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藥材

      苦蘵果實

      中醫(yī)世家 2023-05-04 11:13:14

      《中藥大辭典》:苦蘵果實

      拼音注音 : Kǔ Zhī Guǒ Shí

      出處 : 《江西民間草藥》

      來源 : 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取。

      性味 : 《扛西民間草藥驗方》:"性平

      ,味酸,無毒
      。"

      注意 :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孕婦忌服

      。"

      功能主治 : 治牙痛,天皰瘡

      ,疔瘡
      。《江西民間草藥》:"治天皰瘡
      。"

      用法用量 : 外用:搗汁涂

      復(fù)方 : ①治牙痛:苦蘵果含痛處

      。(《湖南藥物志》)②治天皰瘡:苦蘵果實放瓷碗內(nèi)杵爛,紗布包卷
      ,絞取汁,搽患處
      ,一日三
      、四次。(《江西民間草藥》)③治疔瘡:苦蘵果去殼
      ,搗爛,搽患處
      。(《湖南藥物志》)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苦蘵果實

      拼音注音 : Kǔ Zhī Guǒ Shí

      別名 : 苦蘵果

      英文名 : Fruit of Downy Groundcherry

      出處 : 出自《江西民間草藥》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salis pubescens L.采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山谷林下及村邊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入西南

      原形態(tài) : 苦蘵

      ,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
      ,高30-50cm
      。莖多分枝,分枝纖細(xì)
      。葉柄長1-5cm;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表
      ,長3-6cm
      ,寬2-4cm,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全緣或有不等大牙齒
      ,兩面近無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紊谌~腋,花梗纖細(xì)
      ;花萼鐘狀
      ,5中裂,裂片披針形花冠淡黃色
      ,5淺裂,喉部常有紫斑
      ,長4-6mm
      ,直徑6-8mm;雄蕊5
      ,花藥藍紫色或有時黃色,長1.5mm
      。漿果球形
      、直徑1.2cm
      ,包藏于宿萼之內(nèi)。宿萼膀胱狀
      ,綠色
      ,具棱,棱脊上疏被短柔毛
      ,網(wǎng)脈明顯。種子圓盤狀
      ,長約2mm?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ā⒐?-12月

      化學(xué)成分 : 苦蘵果實含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

      藥理作用 : 苦蘵果實水提物可使離體蟾蜍腹直肌等張收縮、大鼠空腸等張收縮

      ,對離體蟾蜍心臟有負(fù)性變力
      、變時作用。對貓血壓的影響與乙酰膽堿相似
      。這些作用均可被季銨酚或阿托品選擇性陰斷
      ,色譜分析也證明水提物中含乙酰膽堿,并證明果實中乙酰膽堿含量平均為123μg/g

      性味 : 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 : 解毒

      ;利濕
      。主牙痛;天皰瘡
      ;疔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6-9g
      。外用:適量
      ,搗汁涂。

      各家論述 : 《江西民間草藥》:治天皰瘡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猴頭菌
      石長生
      拼音注音 : Shí Chánɡ Shēnɡ別名 : 丹草
      、長生草
      、丹沙草、生肌草
      竹葉心
      來源 : 慈竹屬植物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尚未能展開呈筒卷形的嫩葉。性味 : 甘
      、苦,涼
      。功能主治 : 清頭熱
      甲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