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iǔ Yè Guǐ Zhēn Cǎo
英文名 : Spanishneedles
出處 : 始載于《東北植物檢索表》。
來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柳葉鬼針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dens cernua 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甸及沼澤邊緣 原形態(tài) : 柳地鬼針草 一年生草本,高10-90cm 性狀 : 性狀鑒別 莖呈圓柱形,表面麥稈色或帶紫色 化學(xué)成分 : 柳葉鬼針草中含鞣質(zhì)(tannins)4.5%-5.8%,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性味 : 味苦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平。有清熱解毒,活血利尿的功能。用于腹瀉痢疾、咽喉腫痛、跌打損傷、風(fēng)濕疼痛、癰腫瘡毒。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