 化學成分 : 骨含膠原(collagen) 歸經(jīng) : 脾 性味 : 味甘 功能主治 : 補虛損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60g 復方 : 治產(chǎn)后虛乏 各家論述 : 1.《別錄》:主虛損泄精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29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中華本草》: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