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Kǔ Jiè
別名 : 青菜、苦菜、紫苦菜。
來源 :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葉和種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assica integrifolia(West.)O.E.Schulz[Sinapis integrifolia West.]采收和儲藏:葉秋季采收,種子5-6月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長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及向陽的土地。資源分布:我國臺灣、湖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本種是云南傣族常用藥。
原形態(tài) : 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100cm。主根粗壯,圓錐形,有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多分枝,無毛或基部有細剛毛?;~多數(shù),葉片寬倒卵形,長35-60cm,寬18-25cm,先端圓形,基部楔形而漸狹成柄,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牙齒和重鋸齒,中脈扁平而寬;葉柄肉質(zhì)肥厚,有小裂片;莖中部葉長圓形或倒寬披針形,無柄;莖上部葉寬線形,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均具粉霜??偁罨ㄐ蝽斏?,具花多數(shù);要片4,邊緣膜質(zhì),外側(cè)2枚基部略呈囊狀;花瓣4,鮮黃色,倒卵形,具脈紋,長8-10mm,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7-7.5mm,短雄蕊長6-6.5mm;雌蕊1,子房圓柱形,柱頭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3-4cm,先端具喙。種子球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化學成分 : 嫩莖、葉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C。又含異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
歸經(jīng) : 脾;胃;膀胱經(jīng)
性味 : 苦;寒
注意 : 《滇南本草》:"不可多服。"
功能主治 : 清熱涼血;利尿消積。主高熱;小便不利;積滯內(nèi)停;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葉,煮食或搗汁飲;種子,煎湯3-10g。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7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苦艾
下一篇: 苦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