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Máo Lái Zhī Yè
出處 : 《江蘇藥材志》
來源 : 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葉 生境分布 : 生長于向陽山坡 原形態(tài) : 毛梾,又名:紅零子、紅梗山茱萸、癩樹、八樹。落葉喬木,高達(dá)12米。小枝幼時(shí)被毛。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略具緊貼細(xì)毛,下面密生柔毛。傘房狀聚傘花序,具緊貼短柔毛,花梗長1.5~3厘米;萼片4 功能主治 : 治漆瘡 用法用量 : 外用:煎水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Máo Lái Zhī Yè 別名 : 癩樹葉 英文名 : Twig and leaf of Walter Dogwood 出處 : 出自《江蘇藥材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毛梾的枝葉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600-3300m的雜木林或密林中。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等地。 原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6-14m。樹皮黑灰色,縱裂成長條,或橫裂成塊狀;幼枝對生,略有棱角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鞣質(zhì) 功能主治 : 解毒斂瘡。主漆瘡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4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毛梾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