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酸不溜根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09:44:29

    《中藥大辭典》:酸不溜根

    拼音注音 : Suān Bù Liū Gēn

    出處 :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 : 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

    。春
    、秋挖取
    ,曬干

    原形態(tài) : 植物形態(tài)詳"酸不溜"條

    化學成分 : 含鞣質(zhì)

    。又含蒽醌
    ,氨基酸
    ,有機酸及酚呈陽性反應
    ,醛酮反應不明顯
    ,生物堿陰性。

    藥理作用 : 抑菌效果:金黃色葡萄球菌

    、傷寒桿菌
    、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
    、大腸桿菌O88B7
    、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均中敏,卡他球菌
    、大腸桿菌O125B15,均低敏

    性味 :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酸甘,溫

    。"

    功能主治 : ①《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祛寒

    ,溫腎。治寒疝
    ,陰囊出汗
    。"②《中草藥通訊》:"治胃痛,腹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3~5錢;或研末3~5分
    。外用:煎水熏

    復方 : 治寒疝,陰囊出汗:酸不溜根(鮮)五兩至一斤

    。水二斤
    ,熬成一斤,趁熱裝入罐中
    ,用熱氣熏患部
    ,熏時用被圍上,熏一至二小時(全身出汗為好)
    。經(jīng)群眾應用
    ,一般二至三次可愈。(《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酸不溜根

    拼音注音 : Suān Bù Liū Gēn

    出處 :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divaricatum L.采收和儲藏:春
    、秋季采挖,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

    、沙丘、溝谷
    、丘陵坡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
    、西北等地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1-1.5m

    。莖從基部開始生出很多叉狀分枝,形成半圓形的叢狀
    。葉互生
    ;有短柄或近于無柄
    ;托葉鞘膜質(zhì),褐色
    ,開裂
    ,無毛;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
    ,長5-15cm
    ,寬達3cm,先端漸尖
    ,基部漸狹
    ,全緣,微有毛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ㄐ驁A錐狀頂生,擴展
    ;花小
    ,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黃色
    。瘦果橢圓形
    ,具3銳棱。種子橢圓形
    ,黃褐色
    ,光澤,長于花被

    化學成分 : 叉分蓼根含左旋表沒食子兒茶精(epigallocat-echol)

    ,右旋沒食子兒茶精(gallocatechol),左旋表兒茶精(epict-echo
    ,系epicatechin的舊名)
    ,左旋表沒食子兒茶精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ol gallate),左旋表兒茶精沒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和花甙(leucoanthocyanins)
    ,沒食子酸(gallic acid)[1]

    藥理作用 : 抑菌效果 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

    、甲型副傷寒桿菌
    、乙型副傷寒稈菌、大腸桿菌 O86B7
    、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
    、弗氏痢疾桿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腸桿菌O125B15均低敏

    歸經(jīng) : 脾;腎經(jīng)

    性味 : 酸;甘;性溫

    功能主治 : 溫腎散寒;理氣上痛;止瀉止痢

    。主寒疝;陰囊汗出
    ;胃痛
    ;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10~15g
    ;或研末。外用:適量
    ,煎水熏

    復方 : 治寒疝,陰囊出汗: 酸不溜根(鮮)五兩至一斤

    。水二斤
    ,熬成一斤,趁熱裝入罐中
    ,用熱氣熏患部
    ,熏時用被圍上,熏一至二小時(全身出汗為好)
    。經(jīng)群眾應用
    ,一般二至三次可愈。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各家論述 : 1.《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祛寒

    ,溫腎
    。治寒疝,陰囊出汗
    。2.《中草藥通訊》:治胃痛
    ,腹瀉。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4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兩面青
    大青木
    拼音注音 : Dà Qīng Mù別名 : 路邊青
    、臭葉樹
    、羊咪青
    、青心草、臭大青
    、鴨公青
    、淡婆婆、大葉青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
    。性味 : 甘、苦
    ,涼
    山玉桂
    甲魚頭
    拼音注音 : Jiǎ Yú Tóu別名 : 腳魚頭、團龜頭
    、鰲頭來源 : 爬行綱龜鱉目鱉科中華鱉Amyda sinensis (Wieg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