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Yě Yīnɡ Táo
別名 : 纏條子
出處 : 《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 : 為薔薇科植物盤腺野櫻桃的果實、種子。7~8月果實成熟時采收。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林緣及林下。分布寧夏、湖北、陜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小枝光滑,幼時帶紅,老變灰褐色。葉互生,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先端銳尖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具細密鋸齒,葉柄頂端常具2個盤狀腺?;ò咨?,3~9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苞片葉狀,緣具盤狀腺;萼反卷,與筒部等長。核果近球形,紅色。果熟期7~8月。本植物的根(野櫻桃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 : 果實:甘,微涼。種子:酸,溫。
功能主治 : 果實:清血熱,益腎,治咽喉腫痛,聲??;搗汁,每服一酒杯,每天兩次。種子:透疹,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野櫻桃核三錢,芫荽二錢。水煎服。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Yě Yīnɡ Táo
別名 : 纏條子
英文名 : fruit or seed of Szechwan Cherry
出處 : 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四川櫻桃、細齒櫻桃的果實或果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erasus szechuanica(Batal.)Yü et Li[Prunus szechuanica Batal.;P.discadenia Koebne]2.Cerasus serrula(Franch.)Yü et Li[Prunus serrula Franch.]采收和儲藏:7-8月果實成熟時采收。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500-2600m的山地林緣及林下。2.生于海拔2600-3900m的山坡、山谷林中、林緣或山坡草地。資源分布:1.分布于陜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2.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原形態(tài) : 1.四川櫻桃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7m。小枝光滑,幼時帶紅,老變灰褐色。葉互生;葉柄長1-1.8cm,先端常有1對盤狀腺體;托葉卵形至寬卵形,有缺刻狀鋸齒;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先端銳尖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心形,邊緣具細密鋸齒,花3-9朵排列成傘房狀總狀花序,苞片小葉形,邊有盤狀腺:萼筒鐘狀,萼片三角狀披針形,與筒部等長;花瓣白色或淡紅色,近圓形;雄蕊40-47。核果卵球形,紫紅色?;ㄆ?-6月,果熟期6-8月。2.細齒櫻桃 本種與四川櫻桃的區(qū)別為:幼枝被細短柔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下面無毛或脈腋被疏柔毛?;▎紊?-2朵,花葉同生;果紫紅色,核有顯著棱紋?;ㄆ?-6月,果期7-9月。
歸經(jīng) : 肺;腎經(jīng)
性味 : 甘;微涼
功能主治 : 清肺利咽,止咳。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35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蚱蜢
下一篇: 蚱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