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iǔ Shān
別名 : 長葉柳杉、寶樹、沙羅樹、孔雀杉
來源 : 杉科柳杉屬植物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以根皮入藥。全年可采,去栓皮,鮮用或曬干。
性味 : 苦,寒。
功能主治 : 解毒殺蟲。用于癬瘡。
用法用量 : 外用柳杉鮮根皮(去栓皮)半斤,搗爛,加食鹽1兩,開水沖泡,洗患處。
摘錄 : 《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注音 : Liǔ Shān
出處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 為杉科植物柳杉的根皮。
生境分布 : 喜光,喜溫暖濕潤的氣侯和酸性土壤。分布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在河南、長江下游和廣東、廣西有栽培。
原形態(tài) : 柳杉,又名:長葉柳杉。常綠大喬木,高可達60米。主干通直,枝條直立或向上生,小枝下垂。葉螺旋狀著生,略呈5行排列,鉆形,兩側(cè)扁,長1.2~2厘米,微向內(nèi)彎曲,基部常展開,小枝基部的葉較小,長僅4~6毫米。雌雄同株;雄球花矩圓形,單生葉腋,雄蕊螺旋狀著生,花絲極短,藥呈三角狀圓形;雌球花單生于枝頂,近球形,每珠鱗常具2胚珠,苞鱗與珠鱗合生,僅先端分離。球果近球形,直徑1.2~2厘米;種鱗約20,楯形,木質(zhì),上部肥厚,先端具5~s尖齒,背面有1三角狀突起(為苞鱗的先端),每種鱗有2種子。種子微扁,周圍具窄翅?;ㄆ?~4月。果期10~11月。
化學(xué)成分 : 柳杉含0.12%扁柏雙黃酮,同屬植物日本柳杉的杉材含揮發(fā)油,其中含有δ-畢澄茄醇、β-桉葉醇、異柳杉醇、柳杉酮、隱海松酸和山達海松醇。杉材的樹脂中含有酚性雙萜,名為杉樹脂酚。杉葉含柳杉素A、柳杉素B、榧雙黃酮、金松雙黃酮等雙黃酮類化合物和栲利烯。
功能主治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癬瘡。鮮柳杉根皮(去栓皮)半斤。搗細,加食鹽一兩,開水沖泡,洗患處。"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iǔ Shān
出處 :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杉科植物柳杉的根皮或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aponica(L.f.)D.Don var.sinensis Sied.]采收和儲藏:根皮,全年均可采,去栓皮;樹皮,春、秋采剝。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東部海拔1000-1400m以下,本部海拔2000-2400m的地帶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至;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有栽培。浙江天目山,江西廬山,云南昆明有數(shù)百年的老樹。
原形態(tài) : 喬木,高達40m。胸圍2m以上。樹皮紅棕色,裂成長條片脫落;大枝近輪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細長下垂。葉鉆形,長1-1.5cm,略向內(nèi)彎曲,先端內(nèi)曲,四邊有氣孔線;幼樹及萌發(fā)枝的葉長達2.4cm。雄球花單生葉腋,長橢圓形,長約7cm。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狀花序狀;雌球花頂生短枝上。球果徑1.2-2cm;種鱗20左右,上部具4-5(稀至7)短三角形裂齒,齒長2-4mm,苞鱗尖頭長3-5mm,發(fā)育種鱗具2種子。種子褐色,近橢圓形,扁平,長4-6.5mm,寬2-3.5mm?;ㄆ?月,球果10-11月成熟。
化學(xué)成分 : 含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柳杉樹脂酚(cryptojaponol),柳杉雙酮(cryptomerin)A、B,榧雙黃酮(kayaflavone),金松雙黃酮(sciadopitysin)和栲利烯(kaurene,α-podocarprene).
性味 : 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 : 解毒;殺蟲;止癢。主癬瘡;鵝掌風(fēng);燙傷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癬瘡。鮮柳杉根皮(去栓皮)半斤。搗細,加食鹽一兩,開水沖泡,洗患處。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59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柳屑
下一篇: 柳葉鬼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