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Lù Dōu Lè Huā
別名 : 路頭花(《南寧市藥物志》)。
出處 :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 為霹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花 化學(xué)成分 : 花含揮發(fā)油;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65.97%,二戊烯8.31%,d-芳樟醇18.71%,乙酸苯乙酯3.48%,檸檬醛1.82%及硬脂萜,苯乙醇,酞酸酯等。 性味 : 《南寧市藥物志》:"甘,寒。" 功能主治 : ①《陸川本草》:"治疝氣,小便不通。"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利水,去濕熱,止熱瀉,治淋濁,對(duì)口瘡。"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3~1兩。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 治感冒咳嗽:露兜竻花一至三錢,或果三至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Lù Dōu Lè Huā 別名 : 路頭死。 英文名 : Flower of Thatch Screwpine 出處 : 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 : 藥材基源: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花。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于村旁、路邊 原形態(tài) : 露兜樹,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具氣生根。葉簇生于枝頂,革質(zhì),帶狀,長(zhǎng)約1.5m,寬3-5cm,頂端漸狹成一長(zhǎng)尾尖,邊緣和背面中脈上有銳刺。雄花序由數(shù)個(gè)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無總花梗;佛焰苞長(zhǎng)披針形,近白色,長(zhǎng)12-26cm,寬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香,雄蕊常為10余枚,多可達(dá)25枚,著生于長(zhǎng)達(dá)9mm的花絲束上,呈總狀排列;雌花序頭門面,單生于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數(shù),乳白色 化學(xué)成分 : 花含揮發(fā)油(essential oil)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methylpenylethyl ether) ,二戊烯(dipentene) 歸經(jīng) : 膀胱 性味 : 味甘 功能主治 : 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 治感冒咳嗽:露兜力花一至三錢 各家論述 : 1.《陸川本草》:治疝氣,小便不通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263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中華本草》:露兜竻花